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莉  高明跃  杨蓉  关敏 《华西医学》2012,(11):1694-1696
目的观察对比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12月期间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病5 d以内急性期入院者为试验组,5 d以上入院的超过急性期者为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予以相同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Rakin量表MRS评分来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能自理人数分别占25%、13.6%,能部分自理的人数分别占56.8%、40.9%,试验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给予多种形式的延伸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  相似文献   

3.
谭小凤  刘帆  吴波 《华西医学》2023,(5):653-655
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口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病菌过度生长,容易引发牙周病等口腔健康问题,同时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增加了误吸和肺部感染的风险,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有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栓里存在口腔细菌,提示口腔细菌和血栓及卒中相关肺炎关系密切。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口腔护理临床研究和指南,未来应鼓励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将口腔护理纳入到卒中的临床路径中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5.
丁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9):4559-4560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延伸组和普通组各61例。延伸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普通组仅采取定期复查。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延伸组吞咽功能恢复总体有效率(85.25%)高于普通组(67.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4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34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好转342例,好转率为98.8%,病死4例,病死率为1.2%。结论对时间窗(发病时间4.5h)内的患者,缩短入院至溶栓的时间、尽早溶栓治疗,是AIS治疗的关键。在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0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I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武莹英 《护理研究》2013,27(12):1107-1108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患,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减退、智能缺损、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对日常生活失去判断力,到疾病晚期逐渐出现自理困难,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1口].老年痴呆在治疗上突破较困难,护理是延缓病情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2].  相似文献   

9.
疾病谱的变化及致病菌的变异给消毒灭菌带来了新挑战,为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我院供应室在加强物品清洗工作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服务,2年内分别进行阶段评估,并就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智能发育、运动发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可促进HIE患儿智能和运动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伯霞  柳文清  武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411-141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康复组给予体位护理、肢体被动活动、坐位训练、床上训练及神经肌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治愈率15%,好转率80%,致残率5%,平均住院21d;对照组治愈率5%,好转率15%,致残率80%,平均住院3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开展卒中单元内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郁红 《当代护士》2021,28(2):135-138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偏侧肢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路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临床转归情况、干预前后肌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E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路径组ESS评分为(76.36±3.08)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肌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较差,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其肌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路径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路径组GQOLI-74总分为(74.32±5.79)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转归水平,同时对改善患者肌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实施延伸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由康复治疗师、护士、患者共同制订康复计划,对患者进行出院延伸康复护理.对照组只进行电话随访和和同期功能评定,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患者入组时、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其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Spitzer生存质量评定、功能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6个月后各项功能评分与护理前及对照组同期护理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92例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举动、动作标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放弃举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握力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积极性,增强姿势控制力、握力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吞咽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造成病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引起病人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影响卒中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我科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基础上,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实施中医药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