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 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提供微细结构变化的影像依据。 方法 选取颅脑部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150例和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按照病变程度分为A组(接近或接触组)、B组(轻度压迫组)、C组(重度压迫组)、D组(压迫变形且萎缩组),在工作站划分三叉神经脑池段和三叉神经痛病变部位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三叉神经脑池段不同年龄、部位和三叉神经痛患侧、健侧及不同病变程度的ADC值和FA值。 结果 35岁以下组、35~55岁组、55岁以上组的三叉神经脑池段,除距离脑干6 mm、9 mm处的ADC值外,其他ADC值和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脑池段距离脑干0、3、6、9 mm处,除6 mm、9 mm处的FA值外,其他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组与健侧组、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A组、B组、C组、D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三叉神经脑池段的ADC值和FA值与年龄、部位及三叉神经痛的患侧受血管压迫程度等密切相关,DTI为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林恒山    林增如    李燕燕    许伟明    李铭    潘星朵    吴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11):1291-1295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30例CSM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人群中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运用常规MRI序列及DTI技术进行扫描,运用DTI技术测量FA及ADC值,进行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根据MR平扫结果分为A组(n=10,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n=14,颈髓受压,信号正常)和C组(n=6,颈髓受压,T2WI高信号),分析各组FA及DA值差异,评价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脊髓C2-3、C3-4、C4-5、C5-6、C6-7节段的ADC值与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B、C组的ADC值、F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ADC值、F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C组,ADC值呈升高趋势,FA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显著(P<0.05);MR T2WI、DTI序列扫描FA值、MR DTI序列扫描ADC值诊断扫描诊断CSM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20.00%(6/30)与80.00%(24/30),80.00%(24/30)与20.00%(6/30),66.67%(20/30)与30.00%(9/30)。结论:DTI较常规MRI能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CSM,是一种显示CSM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检查中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联合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扫描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扫描,比较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诊断的三叉神经和血管的接触情况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患侧和健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横截面积。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共计122条,其中3D-TOF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5.00%,3D-FIEST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5.16%,3D-FIEST联合3D-TOF序列扫描显示患侧阳性率为96.72%,手术结果患侧阳性率为98.36%。经统计学分析,3D-FIEST联合3D-TOF序列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好(K=0.939);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横截面积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可优势互补,能够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的位置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腹部弥散张量成像扫描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男女性检查正常者60例,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肾皮质和肾髓质的感兴趣区,测量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比较不同侧别、性别、部位、年龄组之间的肾皮质和肾髓质的FA值、ADC值。结果 左右侧、男女性和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组的正常肾皮质和肾髓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左肾的ADC值略高于右肾,肾上极的ADC值略高于中部、下极,男性的FA值略高于女性,女性的ADC值略高于男性,肾皮质和肾髓质的FA值、ADC值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略有降低。正常肾皮质和肾髓质的FA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髓质的FA值高于肾皮质,肾皮质的ADC值高于肾髓质。结论 弥散张量成像可以反映正常肾结构的特点,为肾及其病变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不同解剖部位、年龄组腰椎间盘和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ADC值。 结果 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1~2、L2~3、L3~4椎间盘的FA值逐渐降低,L4~5、L5~S1椎间盘的FA值则逐渐增高;L1~2、L2~3、L3~4椎间盘的ADC值逐渐增高,L3~4、L4~5、L5~S1椎间盘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降低。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Pfirrmann分级增高,FA值逐渐增高,ADC值逐渐降低。 结论 解剖部位、年龄均影响腰椎间盘的ADC值,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及其退变程度,为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分级诊断提供影像学数据。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的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100例,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损伤处的感兴趣区,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损伤处的FA和ADC数值。 结果 前交叉韧带上端、上中部、中部、下中部、下端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前交叉韧带部位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呈正相关;组间比较,上端与上中部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ADC则逐渐增高;组间比较,Ⅰ级与Ⅱ级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损伤分级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的FA和ADC与部位、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的腰腿痛等病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脊柱腰段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200例和腰椎间盘退变者100例,在工作站划分腰椎间盘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不同解剖部位、年龄组腰椎间盘和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ADC值。 结果 不同解剖部位腰椎间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1~2、L2~3、L3~4椎间盘的FA值逐渐降低,L4~5、L5~S1椎间盘的FA值则逐渐增高;L1~2、L2~3、L3~4椎间盘的ADC值逐渐增高,L3~4、L4~5、L5~S1椎间盘的ADC值则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ADC值逐渐降低。不同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退变的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Pfirrmann分级增高,FA值逐渐增高,ADC值逐渐降低。 结论 解剖部位、年龄均影响腰椎间盘的ADC值,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评估腰椎间盘及其退变程度,为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CST)Wallerian变性(WD)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单侧大脑CST分布区早期脑梗死伴肌力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5岁;体质量36~80 kg,平均体质量63 kg;病程1~7 d,平均病程5 d。采用GE 1.5 T超导型MRI,在起病后第7天行MRI DTI检查,测量两侧CST下行区平均扩散率(DCavg)、容积比率(1-VR)及分数各向异性系数(FA)。以患侧为观察组、健侧镜面区为对照组,比较两侧DCavg、1-VR及FA值差异。按起病初期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按治疗后患侧肌力恢复程度分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比较各组患侧CST的DCavg、1-VR及FA值差异。结果健侧FA值0.800±0.030,1-VR值0.743±0.053,DCavg值7.601±0.630;患侧FA值0.632±0.149,1-VR值0.522±0.164,DCavg值7.407±0.800;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FA值分别为0.757±0.043、0.647±0.059、0.415±0.100,1-VR值分别为0.663±0.060、0.517±0.095、0.312±0.119,DCavg值分别为7.428±0.627、7.411±0.993、7.367±0.774;肌力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FA值分别为0.742±0.053、0.653±0.083、0.425±0.110,1-VR值分别为0.649±0.071、0.526±0.106、0.313±0.121,DCavg值分别为7.579±0.643、7.342±0.934、7.221±0.824。患侧与健侧DCavg值及各组患侧DCav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侧与健侧1-VR及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患侧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1-VR、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且1-VR及FA值与早期肌力受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治疗后肌力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1-VR、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且1-VR及FA值与肌力恢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后早期CST变性的1-VR、FA值变化与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及所能恢复程度存在相关性,早期DTI可为患者治疗后肌力所能恢复程度的预判提供较为直接有效的量化性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6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0例TIDD患者及15例经病理证实的LG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3.0 T MR DTI检查,在表观弥散系数(ADC) 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 图上定量测定患者病变区及其对侧镜像部位正常脑白质区(镜像区)的 ADC 值及 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重建白质纤维素的3D图像,观察白质纤维素与病变区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TIDD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484±0.14)×103 mm2/s、0.109±0.02和(0.725±0.05)×103 mm2/s、0.443±0.08,LGG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368±0.09)×103 mm2/s、0.163±0.01和(0.684±0.03)×103 mm2/s、0.471±0.04。TIDD组与LGG组两组内病变区与镜像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组间病变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GG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肿瘤部位明显受压外移,较对侧稀疏、中断及形态改变;TIDD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纤维稍稀疏,未见明显中断及移位改变。结论 TIDD与LGG在DTI上的弥散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神经纤维受损情况。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例,均单侧上颌支分布区疼痛,服用卡马西平有效。对全部患者进行电流感觉阈值(CPT)测定,分别记录患侧及健侧在2000 Hz、250 Hz、5 Hz不同频率刺激三叉神经的上颌支支配的颊部的感觉电流阈值,比较双侧阈值的差别。结果:患侧三叉神经上颌支支配区颊部刺激点2000 Hz、250 Hz、5 Hz刺激的阈值分别为144±52、50±30、38±22,健测分别为136±54、25±14、15±10。在兴奋粗有髓鞘纤维的2000Hz刺激下三叉神经的上颌支患侧和健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兴奋细有髓鞘纤维的250 Hz和兴奋无髓鞘纤维的5 Hz的电流阈值患侧和健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存在明确的三叉神经损害,主要累及细有髓鞘纤维及无髓鞘纤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中枢髓鞘部、周围髓鞘部与移行区的结构特点。 方法 在15例尸头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不同的颅底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三叉神经的走行。然后将三叉神经脑池段(三叉神经从脑干端至美克氏腔开口的部分)完整取下,制作成组织学切片并用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观察三叉神经移行区的结构特点,并测量各项数据。 结果 三叉神经的中枢髓鞘伴随三叉神经出脑干,前行在脑桥小脑角池内;中枢髓鞘出脑干后(2.34±0.81)mm开始向周围髓鞘部移行,在距脑干(3.78±0.69)mm左右截止。中枢髓鞘占脑池段全长的(30.5±5.6)%,周围髓鞘占脑池段全长的(81.1±8.1)%,移行区出现在脑池段(18.8±6.5)%~(30.5±5.6)%的位置。 结论 三叉神经的移行区与神经根进出脑干端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三叉神经的中枢髓鞘部和移行区位于脑桥小脑角池内,该区域受到的血管压迫可能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结果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结论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三叉神经根区(trigeminal nerve root entry zone,TREZ)Fyn蛋白的表达。方法:通过三叉神经根慢性压迫损伤诱导建立大鼠TN动物模型,von Frey丝检测大鼠口面部术前1 d和术后1、3、7、14、21 d和28 d的机械性痛敏,然后在大鼠分别存活7、14、21 d和28 d时灌注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以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根区Fyn的表达变化。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TN模型组大鼠术后14 d的机械性痛敏阈值明显降低,与假手术(Sham)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N模型组大鼠术后三叉神经根区Fyn阳性细胞增多,Sham组未见明显变化。(3)Western Blot显示:TN模型组大鼠术后7 d Fyn表达量相对Sham组降低(P0.05),术后14 d降至最低;术后21 d Fyn表达上调,但仍低于Sham组;术后28 d TN组Fyn表达量明显上升且高于Sham组。结论:大鼠TREZ慢性压迫损伤后,Fyn表达在TN早期降低,而在TN后期Fyn表达升高,提示Fyn可能参与TN动物模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采用MRI 3D-FIESTA和3D-TOF序列扫描的检查正常者140例和单侧面肌痉挛患者70例,在MPR重建影像上观测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及其与面肌痉挛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和面肌痉挛患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分别为(0.48±0.03)mm、(0.49±0.04)mm、(0.71±0.06)mm和(8.69±0.62)mm、(8.66±0.75)mm、(5.93±0.47)mm,(74.39±2.33)°、(72.66±2.54)°、(48.57±3.28)°和(85.60±3.07)°、(86.75±2.73)°、(88.41±3.76)°,面肌痉挛患侧组与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夹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I-CSFN-SV与脑干距离的增加则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管直径的增加和血管自身角度的减小则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夹角变化与发病率之间无显著性变化趋势。 结论 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是诊断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的重要诊断指标,血管自身角度越小、血管直径越粗和相交处与脑干距离越近,则越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DTT)的特点,探讨DTI、DTT在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58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成像、FLAIR及DTI成像,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对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