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方法:以683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以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简表(PSI/SF)和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作为研究工具分别测查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和严厉管教.结果:①男孩母亲比女孩母亲报告更大的教养压力,但男孩父亲和女孩父亲报告的教养压力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父亲或母亲报告的教养压力均无显著差异;与父亲相比,母亲报告的教养压力更大.②除3岁儿童母亲的心理攻击显著低于4岁和5岁的儿童母亲外,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均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③父亲和母亲的教养压力与其对儿童实施的严厉管教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心理攻击的相关程度最高,与虐待相关程度最低.④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教养压力中的困难儿童维度是其三种严厉管教方式的较为稳定的预测因素,父亲教养压力中的教养困难维度是其心理攻击和体罚的较为稳定的预测因素.结论:父亲和母亲的教养压力与其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严厉管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这种关系强度随严厉管教严重性的增强而减弱.父母教养压力的不同维度对其严厉管教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严厉管教、儿童自我控制与其主客观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学业成绩自我评定量表和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对424名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测查,并收集其期末考试成绩。结果:①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及母亲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显著高于女生;②女生客观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男生,但主观学业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③儿童自我控制在父亲严厉管教与儿童主客观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儿童自我控制在母亲严厉管教与儿童主客观学业成绩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父亲严厉管教可通过儿童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儿童主客观学业成绩,但母亲严厉管教不能通过儿童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儿童主客观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婚姻冲突、亲子不安全依恋在母亲依恋焦虑与学前儿童社交焦虑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两所幼儿园304名3-6岁学前儿童的母亲((M_(age)=33.64,SD=3.44)进行调查。由幼儿母亲完成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夫妻适应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及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结果:婚姻冲突和亲子不安全依恋在母亲依恋焦虑与儿童社交焦虑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母亲依恋焦虑通过婚姻冲突和亲子不安全依恋对学前儿童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严厉管教、青少年自我表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青少年自我表露问卷对469名初中生进行测查,并收集其半年后的学业成绩。结果:(1)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及母亲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女生;(2)女生对父母自我表露的程度及其学业成绩均显著高于男生;(3)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及体罚与青少年自我表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均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自我表露与青少年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4)青少年自我表露在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及体罚与青少年半年后的学业成绩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并且中介作用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父母严厉管教可通过青少年自我表露间接影响青少年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父母婚姻关系质量、养育行为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追踪设计对454名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在控制前测儿童敏感合作后,第一次测查的父母婚姻关系质量通过第二次测查的父亲温暖鼓励间接作用于第二次测查的儿童敏感合作行为;2在控制前测儿童社会适应后,第一次测查的父母婚姻关系质量通过第二次测查的母亲温暖鼓励和拒绝间接作用于儿童愤怒攻击、敏感合作、焦虑退缩等社会适应行为。结论:父母婚姻关系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社会适应,也可以通过父母养育行为间接影响其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自尊在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对707名小学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小学儿童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与儿童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自尊与其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3儿童自尊在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心理攻击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焦虑,也可以通过儿童自尊间接影响其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儿童自我报告版测查1070名初中生.结果:①初中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中男生遭受母亲体罚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二学生遭受母亲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显著高于初一学生.②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体罚和身体虐待均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母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不能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结论:父母实施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受到初中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且父母亲的严厉管教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济南市普通幼儿园选取4-6岁儿童共346名作为追踪样本,采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的中文修订版测查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以Robinson等人编制的父母教养行为问卷测查父母的教养方式。结果:①一年之内,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有所下降,权威型教养方式保持相对稳定,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水平有所下降;②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与焦虑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③专制型教养方式不能显著预测一年后儿童的焦虑总分,放任型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且广泛性焦虑与放任型教养方式之间存在双向预测关系。结论:专制型与放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焦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情绪安全感理论为依据,探索父母冲突、儿童情绪安全感与社交焦虑间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知觉父母冲突量表、情绪安全感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4,-2.85;P0.05);经检验,在情绪安全感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t=-3.67,-2.94,-2.76;P0.01),农村儿童感知到更高的情绪不安全感;(2)父母冲突水平、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和社交焦虑水平三者在调查样本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情绪安全感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部分中介效应值为49.79%。结论:父母冲突不仅对儿童的社交焦虑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情绪安全感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成对数据分析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讨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方法:采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量610名学前儿童父母的严厉管教行为。结果:①学前儿童父亲童年期受体罚经历的普遍性显著高于母亲,但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的普遍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对孩子实施体罚和心理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均显著高于父亲。②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体罚经历显著正向预测自身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体罚(主体效应),同时也显著正向预测配偶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体罚(客体效应)。③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显著正向预测当前自身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学前儿童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能显著正向预测父亲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而学前儿童父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不能显著预测母亲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结论:学前儿童父母的体罚和心理攻击具有代际传递性,这种代际传递性不仅表现为明显的主体效应,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客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共同养育中父亲的表现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母亲焦虑和心理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心理控制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35名4-6岁儿童及家长进行测量。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父亲的消极共同养育、母亲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以及儿童行为问题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消极表现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是分别通过母亲心理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母亲焦虑和心理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产生间接效应。结论:母亲焦虑和母亲心理控制在父亲共同养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儿童攻击行为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儿童同伴关系不良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知觉敏感性对上述中介效应的调节。方法:以488名四、六和八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知觉的婚姻冲突量表(CPIC)、青少年早期气质量表(EATQ)、修订版班级戏剧量表(RCP)以及同伴提名对父母婚姻冲突、知觉敏感性、攻击行为、同伴关系不良进行测评。结果:(1)父母婚姻冲突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2)儿童攻击行为在父母婚姻冲突与儿童同伴关系不良之间起中介作用;(3)父母婚姻冲突经由攻击行为影响同伴关系不良的中介作用受儿童知觉敏感性的调节,上述中介效应只体现在高知觉敏感性儿童中。结论:攻击行为很有可能是父母婚姻冲突影响儿童同伴关系不良的重要中间环节,而上述中介效应会受儿童气质特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方法:使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中文版的Waters-Deane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197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结果:①父母婚姻质量总分及各分量表分(除角色平等性外)与幼儿焦虑总分及大多数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②父母婚姻质量总分及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子女和婚姻等分量表得分与亲子依恋均呈显著正相关;③除强迫-冲动障碍外,亲子依恋与幼儿焦虑总分及其它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④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亲子依恋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婚姻质量、亲子依恋对幼儿焦虑存在影响,并且亲子依恋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亲教养方式(专制教养和权威教养)在母亲亲职压力和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205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进行间隔一年的纵向调查,在两个时间点由母亲分别完成亲职压力量表、教养方式量表以及儿童社会能力和行为量表。结果:①亲职压力与专制教养正相关(r=0.36,P0.001),与权威教养负相关(r=-0.32,P0.001),与儿童社会能力负相关(r=-0.46,P0.001);专制教养与社会能力负相关(r=-0.31,P0.001);权威教养与社会能力正相关(r=0.42,P0.001);②亲职压力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会能力(B=-0.49,P0.001);③专制教养(B=-0.08,P0.05)和权威教养(B=-0.14,P0.01)分别在亲职压力和儿童社会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母亲亲职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社会能力,也可以通过教养方式(权威和专制)间接影响儿童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3岁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婚姻质量的关系,以期为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404名儿童及其家长,通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人婚姻质量量表对儿童退缩行为、父母婚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异常的检出率为23.51%,男童检出率(27.12%)与女童的检出率(18.4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908,P0.05)。具有社会退缩行为儿童的父母婚姻质量总分及父母性格相容、夫妻交流、化解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与婚姻、亲友关系、生活观念8个因子的均值均低于无社会退缩行为儿童的父母(P0.05)。同时,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婚姻质量总分及其除情感与性生活、家庭角色外的其余8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业余活动以及亲友关系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有影响(t=-4.726,-2.698;P0.01)。结论:儿童早期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婚姻质量有关,婚姻质量高的父母其子女退缩行为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04名3~6岁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反应方式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父亲反应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1)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的焦虑退缩和愤怒攻击显著负相关,与幼儿的敏感合作显著正相关;(2)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在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退缩和敏感合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没有发现非支持反应的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婚姻满意度既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社会适应,也可以通过父亲的支持反应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体罚在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的父母教养压力问卷、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表对311名学前儿童的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1)男孩的父母比女孩的父母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教养压力,母亲比父亲体验到更高水平的育儿压力,而父亲比母亲报告了更高水平的亲子互动失调;(2)父亲和母亲教养压力与其各自的体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和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大多数症状呈显著正相关;(3)母亲体罚在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母亲教养压力既能直接影响的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也能通过母亲体罚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影响及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季对315名幼儿进行测查,2015年采用EF Touch程序测量儿童执行功能;2016年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SDQ)测查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并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关系质量。结果:(1)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注意转移与一年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24、-0.18,Ps0.01),与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18、-0.18,Ps0.01),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18、0.15,Ps0.01);(2)抑制控制能显著地直接影响或通过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3)虽然工作记忆不能显著预测一年后的同伴拒绝,但它能通过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儿童同伴拒绝。结论: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执行功能特别是抑制控制成分与同伴拒绝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虑的代际传递性以及父母拒绝在焦虑的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父母版和父母接受—拒绝问卷对531名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1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父亲焦虑、父亲拒绝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焦虑、母亲拒绝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父亲焦虑和母亲焦虑均可预测儿童青少年焦虑,即焦虑存在代际传递性;4母亲拒绝在母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父亲拒绝在父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焦虑存在代际传递性,且母亲拒绝在母亲焦虑与儿童青少年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