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区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胶原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量检测65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区α-SMA和胶原Ⅰ、Ⅲ、Ⅳ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区,α-SMA随着间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胶原Ⅰ、Ⅲ、Ⅳ的表达水平与α-SM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5、0.744、0.864,均P<0.001).结论肾脏间质细胞表达α-SMA是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血管病变在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分析28例伴肾血管病变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42例不伴肾血管病变的IgA肾病进行比较。结果伴肾血管病变的IgA肾病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明显,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结论肾血管病变的存在提示IgA肾病患者病情严重,评价肾血管病变有助于预测高血压的发生和及早发现肾功能减退,以利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46在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组织中CD146的表达情况,收集性别、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等临床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进行分度,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D146表达的关系. 结果 CD146阳性着色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小管周围微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亦可见.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男性患者强于女性患者(Z=-2.096,P=0.036),高血压患者、血肌酐增高患者及血甘油三酯增高患者CD146表达水平分别高于血压正常者、血肌酐正常者及血甘油三酯正常者(Z=-2.738、-2.166、-2.313,P=0.006、0.030、0.021).相关性分析发现CD14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r=0.381,P=0.011)、肾小球硬化指数(r=0.410,P=0.006)、间质纤维化程度(r=0.311, P=0.040)之间均有正相关性.结论 CD146分子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自介素-6(尿IL-6)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50例IgA肾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尿IL-6水平,并对Igh肾病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gA肾病组尿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A肾病患者尿IL-6水平与尿NAG酶,尿Cr呈正相关(r=0.45,P〈0.01),并与肾脏病理中的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r=0.28,P〈0.05)、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数(r=0.41,P〈0.01)均呈正相关,还与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分级呈良好等级相关性。结论尿IL-6水平可以间接反映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尤其是近端小管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患者尿酸(UA)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285例患者资料。根据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111)和尿酸正常组(n=1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UA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肾生存率(肾脏良好预后率)。结果 与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72.71±30.65)mL/(min·1.73 m2)]较低,24 h尿蛋白量[2.01(1.04,7.51)g]、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OR=2.172,P=0.001)。KM曲线分析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生存率低于尿酸正常患者(Log-rankχ2=5.029,P=0.025)。结论 UA是影响IgAN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分类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05例,结合其临床和病理资料,按不同条件分组,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按IgA肾病牛津分类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评价,病理损伤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多见,病理类型以系膜细胞增多(M0型)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型)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0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0型)即M0S1E0T0多见。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①系膜细胞增多(M)、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与肾活检时蛋白尿高度相关(P<0.05);②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E)、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肾微小动脉病变与肾活检时平均动脉压(MAP)升高相关(P<0.05);③系膜细胞增多(M)、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与肾活检时血肌酐升高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类型以M0S1E0T0多见。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与IgA肾病牛津分类之间具有相关性,IgA肾病牛津分类与临床特点有关,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在IgA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35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中CD62P基本不表达,而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5.71%,主要分布在肾小球的系膜区、毛细血管及小管间质等部位,并且CD62P的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P选择素可能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与IgA肾病肾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分布与作用及缬沙坦对DC作用的影响。方法 建立慢性肾衰5/6肾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8)、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和缬沙坦治疗组(n=18)。分别于建模1、4、12周,采用免疫双染和荧光图像分析法观察CD1a^ CD80^ DC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在肾组织中的表达;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程度。结果 模型组CD1a^ CD80^ DC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以肾间质最为明显;其分布数量于12周较1周、4周明显增多,且与慢性肾功能减退呈正相关;12周时,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以肾小管间质为主表达和TIF程度明显增加,并与CD1a^ CD80^ DC分布数量呈正相关;经缬沙坦治疗后,CD1a^ CD80^ DC分布减少,P-选择素和各纤维化相关指标表达下降,TIF程度减轻及肾功能改善。结论 DC可能启动或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缬沙坦对此具有明显的抑制和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Zhang M  Li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98-903
目的 检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不同亚类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初步探讨MAPK各亚类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36例住院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标本 ,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采用普通病理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各组肾组织中肾小管和间质的病理改变、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纤连蛋白 (FN)在肾小管、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小管和间质表达的变化 ,并应用非磷酸化和磷酸化激酶的特异抗体检测肾组织内MAPK(包括ERK、JNK和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 随着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逐渐增高 ;其中增生硬化组的PCNA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 2 38倍 (P <0 0 1) ,α SMA表达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多 ,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的肾小管α SM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5 )。FN在肾间质的表达增加 ,α SMA表达阳性率与FN表达阳性率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正常人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均有基础表达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的表达部位与正常人相似 ,肾小管ERK和JNK活化程度随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 ,以增生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IgA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肾组织HBsAg、HBcAg检测 ;以原位分子杂交及HBVDNA HBsAg、HBcAg双标记染色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血清HBV感染阳性 11例 (31.4 % ) ,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携带率。肾组织HBV抗原阳性共 12例 (30 .6 % )。HBsAg在肾小球的阳性率高于肾小管 ,而HBcAg则在肾小管高于肾小球。各种亚型IgA肾病均可有HBsAg的沉积 ;肾小管的HBcAg阳性率高于肾小球。肾组织中HBVDNA阳性者为 4例 (6 6 .0 % ) ,均为肾小管上皮HBVDNA阳性。小儿IgAN肾组织HBcAg阳性患者其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阴性者严重且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小儿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拉米呋定治疗与HBV感染的IgA肾病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烟对IgA肾病临床指标和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IgA肾病病人的吸烟状态,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指标的关系.结果:149例IgA肾病病人中吸烟者30例(吸烟组),非吸烟者119例(非吸烟组).吸烟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非吸烟组(P<0.01),年龄、男性比例、三...  相似文献   

12.
了解南昌市社区居民的吸烟现状,分析影响吸烟的因素,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956例,调查其吸烟现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吸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22±13.23)岁,其中男性562人占58.8%,年人均家庭经济收入以1~2万为主占34.1%。吸烟率为37.97%,吸烟者平均年龄为(38.18±13.58)岁,平均吸烟(11.97±9.12)支.d-1,80.9%的吸烟者意识到烟雾会危害他人的健康。影响吸烟的因素包括:性别(β=-2.241,P=0.000)、介意周围人吸烟(β=1.753,P=0.000)、家中对吸烟的限制(β=-0.358,P=0.000)、单位内吸烟情况(β=0.287,P=0.000)。结论调查对象男性较多,吸烟率较高,室内吸烟者较多,家庭与单位的控烟环境较为宽松;多数公共场所虽然有禁烟标识,但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仍有相当高的比例,香烟广告或变相广告仍然充满了社会环境,吸烟影响因素多,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营造无烟的环境对于降低吸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慢性肾脏病肾脏纤维化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5例患者穿刺侧肾脏,肾组织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5例肾穿刺患者以肾脏病理进行纤维化分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脏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r=-0.65,P<0.05);定量分析超声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脏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9(均P<0.05)。最大峰值强度和上升时间在T3组和T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时间和平均渡越时间与肾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纤维化无创评估中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血尿酸水平与肾功能的关联性。方法:对符合要求的230例,年龄71~93 岁的女性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 平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血尿酸四分位分组,UA1(157~μmol/L)、UA2(262~μmol/L)、UA3(312~ μmol/L)、UA4(362~556μmol/L)各组慢性肾脏病(CKD)检出率分别为31.58%、39.66%、53.45%、84.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校正了年龄、BMI和血清总胆固醇(TC)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龄 女性的eGFR与其血尿酸水平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UA1组比较,UA2、UA3、UA4组的eGFR值下降幅 度逐渐增大(UA2:β=-4.50,95% CI =-9.04~-0.04;UA3:β=-6.57,95% CI =-10.67~-2.47;UA4:β=-13.48, 95% CI =-17.73~-9.23)。校正上述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的发病风险与血尿酸水 平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UA1组比较,UA4组人群出现CKD的风险最高( OR =10.64,95% CI =4.15~ 27.34, P <0.01)。 结论:高血尿酸水平是高龄女性eGFR下降和CKD患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右肾切除后,随机分成牛血清蛋白(BSA)组和对照组,BSA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5,9周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各时相尿蛋白定量;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TSP-1蛋白表达。分析血浆TSP-1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SA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增高;IgG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BSA组大鼠血浆TSP-1蛋白均明显增高。BSA组血浆TSP-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血浆TSP-1与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血浆TSP-1可能是临床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评价作用。方法以AASI≥0.55作为异常升高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心率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以AASI为自变量,eGFR为因变量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eGFR与AASI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0.312,P值0.000)。结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早期肾功能减退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与肾脏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IgAN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8水平,并对其进行前瞻性随访,评价IL-18与患者肾脏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IgAN患者血清IL-18水平为(360.3±25.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51.2±8.9)ng/L(P<0.01)。糖皮质激素治疗后,IgAN患者血清IL-18水平为(119.6±21.8)n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对lgAN患者进行19.0~62.4个月的前瞻性随访,中位随访期为38.7个月。随访期间14例(38.9%)患者出现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组患者治疗前、后IL-18水平分别为(364.45±40.25)、(132.44±32.40)ng/L,均显著高于肾功能稳定组的(353.67±16.36)、(99.41±24.14)ng/L(P值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与随访期间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的相关因素包括治疗前患者血清IL-18(r=-0.127,P=0.045)、血清肌酐(r=0.442,P=0.007)和eGFR(r=-0.845,P<0.001)。将以上所有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治疗前IL-18水平(β=0.346,P=0.033)、eGFR(β=-0.41,P=0.013)是预测IgAN患者eGFR减退与否的重要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较高者的肾脏预后较差(P=0.008)。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β=0.984,95%CI为0.926~1.042,P<0.001)及治疗前eGFR减退(β=1.021,95%CI为0.999~1.043,P=0.045)是预测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IL-18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IgAN患者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评价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患病情况.方法对连续入选的271例行HD的CRF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定,并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271例患者中61例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平均ABI 0.62),其中只有4例(6.6%)患者得到了明确的诊断.PAD组与非PAD组患者相比,年龄(P=0.000)、糖尿病史(P=0.000)、血脂异常史(P=0.000)、吸烟量(P=0.002)和血肌酐水平(P=0.000)有统计学意义,而吸烟史(P=0.087)、高血压病史(P=0.053)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合并下肢PAD,ABI筛查下肢PAD简便易行;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下肢PAD多见于高龄、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和大量吸烟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吸烟对健康人群和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吸烟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1例脑梗死吸烟者和31例脑梗死不吸烟者,26健康吸烟者和28例健康不吸烟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脑梗死吸烟组(280.22±35.93)和健康吸烟人群(203.31±50.91)sICAM-1水平高于脑梗死不吸烟组(237.48±55.42)和健康不吸烟人群(162.42±64.65)(P<0.05);血清sICAM-1水平升高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r=0.428,P<0.01)。结论吸烟导致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参与并加重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diabetic renal and retinal complications was evaluated in 359 young subjects with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The prevalence of increased albumin excretion rates was 2.8 times higher in smokers than nonsmokers. Mean glycohemoglobin levels and duration of diabetes were also significant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retinopathy in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Smoking remained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albuminuria (but not retinopathy) when controlled for glycohemoglobin level, duration of diabetes, age, gender, and blood pressure. The progression of albuminuria and of retinopathy was also greater in smokers. Albuminuria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en subjects ceased smok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cigarette smoking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early diabetic renal damage (albuminuria) and with the worsening of retinal disease in young subjects with diab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