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平辉  王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385-338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对ST段抬高型AMI与非ST段抬高型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113例AMI患者,对比发病后4 h血清cTnT浓度,并比较其中转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的53例AMI患者相关冠状血管完全闭塞与不完全闭塞血清cTnT浓度。结果①61例ST段抬高型AMI,cTnT浓度为(0.90±0.69)ng/ml,52例急ST段抬高型AMI,cTnT浓度为(0.65±0.50)ng/ml,两组cTn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1例ST段抬高型AMI冠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血管完全闭塞的28例患者cTnT浓度为(0.94±0.71)ng/ml,22例非ST段抬高型AMI冠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血管不完全闭塞的19例患者cTnT浓度为(0.69±0.55)ng/ml,两组cTnT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浓度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AMI患者血清cTnT浓度较高的AMI多见于相关的冠状血管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改变状况与冠脉病变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调查,录入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开展实验,同时录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对比,记录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三支病变例数来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患者三支病变例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三支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危险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了cTnⅠ测定,并观察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56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在一个月内cTnⅠ值增高(≥1.5μg/L)者24例。cTnⅠ增高者发生心性死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介入或搭桥术者明显高于cTnⅠ<1.5μg/L者,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检测对无ST段抬高ASC患者病情发展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与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在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ST段回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CI术后60 min与术前相比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50%组(回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受检查,自其中随机选择100例,实施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分析心电图特征.结果 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00%,虽略低于经皮动脉造影检查,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特征显著,准确率较高,疾病诊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01,20(3):189-192
心电图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早期表现之一 ,其规律性演变过程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时多种形态的ST段抬高早有记载 ,但对各种形态抬高的临床意义国内外鲜有报道。本文论述急性心肌梗死时各种形态ST段抬高及其临床意义 ,着重讨论墓碑形ST段抬高的特性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意义。一、ST段抬高的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时 ,ST段抬高可呈不同形态 ,在评价其临床意义时应注意抬高幅度、形态 ,并结合T波改变情况综合分析。1.凹面形抬高 (图1)急性心肌梗死时 ,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可持续数h至~数周 …  相似文献   

7.
32例得到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并发NSTEMI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0.5h、24h、48h、72h、96h行血清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病死,MACE)。结果:TnⅠ、CK-MB检测诊断NSTEMI的灵敏度在48~72h达到高峰,TnⅠ诊断NSTEMI的灵敏度(62.5%~87.5%)明显高于CK-MB(31.3%~43.8%)(P〈0.05或P〈0.01);住院期和随访期TnI阳性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5%、29.4%,明显高于TnⅠ阴性组(分别为0、0)(χ^2=6.45,4.26,P〈0.05)。结论:TnⅠ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NSTEMI诊断与MACE的预测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的变化及意义,及其与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STEMI患者584例为STE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2例为SAP组;依据EO计数高低,将STEMI组分为EO降低组与EO非降低组,对比两组肌钙蛋白Ⅰ峰值、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时STEMI组EO计数水平较SAP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O非降低组相比,EO降低组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更高、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O水平降低是急性STEMI患者短期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Ⅰ是作为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同其它检验指标相比,具有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宽、特异性强、诊断阈值明确及检测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实验室检测肌钙蛋白Ⅰ与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情况,探讨二者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入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55例,采血检验肌钙蛋白Ⅰ,并详细测量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情况,均行冠脉造影,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行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终点为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包括再梗)、心血管死亡和血运重建。结果在随访的6个月内,肌钙蛋白Ⅰ值(OR=7.01,95%CI=1.22~12.63,P=0.02)和aVR导联ST段抬高值(OR=1.38,95%CI=1.084~1.751,P=0.009)是患者发生死亡和心肌梗死(包括再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肌钙蛋白Ⅰ值(OR=1.249,95%CI=1.114~1.501,P0.01)和aVR导联ST段抬高值(OR=2.03,95%CI=1.20~4.29,P=0.04)亦是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及血运重建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STE-ACS患者中,肌钙蛋白Ⅰ的升高的同时aVR导联ST段抬高者,其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发生,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梗、血运重建)的发生均是最高的。结论在临床中结合肌钙蛋白Ⅰ和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可以早期应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STEMI患者240例,根据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184例和贫血组56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近期预后资料。结果贫血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t=4.352,P=0.000),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低于正常组(t=2.587,P=0.011;t=2.988,P=0.003),女性比例和Killip分级Ⅲ~Ⅳ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708、7.050,P=0.000、0.008),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肌梗死史、心力衰竭史、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贫血组7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4.870、4.182、11.720,P=0.027、0.041、0.001),两组7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贫血组30 d心源性休克、死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5.726、5.153、16.197,P=0.017、0.023、0.000),两组30 d复发性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Killip分级是急性STE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68、2.703、2.314,P=0.006、0.015、0.000)。结论血红蛋白水平和老年急性STEMI的近期预后有关,贫血是急性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早期表现之一,其规律性演变是AMI的重要标准。本文对96例AMI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以探讨AMI急性期ST段形态、振幅与AMI部位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类型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裕  陈珊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05,24(1):49-51
本次教学查房患者男性,41岁。因突发胸痛3h入院。3h前患者于睡眠中突发胸痛,位于胸骨中下段后,剧烈,呈绞榨样疼痛,无恶心呕吐,未向他处放射。自服止痛药未明显缓解。体检:T36.5℃,P78次/min,R20次/min,BP94/64mmHg,余无殊。既往有类似胸痛发作史,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min即可自行缓解,曾在胸痛时行心电图检查(图1A)。入院后立即肌钙蛋白-Ⅰ检查为12ng/ml。入院时心电图(图1B)  相似文献   

14.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过程中 ,患者心电图 (ECG)呈现不同形态的 ST段抬高 (STE)。为探讨不同形态 STE与 AMI预后的关系。选择 AMI患者 2 39例 ,观察其 STE的变化规律及幅度 (以 TP段为基线 ,以QRS波群起点后 16 0 ms处为测量点 )。结果显示 ,就诊早者 STE多呈下弧形 ,继之呈现上斜形、上弧形的变化规律 ;就诊晚者多表现为上斜形或上弧形 STE。下弧形 STE持续时间为 2~ 8.5小时 ;上斜形持续时间为 7~ 32小时 ;上弧形持续时间均在 2 4小时以上。发病 6小时后就诊者 ,79.5 %见不到下弧形 STE,其病死率 (15 .4 % )显著高于发病 6小时内就诊者 (80 %表现为下弧形 STE,其病死率为 6 % )。心肌酶 CK峰值与 STE幅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P均 <0 .0 1) ,但与 STE形态无关。提示 AMI时 STE形态呈下弧形 -上斜形 -上弧形的变化规律。下弧形抬高提示损伤早期 ,上斜形抬高为损伤中期 ,上弧形抬高为损伤晚期。可以根据 STE的不同形态来估计 AMI的发生时间 ,判断预后。建议以 QRS起点后 16 0~ 180 ms作为 ST段偏移的测定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 ST segment elevation ,STSE)对于非STSE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 )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非STSE 型AMI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观察各导联ST段压低情况及是否存在T波倒置。对所测定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aVR导联STSE多见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厚以及V1导联STSE的患者,在其他导联广泛ST段压低的患者中也较为多见;此类情况在T波倒置患者中较少见。本研究中,22例在住院时死亡,其中5例死于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率的不断升高和aVR导联STSE的等级不断上升相关。多重变量分析表明,aVR导联STSE已经成为预测住院死亡的独立重要变量。 aVR导联STSE大都与住院患者的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发生心力衰竭相关,但是与血清肌酸激酶或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的水平高低没有相关性。结论如果aVR导联STSE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联系,能够在大样本非STSE型AMI患者群体中得到进一步验证,那么aVR导联STSE就可以成为选择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的一个较为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76.00%、≥75%的严重狭窄率为53.00%,侧支循环率为36.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10.00%,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急性心肌梗死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因素,减少误诊。方法对31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进行分析。结果非急性心肌梗死引起ST段抬高的病因、机制各不相同。结论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的诸多因素,临床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用心电图缺血向量学说判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罪犯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医院101例急性STEMI患者首次检查的18导联心电图,运用缺血向量学说判定其罪犯血管,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判定急性STEMI罪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缺血程度(ST段抬高和QRS波终末扭曲)对梗死范围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判断的价值。方法:入选STEMI患者122例,发病时间均在12h以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表现分为非QRS波终末扭曲组(n=73)和QRS波终末扭曲组(n=49),住院期间记录一般临床特征、动态监测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记录住院期间死亡例数。结果:QRS波终末扭曲组发病年龄较大(P=0.001),ST段抬高导联数多(P=0.025)及入院时Killp分级>1者例数多(P=0.044),有较高的CK[(1526.5±1180.4)IUvs(2129.7±1414.1)IU,P=0.012]和CK-MB[(137.1±109.0)IUvs(184.9±117.0)IU,P=0.023]水平。2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6.8%vs20.4%,Logistic回归证实住院期间病死率与QRS波终末扭曲呈明显的相关性(OR值7.14,95%可信区间1.17~43.60,P=0.016)。结论: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终末扭曲对STEMI患者梗死范围大小和住院期间病死率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肌梗死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患者中,下壁心肌梗死1例,下壁和前壁心肌梗死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ST段抬高均呈巨R型。结论临床上心肌缺血或坏死区周围传导阻滞是巨R型ST段抬高的发生机制外,与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损伤期,舒张期心室的极化状态也有相关性,在周围健康组织与损伤组织电位差表现较为显著,易有折返情况发生,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