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通气治疗24 h时pH、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并与通气治疗前比较.结果:好转28例(93.3%).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2例无效改行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血气分析及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87.50%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12.50%的患者病情加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 h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肺通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52例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53例联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血气指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困难指数较对照组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对照组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相关指标,缩短病程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值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及NT-proBNP值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LVEF及NT-proBNP值,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进行经鼻或口鼻面罩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过观察患者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51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42例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呼吸频率指标得到改善: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PaO2、pH、Sa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指标,帮助此类患者减轻呼吸肌疲劳,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并减少气管插管率.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炎症介质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加快机体炎症消退,促进肺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28,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和参照组(n=28,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和参照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参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经管道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能改善肺功能及APACHEⅡ评分,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文献报道无创正压通气(NPPV)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1-3]。我科近年来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顺尔宁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顺尔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B型尿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较高(P0.05);B型尿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P0.05)。结论:采用顺尔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与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5例,随机分为HFNC组50例及NIV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NIV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7d治疗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COPD患者按受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51例患者(89.5%)经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及氧分压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90-339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5%。患者治疗4h后的PH值、Pa O2均高于4h前,RR、HR、Pa CO2均低于4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经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间歇NIPPV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的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乳酸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pH为7.36±0.05和7.34±0.03、PaO_2为84.0±8.9和53.0±12.4、PaCO_2为57.0±7.9和62.0±9.4]及血乳酸[(1.63±1.15)和(2.54±1.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PPV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28例为治疗组;采用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28例为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常规治疗并辅以积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体征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提示有轻度改变,而治疗组在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改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对低氧血症和C02潴留改善明显,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观察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通气前后30 min以及通气后48 h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通气30 min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48 h后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通气48 h后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性且不良反应较少,故在临床应用上更加安全、灵活,更加容易让患者与家属所接受,而且降低了插管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状况及其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择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接受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18.
孙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03-3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现已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级治疗方法^[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3]。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采取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通气效果、气管插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气管插管率、动脉血气分析、意识恢复状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人机同步率有所提高,临床实用、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罗萍 《华西医学》2010,(8):1563-156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使用呼吸机前后的症状、舒适性、体温、心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无明显不适感,体温、心率趋于平稳,缺氧、高碳酸血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易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