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分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Glassow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减少,并且大大提高了血肿清除率(P0.05);神经内镜治疗组Glassow评分3分以上患者明显多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老年脑出血血肿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并改善了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穿刺组,每组19例。内镜组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下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穿刺组为CT定位下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情况,评估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效果。结果内镜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穿刺组[(90±10)%比(46±16)%;t=2.348,P0.05],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19/19比14/19;χ~2=5.758,P=0.016),内镜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穿刺组(0比4/19;χ~2=4.471,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良好17例,穿刺组预后良好11例,预后良好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χ~2=4.866,P=0.027)。结论 3 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CT定位下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手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与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试验组)和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是77.50%,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是72.50%,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53,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与小骨窗开颅相比,二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操作及并发症方面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师少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089-1091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6-03就诊于该院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相比,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治疗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且血肿清除更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及开颅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3~36 h,平均(14±7) h;均为幕上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42例,丘脑出血28例,皮质出血15例;出血位于左侧44例,右侧41例;破入脑室38例;出血量32~82 ml,平均(52±11) m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12分,平均(8. 2±1. 5)分。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5例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51例)和内镜治疗组(34例)。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出血量、出血部位)、手术及其相关并发症情况(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进行评价,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4~5分为预后良好,以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1)两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病史、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内镜治疗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手术组[(86. 7±2. 2)%比(70. 4±7. 2)%,t=9. 135],手术时间少于开颅手术组[(72±6) min比(149±21) min,t=-20. 3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内镜治疗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 4%(28/34)比60. 8%(31/51),χ~2=4. 470,P=0. 034]。结论对于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安全和疗效,与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下血肿清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小骨窗组62例。分别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并对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内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vs 83.9%,P0.05)。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和神经内镜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N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明显高于小骨窗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vs 20.0%,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脑内血肿清除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高效、快速、微创、出血少、对脑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病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基本情况、临床效果、预后、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血肿清除率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出血情况和血肿周围水肿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中,Ⅴ级病人多于对照组;Ⅱ级病人(2.2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和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Rankin量表(MR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2高于对照组;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清铁蛋白(SF)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物质(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疗效确切,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并降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应用,对于3D-slicer+sina软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来我院诊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50例患者均采取神经内镜辅助下的血肿清除术疗法治疗疾病,按术前定位方法 不同分为3D-slicer软件定位组(观察组)和CT定位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两种方法 下患者颅内血肿术前定位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前定位准确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结果 好,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数据并无较大的差别(P>0.05),预后良好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367,P<0.05).结论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疗法有操作简便、精准的手术前定位优势,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等,以期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P〈0.05);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死亡率低于立体定向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直视下清除血肿干净、术后再出血率低,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镜下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老年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显微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血肿清除情况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两组皮层切口长度、骨窗大小、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血肿彻底清除、近全清除、部分清除和再出血率分别为53. 57%、28. 57%、15. 48%、2. 3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3. 81%、35. 71%、32. 14%、8. 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GCS评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分别为15. 48%、25. 00%、46. 43%、7. 14%、5. 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 95%、13. 10%、55. 95%、16. 67%、8.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经内镜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血肿清除状况和GCS评分,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神经内镜组和开颅组,每组60例。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2组血清内皮素、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术相关指标、预后程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神经内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vs 78.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内皮素、CRP、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神经内镜组血清内皮素、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39±8.29)ng/L vs (84.52±10.96)ng/L,(15.03±2.19)mg/L vs (21.61±3.61)mg/L,(23.61±3.61)μg/L vs (41.19±5.06)μg/L,P0.01];与开颅组比较,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升高、预后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加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9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预后.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9.6±15.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2.7 ± 29.8) min,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4.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7.9%,P<0.05.术后72 h复查头颅CT,观察组再出血3例,对照组4例.随访2 a,观察组死亡5例,对照组7例.GCS观察组为(4.7±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0.6)分,P<0.05.结论 早期内镜辅助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观察组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经开颅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情况、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E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NIESS评分和BI评分均改善,但观察组NIE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 62%和82. 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 33%和16. 6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YL-1型颅内血肿穿刺联合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手术时间短、清除率高、住院天数短、住院费用低,且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较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9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予以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预后情况,手术效果,血清PCT、CRP、TGF-β_1、N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CRP、NSE较对照组降低;TGF-β_1,AD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疗效确切,能缓解血清PCT、CRP、TGF-β_1及NSE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及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统计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周围水肿量及血清MBP、SF水平均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内镜下小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BP、SF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血肿清除率高、血肿周围水肿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组(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治疗)5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0、3.032、17.592,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的比例较小,且消化道出血者及颅内再次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5.568,P <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预后改良Rankin量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 0.05)。结论 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33例和B组48例。A组患者行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行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血肿清除率、重症监护时间、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术后7 d GC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ADL分级优于B组(P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缩短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手术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7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9)、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予以立体定向手术。统计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GOS)。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3.33%),P0.05;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及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13例、B组12例、C组11例、D组10例,分别在显微镜下、神经内镜下、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行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和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4组均成功清除患者颅内血肿.A组手术时间(111±25) min、术中失血量(140±21)mL、血肿清除率60%±12%、术后发生再出血4例;B组分别为(120±23) min、(135 ±30)mL、85%±14%、1例;C组分别为(78±23) min、(80±13)mL、70%±11%、1例;D组分别为(89 ±21)min、(83±12) mL、90%±7%、0例.使用神经导航的C、D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短于A、B组(P均<0.01);使用神经内镜的B、D组血肿清除率高于使用显微镜的A、C组(P均<0.05).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内镜辅助下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性、精确性、直视性、简便性等优点,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