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 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5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4例,Ⅳ型3例。两次手术时间间隔7~15个月,平均9.2个月。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3个月,术后8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达91.7分,Matta髋关节功能评价:优7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 结论 对于青壮年不宜行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PCCP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手术方式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性高,固定牢固,愈合快,可早期负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报道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36例中,优22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33例骨折完全愈合,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优良率91.7%。结论:该术式骨瓣血供丰富,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骨瓣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下肢短缩并髋关节半脱位、胫骨骨缺损18例,其中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14例;吻合血管的髂骨瓣游离移植4例。髂骨瓣大小约为3×2.5—6×4cm。X 线片随访,骨愈合时间为2—4个月。文中介绍了应用解剖,并讨论了该术式的优点,适应症及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青壮年人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徽 《解剖与临床》2004,9(2):90-90,96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11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切口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结果:11例平均随访1年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4~6个月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同时给以良好的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股外侧肌臀中肌双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股外侧肌臀中肌双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外侧肌臀中肌双蒂骨瓣移植治疗32例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月~59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无感染、退钉、骨瓣松动等发生。31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6.8%,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1例骨折不愈合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缺咀坏死率为3.2%。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12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等特点,能有效减少股骨颈骨折的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为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加中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后外侧切口,骨折切开复位,空心钉加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19~41岁,平均29岁,受伤时间2~14个月,平均5.8个月,大部分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短缩及关节活动受限。结果36例随访11~86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1个月,平均8.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0.6分。随访期间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行关节置换。结论该手术方法疗效满意,是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骨折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方肌骨瓣结合髂骨或股骨大转子植骨治疗股骨颈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9~48岁,平均31.5岁,均为GardenⅣ型。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评分: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结果 33例患者术后获2~12年随访,平均(38.65±25.90)个月,患者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4~1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53±2.71)个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失败,1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给伤口清创,放置万古霉素骨水泥棒后感染愈合。31例患者双下肢等长,无髋内外翻畸形;2例患者出现股骨颈短缩,髋内翻畸形。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分65~95分,平均(88.54±7.46)分:优26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9.9%。结论股方肌骨瓣结合髂骨或股骨大转子植骨治疗股骨颈骨不连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蒂髂骨瓣转位修复股骨头颈病变7例(其中除旧性股骨颈骨折5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2例),效果满意。文中介绍了骨瓣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为切取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的髂骨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6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的走行、分支和分布。结果 :臀中肌支入肌点距髂前上棘平面下方约 5cm ,入肌后臀中肌支主干与纵轴呈 35°~ 40°夹角行向髂骨后上方 ,沿途分出诸升支以第一升支为优势支。结论 :设计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髂骨瓣的改良术式 ,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和骨瓣血供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适应症、应用原则和效果。 方法 对30例股骨远端骨折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应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均为萎缩型骨不连。通过内侧小切口行重建钢板内固定,同时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康复活动。记录骨愈合和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随访膝关节活动范围,按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 结果 切口均I期愈合。获12~32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无钢板松动和断裂。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范围(100.10±23.31)°,较术前(55.29±23.01)°明显改善(t=-13.112,P=0.000),患肢功能恢复优9例、良1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3%)。 结论 附加钢板技术适合股骨远端粉碎骨折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无内固定失效的非感染性骨不连,按相应原则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可早期康复、骨愈合率和功能恢复满意率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骨瓣转移及解剖锁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8年4月,本院共收治19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年龄25~44岁,平均35.2岁,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9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2例。按Garden分型,Ⅲ型12例,Ⅳ型7例。经髋关节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显露并处理股骨颈骨折断端,行髋关节Watson-Jones入路,骨折复位前,从该切口预置解剖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并从骨折断端确定螺钉分布合理后,更换长螺钉确切固定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开槽,取旋髂深血管骨瓣植入骨槽内。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发生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情况,术后1年进行患髋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最短1年2个月,最长8年4个月,平均3年6个月,2例GardenⅣ颈下型分别出现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其余均完全骨性愈合,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89.5%。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转移及解剖锁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可有效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的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经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对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横支和降支的走行和分布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结果:设计了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和横支的骨瓣,以降支为带转移到股骨干中下段的手术方法。结论:本研究证明了该方法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可行性,并有简便、易行和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9例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部血供;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穿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皮穿支)为皮瓣血供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分支长度为4~8 cm,切取皮瓣面积为7cm×9cm~11cm×16 cm。 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手部血供良好,供区植皮成活,术后3~9个月随访,皮瓣及手部末梢血供良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有排汗功能,部分供区有瘢痕增生。 结论 对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血流桥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既可桥接血管,又可覆盖创面,是目前修复伴有动脉血供障碍的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率及翻修率较高。 目的:观察新型内固定物经皮加压钢板修复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植入后3 d疼痛评分、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平均6.2个月(2.5~11个月),其中14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半年,骨折已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再骨折、髋内翻等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植入时、植入后均未输血。平均部分负重时间4.8 d(2~14 d)。植入后3 d疼痛口述分级评分法评测结果显示:1级10例,2级12例,3级2例,1级和2级占91%。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结果证实,植入经皮加压钢板修复股骨颈骨折是安全的;坚强的内固定支持可以满足患者早期扶拐负重行走。 关键词:经皮加压钢板;股骨颈骨折;髋部骨折;内固定;人工假体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解剖学再探讨。方法:成人下肢标本,观测供区、受区血管的解剖学。结果:(1)观测了腓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起点的位置和外径及腓骨滋养动脉的分布。(2)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及其升支的起点位置、干长和外径及其伴行静脉的外径。结论: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为术式首选的受区血管,将腓动脉与旋股外侧血管的升支吻合,有利于重建股骨头颈的血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Flow-through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对上肢高压电击伤的保肢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5例上肢高压电击伤患者,患肢均存在广泛的软组织坏死伴血循环障碍,急诊予以患肢切开减张、坏死组织清除、血管探查及游离Flow-through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并重建肢体远端血运。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6.0 cm×4.0 cm ~ 17.1 cm×10.3 cm,切取皮瓣面积为7.2 cm×5.0 cm ~ 18.3 cm×11.5 cm。供区均Ⅰ期闭合。 结果 1例患者术后7 d发生皮瓣下感染,经扩创缝合后顺利愈合;其余患者皮瓣存活良好,创面I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6 ~ 18个月,平均12个月,保肢成功,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患肢尺、桡动脉通畅,手、腕部血运良好,功能有一定恢复。供区残余片状瘢痕,小范围感觉麻木。 结论 Flow-through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可及时有效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修复创面,是上肢高压电击伤保肢的理想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手持多普勒超声观察研究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穿支血管的体表位置与数量,为ALTF 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术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α线),其中点(A点)与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点(B点)连线(β线),β线即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体表投影。应用手持多普勒超声于β线及以A点为中心半径为3 cm圆形区域内寻找皮穿支,予以标记,以穿支搏动最明显处设计股前外侧皮瓣。我科于2016.04-2019.09,临床应用8例,均为下肢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21 cm×10 cm,最小8 cm×6 cm。 结果 股前外侧皮瓣皮穿支大部分位于A点周围,其中粗大的穿支均位于A点下外侧。本组皮瓣8例,7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术后门诊随访5~12个月,皮瓣成活,外形及功能良好。 结论 术前应用手持多普勒超声,能有效定位股前外侧皮瓣可靠的穿支,从而提高皮瓣切取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