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肥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是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或细胞肥大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 0 %的病理状态。所有抗精神病药物 (antipsychotics,AP)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Allison[1 ] ( 1 999)对AP致体重增加的meta 分析结果认为 ,在引起体重增加的AP中 ,氯氮平和奥氮平分列首、次位 ,之后依次是硫利  相似文献   

2.
近15年来,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断问世,利培酮(fispefidone)、奥氮平(ohn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阿密舒必利(amisulpiride)和阿立哌唑(aripiprazole)等已成为代表药物[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作用谱广、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和安全性好等优点,但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概况,分析其发生生物学机制及其后果,归纳各类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护理对策,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患者的躯体问题,如代谢综合征已凸显出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原因之一的观点已被学术界所共识,其表现为体质量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及高血压等,并由此引起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等方法,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肥胖的定义、危害、产生原因以及近几年来国内外体重管理的进展,希望能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病人提供护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42例伴有抑郁的精神病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8w。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及胆固醇、三酰甘油变化。结果治疗8w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三酰甘油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1次/d,5次/w;观察组对行埋线治疗,每10~14d埋线一次,连续治疗12w,治疗后观察患者肥胖指标的变化。根据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肥胖度和脂肪百分率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比较,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肥胖度、脂肪百分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腰臀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和针刺治疗均能明显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但穴位埋线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9.
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的疾病.其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报道很多,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因其方便且疗效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现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奎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四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将入组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奎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各30例,在入组前和治疗后2、4、6、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观察血清泌乳素、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四组患者的PANSS分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86、10.68、11.22、8.77,P均<0.05),但四组间比较PANSS评分,除治疗2周后奎硫平优于其他组(F=3.07,P<0.05),治疗4、6、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70、1.05、0.78,P均>0.05)。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组比阿立哌唑和奎硫平治疗组血清泌乳素增高显著(F=4.04,P<0.05),同时引起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奥氮平体重增加更多(F=2.94,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1.
胡琳琳  章启秀  叶燕  张海生   《护理与康复》2016,15(7):668-66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80例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后1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5%、对照组45.0%,经比较,x2=8.901,P=0.012。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提高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神分裂症患者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状况。方法将同期住院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32例,分别口服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末测量身高、体质量及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等。结果4组患者治疗12周末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A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为37.5%、B组为28.12%、C组为34.37%,D组为3.12%,以A组、B组、C组尤为明显(P〈0.05或0.01)。治疗8周末起,A组、B组、C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性,以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治疗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对利培酮、再普乐、思瑞康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精神科门诊连续五个工作日处方中应用利培酮、再普乐、思瑞康三种药物之一的142张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利培酮应用频度最高.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复诊患者;再普乐应用频度较少,多用于男性、年长、初诊精神分裂症;思瑞康多用于女性初诊精神分裂症。结论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被临床普遍应用,但由于药物的各自特点.所选择的适应对象和适应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方式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择2010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我院住院病人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单一非典型APS8周以上,与入院体重相比>7%,共 108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即由床位医生,专职护士及康复治疗师组成个案管理专职小组,对每位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认知干预及心理护理,制定计划及时进行评估,监督实施并持续改进。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第3、6、9、12个月分别进行体重及血清瘦素测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体质指数及血清瘦素值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两组前后对照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实施个案管理方式进行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瑜伽练习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练习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练习组采用瑜伽练习方法。对照组服用通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练习组有效41例,有效率93.18%,对照组有效38例,有效率88.37%,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瑜伽练习能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张兆翠  范宜文  董佃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575-3575,3577
为观察穴位注射辅助推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对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1mg加推拿治疗,并与60例对照组常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反应性。方法对62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其个体状况及症状特点分别口服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奥氮平治疗,观察8周。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未治疗期及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和不自主运动量表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达46.8%,>18岁组显效率显著高于≤18岁组(P <0.05)。治疗8周末未治疗期≤12个月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12个月患者下降更显著(P <0.05),功能大体评定量表总分较>12个月患者升高更显著(P<0.05);服用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且相当,不良反应较轻微,但患者首发年龄越小,未治疗期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具有BPSD的痴呆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2)、利培酮组(n=22)、喹硫平组(n=29)、奥氮平组(n=35)。随访治疗16周,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量表评估药物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喹硫平组在各个访视点的NPI评分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利培酮组在第8周末的NPI评分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16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得分均高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口干的发生率高于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及对照组痴呆患者的BPSD均有改善,其中3组药物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奥氮平组及喹硫平组疗效优于利培酮组,3组药物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此...  相似文献   

19.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也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与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irst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FGAs)相比,对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功能缺损均有良好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SP)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血清催乳素(PRL)水平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男性SP患者82例,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于治疗3个月后评估全部患者勃起功能,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PRL水平,重点分析血清PRL水平与男性SP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勃起功能的关系。结果 82例患者经治疗后有35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占42.68%;有47例未发生勃起功能障碍,占57.32%;发生组血清PRL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L水平高表达可能是男性SP患者治疗后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血清PRL水平预测男性SP患者治疗后勃起功能障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1,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当cut-off值取18.795 pg/mL时,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男性SP患者血清PRL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