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研究灵芝酸A对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灵芝酸A低剂量组(20?mg/kg)、灵芝酸A高剂量组(40?mg/kg)。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共7?d。末次给药4?h后,腹腔注射D-GalN(700?mg/kg)与LPS(1?mg/kg),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媒。24?h后取血、肝脏。ELISA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白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各组小鼠肝脏做HE染色,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LRP3/NF-κB蛋白表达。结果?灵芝酸A(20、40?mg/kg)能显著降低D-GaI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IL-6、IL-1β和TNF-α含量;能显著改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显著降低肝脏NLRP3/NF-κB蛋白表达。结论?灵芝酸A对D-GaIN/LPS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效应可能与调控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Cl4组、CCl4+水飞蓟素组(200mg/kg)、CCl4+白桦脂酸低剂量组(20mg/kg)、CCl4+白桦脂酸高剂量组(40mg/kg)。除空白对照组和CCl4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外,其余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共7d。末次给药2h后,腹腔注射0.1%的CCl4植物油溶液(10mL/kg),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植物油。18h后取血、肝脏。各组小鼠肝脏做HE染色,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p-NF-κB、NF-κB、p-IκBα、IκBα、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 白桦脂酸(20、40mg/kg)能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MDA、IL-6、IL-1β和TNF-α含量(P<0.01),升高SOD含量(P<0.01);能显著改善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显著降低肝脏p-NF-κB、p-IκBα蛋白表达(P<0.01),增加肝脏Nrf-2和HO-1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 白桦脂酸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效应可能与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樱子胶囊对四氯化碳(CC1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金樱子胶囊不同剂量(100 mg/kg、200 mg/kg、400 mg/kg,ig)给药组;给药7d后,以腹腔注射0.4% CCl4花生油溶液(0.1 mL/10 g)的方法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金樱子胶囊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损伤,逆转CC14诱导的小鼠肝中SOD、GSH-PX、GSH活力下降,降低MDA含量,并显著降低血清中AST和ALT的含量.结论 金樱子胶囊可显著改善小鼠肝中氧化应激水平,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重组人MG53(rhMG53)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小鼠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rhMG53组、CCl4组、rhMG53+CCl4组,每组10只.CCl4组、rhMG53+CCl4组小鼠予0.1% CCl4花生油溶液2 mL/kg腹腔内注射,rhMG53+CCl4组在注射CCl4前30 min予rhMG53 1 mg/kg肌肉注射.rhMG53组予rhMG53 1 mg/kg肌肉注射.正常进食进水24 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小鼠肝脏,观察肝脏的组织学改变.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观察rhMG53对CCl4诱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rhMG53降低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病理镜检显示rhMG53可改善肝脏的病理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MG53可以修复HepG2细胞膜,保护CCl4对HepG2细胞的损伤.结论 rhMG53改善CCl4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性抑制剂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s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昆明小鼠(28±2.2)g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和NF-κB活性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 g,实验组腹腔注射0.1?l4 0.1 mL/10 g,NF-κB活性抑制剂组于腹腔注射0.1?l4 0.1mL/10 g前15 min腹腔注射脯氨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rothiocarbamates DTC,ProDTC 150μg/10 g)1次,其后1次/d,共5次.结果模型组ALT、AST及MDA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0.01),SOD降低明显(P<0.01).在正常组中肝脏无NF-κB、ICAM-1表达,肝损伤模型组中NF-κB有较强表达,ICAM 1在肝细胞坏死区强表达.NF-κB抑制剂组ALT、AST及MDA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F-κB、ICAM 1表达均较肝损伤组减弱,肝组织坏死程度较轻.结论 NF-κB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中表达明显增强,NF-κB抑制剂可减少NF-κB及ICAM-1表达并减轻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游莉  董志  路晓钦 《重庆医学》2016,(6):743-746
目的 研究对硝基咖啡酸苯乙酯(CAPE-NO2)对CCl4诱导的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分为7组,每组10只.分组:正常组,CAPE-NO2(2.0 mg/kg)组,模型组,CAPE(2.0 mg/kg)+CCl4组,CAPE-NO2(2.0 mg/kg)+CCl4组,CAPE-NO2 (1.0 mg/kg)+CCl4组,CAPE-NO2(0.5 mg/kg)+ CCl4组.各组腹腔注射给药15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生理盐水0.1 mL/10 g.第15天给药结束后,正常组和CAPE-NO2组腹腔注射橄榄油溶液(0.1 mL/10g),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橄榄油溶液(0.1 mL/10 g).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三酰甘油(TG)水平,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取肝左叶经10%多聚甲醛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TUNEL染色.结果 CAPE-NO2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TG水平,升高小鼠肝组织中CAT、GSH-Px的活性,且呈药效剂量依赖性.CAPE-NO2能明显减少肝细胞损伤和降低肝细胞凋亡率,且作用强于CAPE.结论 CAPE-NO2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细胞抗氧酶的水平,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MRL/lpr小鼠狼疮肾炎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地塞米松(1.5 mg/kg)组,MRL/lpr+甘草酸(20 mg/kg)组,MRL/lpr+甘草酸(40 mg/kg)组,每组10只;野生型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酸(UA)与肌酐(Cr)含量,各组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肾脏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NF-κB、p-IκBα、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甘草酸能显著降低血清尿酸、肌酐含量;减少血清及肾脏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并能显著抑制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p-IκBα表达.结论 甘草酸对MRL/lpr狼疮小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阳参总甙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小鼠灌胃给予联苯双酯150mg/(kg.d),青阳参总甙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青阳参总甙溶液20、40、80mg/kg,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除对照组腹腔注射花生油溶液10mL/kg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含体积分数0.001的CCl4花生油溶液10mL/kg,建立急性CCl4小鼠肝损伤模型。16h后摘眼球取血,分别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处死小鼠取其肝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青阳参总甙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IL-6、TNF-α水平和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2.766~23.952,q=2.161~9.305,P0.05、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青阳参总甙对CCl4诱导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维生素D3组(VitD3组)、酒精组(EtOH组)及酒精+维生素D3组(EtOH+VitD3组)。采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小鼠制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tOH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指数及肝组织TNF-α、TGF-β、IL-6和IL-1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EtOH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NF-κB p65和NF-κB p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Phlo)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Phlo组、IR+磷酸缓冲盐(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组4组,每组10只。Sham组仅分离暴露门静脉,不夹闭。另3组建立小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70%)。利用小鼠正常巨噬细胞系RAW264.7,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建立体外模型。通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水平和组织病理学评价肝脏损伤,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内IL-1β和TNF-α的m RNA水平变化,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和TNF-α的水平由ELISA检测,RAW264.7细胞内p-p65蛋白表达情况经Western blot进行测定。结果 :IR+Phlo组小鼠肝损伤情况明显低于IR组与IR+PBS组(P<0.01),肝内IL-1β和TNF-α的m RNA水平均降低(P<0.05)。体外试验证实间苯三酚与RAW264.7共培养时,可减少其分泌的IL-1β和TNF-α(P<0.05),细胞中NF-κB的活性也明显下降。结论:间苯三酚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部分是通过间苯三酚抑制巨噬细胞内NF-κB的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枸杞多糖在脓毒症肝损伤中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Ⅰ组假手术(sham)组,Ⅱ组脓毒症急性肝损伤(CLP)组,Ⅲ组枸杞多糖组[400 mg/(kg·d)](LBP+CLP)组,Ⅳ组枸杞多糖预处理后假手术(LBP+sham)组。干预2周后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24h后解剖小鼠肝脏组织及收集小鼠血液,分别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肝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Bcl-2、TLR-4、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给予LBP干预2周后,Ⅲ组小鼠血清中肝酶水平及炎性因子显著上升,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另外,Ⅲ组与Ⅱ组比较肝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明显上调,而Cleaved caspase-3、TLR-4、NF-κB等蛋白水平显著降低。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枸杞多糖在脓毒症小鼠中能减轻炎性反应及肝脏受损,缓解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与TLR-4/NF-κB炎症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酪乳杆菌培养上清液(LC-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ICR小鼠分为CCl4组、LC-cs+CCl4组(给予含LC-cs的饮用水2周)和对照组,每组8只.2周后前两组小鼠腹腔注射0.2%CCl4以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24 h后处死取肝组织;计算小鼠肝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 只BALB/c小鼠随机分 为4 组:对照组(无脂多糖及槲皮素),脂多糖组(15 mg/kg 脂多糖),低剂量组(25 mg/kg 槲皮素+15 mg/kg 脂多糖),高剂量组 (50 mg/kg槲皮素+15 mg/kg脂多糖)。槲皮素予以胃灌注预处理,1次/d,连续3 d,对照组同时予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最后 1次灌胃后1 h予以腹腔注射15 mg/kg的脂多糖,脂多糖干预24 h后结束实验,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和血肌 酐、尿素氮评估肾脏损伤情况,ELISA 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 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肾脏胞浆中TLR-4、 MyD88、TRAF-6以及核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可以降低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肾 脏损伤的评分(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P<0.05),槲皮素抑制肾脏组织中TLR4、MyD88、TRAF-6及核 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头顶一颗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 用头顶一颗珠水煎液(10ml/kg、20ml/kg、30ml/kg) 连续给小鼠灌胃4周后,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头顶一颗珠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 头顶一颗珠能明显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 结论 头顶一颗珠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介素22融合蛋白(IL-22-FP)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后行70%肝切除手术(PHx)的小鼠术后肝再生及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ConA肝损伤和PHx手术模型,术后32 h通过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再生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D1)、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PHx+IL-22-FP组小鼠同ConA+PHx+rh-IL-22组及其他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肝细胞增殖和更高的肝指数(肝脏重量/体重);HE染色显示ConA+PHx+IL-22-FP组小鼠肝脏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低;生化检测显示ConA+PHx+IL-22-F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onA+PHx+IL-22-FP组小鼠的肝脏组织PCNA、CyclinD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IL-22-FP能够促进由ConA诱导肝损伤的小鼠PHx后的肝再生,并表现出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沉默NOD 样受体家族pyrin域3 (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炎性小体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方法  H9c2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 AGEs组、AGEs+sh-Ctrl组、 AGEs+sh-NLRP3组,后两组细胞首先将短发夹RNA(shRNA)对照(sh-Ctrl)和shRNA干扰NLRP3(sh-NLRP3)质粒分别转染入H9c2细胞,然后后3组细胞用100 mg/L AGEs处理24 h,建立H9c2损伤模型,对照组细胞用溶剂处理24 h。Western blot检测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 ASC)、 Caspase-3、 Caspase-9、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P65和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8和IL-1β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核中NF-κB P65的水平。结果  AGEs组和AGEs+sh-Ctrl组NLRP3、 AS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与AGEs组相比,AGEs+sh-NLRP3组NLRP3、ASC、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均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和AGEs+sh-Ctrl组IL-6、IL-18、IL-1β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AGEs+sh-NLRP3组IL-6、IL-18、IL-1β水平和细胞凋亡率低于AGEs组( P<0.05)。AGEs组和AGEs+sh-Ctrl组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细胞核的NF-κB P6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AGEs组相比,AGEs+sh-NLRP3组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细胞核的NF-κB P65水平降低( P<0.05)。结论  沉默NLRP3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减轻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小鼠,以及使用脂多糖建立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细胞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88只随机分为CLP组、CLP+EGCG低剂量(4 mg/kg)组、CLP+EGCG高剂量(8 mg/kg)组和假手术组。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脂多糖(LPS)(400 ng/mL)组、LPS(400 ng/m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100 ng/mL)组、LPS(400 ng/mL)+EGCG(100 μg/mL)组和对照组(PBS)组。术后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肝功能,镜下分析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焦亡相关蛋白[消皮素D(GSDMD)、caspase 1、caspase 11、IL-1β、IL-18]的水平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中HMGB1、GSDMD的表达及定位情况。L02细胞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MGB1、TLR4、NF-κB p65、NLRP3及焦亡相关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 动物实验(样本量n=6)表明:CLP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与CLP组相比,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MGB1、TNF-α、IL-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HE染色结果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以高剂量组为甚;Western blot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肝组织中HMGB1、TLR4、NF-κB p65、 NLRP3、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免疫组化提示CLP+EGCG低剂量、高剂量组中HMGB1和GSDMD的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且CLP+EGCG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细胞实验(样本量n=8)表明:与LPS+HMGB1组相比,LPS组、LPS+EGCG组以及对照组的细胞上清液中HMGB1、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均<0.05),且LPS+EGCG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LPS+HMGB1组中HMGB1、TLR4、NF-κB p65、 NLRP3以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三组明显升高(P均<0.05),且LPS+EGCG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EGCG对脓毒症后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弱HMGB1/TLR 4/NF-κB P65/NLRP3途径降低肝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齐墩果酸组。齐墩果酸组以300 mg/kg齐墩果酸豆油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豆油灌胃,共2 d。末次灌胃给药后,模型组和齐墩果酸组按3 m L/kg剂量皮下注射CCl4原液,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小鼠,摘取肝脏,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的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改变。结果齐墩果酸能显著升高CCl4引起的SOD降低(P<0.05),降低CCl4导致的MDA的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组肝脏的脏器系数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减轻了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齐墩果酸对CCl4所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1 g.L-1 CCl4在小鼠腹部皮下注射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在诱导后3、6、12、24、30、36、42、48、54 h,对肝组织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采用赖氏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Cl4诱导后小鼠血清ALT、AST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在36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在36 h时组织受损最为严重。模型组小鼠VEGF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24 h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结论 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VEGF蛋白表达变化明显,VEGF在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鸡骨草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肝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阳性组(秋水仙碱0.2 mg/kg),鸡骨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以及设立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鸡骨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均P<0.01),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同时减少MDA含量(P<0.01),并缓解大鼠肝损伤病情.结论:鸡骨草醇提物对CCl4所致的肝损伤大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