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415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子痫前期患者提供新的筛查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415例子痫前期孕产妇,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96例(A组),重度子痫前期119例(B组),监测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及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B组孕产妇在定期产前检查及分娩孕周上低于A组,B组多胎妊娠比例高于A组(P<0.05);②B组血浆胶体渗透压、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A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A组(P<0.05);③B组孕产妇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比较,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作为子痫前期患者的监测指标,在临床上为子痫前期患者诊治提供新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其中早发型组101例,晚发型组188例,围生儿301例)的母婴结局.结果:①早发型组的发病时平均血压、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胎儿脐血流比值(S/D)、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按发病孕周分为A组(<28周)、B组(28 ~31+6周)、C组(32 ~ 33+6周),3组围生儿结局比较,A组病例中胎儿脐动脉S/D≥3、FGR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而A组及B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S/D <3的病例(P<0.05);两者间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孕周越早,FGR、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越高,围生儿结局不佳.基层医院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行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3.
傅勤  陈昕华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0):752-75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后于不同孕周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孕12周(研究A组)和≥孕12周(研究B组)予阿司匹林75 mg/d预防用药,外院转入有重度子痫前期史但本次妊娠未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子痫前期再次发生率、分娩孕周及母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25.3%)低于对照组(76.5%),其中研究A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5%)低于研究B组(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年龄≥35岁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ELLP综合征、胸腹水、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研究A组大于B组;研究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低于B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子痫前期复发率和延长分娩孕周,从而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对降低肥胖、高龄、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子痫前期复发效果明显。而选择小于孕12周的用药时机,对降低子痫前期复发、早产的发生和延长分娩孕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调查分析了江苏省苏州地区2 23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LDH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妊娠期高血压组(998例),子痫前期组(1 238例),子痫前期组内又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9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LDH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按照LDH水平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并初步探讨血清LDH水平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LDH水平为228.0(179.6~444.0)U/L,子痫前期组LDH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LDH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2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以LDH≤179.6 U/L为参照组,无论是调整前还是调整后,随着LDH水平的升高,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3种模型下LDH444.0 U/L组的发病风险相对参照组的OR(95%CI)为18.92(13.56~26.37),13.26(9.42~18.67)和7.97(5.37~11.84)。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经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3LDH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风险:LDH547.0 U/L组,3种模型下的发病风险相对参照组(LDH水平≤200 U/L)的OR(95%CI)为11.56(6.74~19.83),7.30(4.20~12.71)和4.43(2.47~7.94)。LDH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4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以血清LDH水平、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DH与结合胆红素(DBIL)比值为分析指标,预测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均低于0.8。上述指标在子痫前期或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预测价值一般。5按照中位数将LDH分组后,发现在重度子痫前期中,LDH高水平组母亲不良结局、胎儿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血清LDH水平与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存在紧密的关联,是子痫前期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之一。在重度子痫前期中,发现血清LDH水平的明显升高应高度警惕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及时减少有效措施,对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健康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要求镇痛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8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6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另选同期正常孕妇9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直至宫口开全、胎儿娩出时的VAS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同时分析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成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探讨镇痛分娩后母体和胎儿的结局。结果:(1)各研究组经过硬膜外分娩镇痛后VAS评分都显著降低,各组在不同时间段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的MAP在产程中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重度子痫前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成功率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入NICU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均未发生胎盘早剥、子痫、HELLP综合征、心脑血管意外。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 05)。结论: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疼痛、维持血压的稳态,且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3例双胎并发子痫前期的孕妇为研究组,362例单胎并发子痫前期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的情况。 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13.28±11.23)d,较对照组(9.48±4.97)d延长,t=2.20,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97.67%、13.95%、11.63%、11.63%,明显高于对照组(79.83%、5.25%、5.25%和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新生儿感染和黄疸分别为25.58%和48.84%,高于对照组15.19%和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胎并发子痫前期与单胎并发子痫前期相比,会增加孕产妇的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心力衰竭等发生率,同时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产前风险评估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子痫前期风险评估方法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评分≤6分)71例、B组(6分<评分<10分)39例和C组(评分≥10分)42例,比较3组间孕妇的住院情况、并发症发生及围生儿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分娩前血压、入院孕周、分娩孕周和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FGR)、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两比较,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并发症的孕妇其新生儿窒息率、FGR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无并发症的孕妇(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评分越高、病情越重,但其病情呈一定的发展过程,仅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影响母婴预后。重视对患者病情的整体风险评估对临床治疗及选择合适分娩时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再发与初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PE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PE再发组(RPE组)50例,经产妇初发组(MPE组)173例,初产妇初发组(PPE组)230例。结果:RPE组与MPE组的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疾病严重程度及新生儿情况、不良妊娠结局(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产检情况、分娩方式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RPE组的分娩孕周早于MPE组,其中合并慢性高血压及糖尿病要多于M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E组与PPE组的分娩孕周、诊断孕周、BMI、合并慢性高血压、最高收缩压、舒张压及S/D比值、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及是否规律产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E组与PPE组比较时,这些差异仍存在。结论:子痫前期再发组的分娩孕周、诊断孕周与初次发生子痫前期患者相比缩短,疾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初发初产组,且内科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增加,新生儿出生情况较差。此外,BMI增加以及不规律产检也是其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期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实施期待疗法的孕妇136例.按照妊娠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101例和不良结局组3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孕妇人院时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尿常规、血流动力学及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另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一般资料:良好结局组与不良结局组孕妇入院时出现子痫前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35.6%及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前体质指数、入院时并发症发生率及规律产前检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结局:良好结局组孕妇期待疗法平均天数为(6.5±8.2)d,不良结局组平均为(6.8±10.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孕妇主要并发症为胎盘早剥13例,心功能衰竭及肺水肿10例,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HELLP)综合征5例,胎死宫内5例,无子痫发生.良好结局组孕妇均无以上并发症发生.(3)期待疗法中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血压及尿蛋白比较:良好结局组的发病孕周及分娩孕周[分别为(33.0±4.9)及(34.0±3.6)周]明显晚于不良结局组[分别为(31.3±3.4)及(32.1±3.0)周],收缩压及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良好结局组中尿蛋白定性(+++)比例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动力学及血常规:良好结局组孕妇血液黏度[(4.6±0.4)mPa·s]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阻力及血管顺应性等指标在两组孕妇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良好结局组孕妇血小板计数[(189±69)×10~9/L]明显高于不良结局组,而红细胞计数[(3.9±0.5)×10~(12)/L]和红细胞压积(0.34±0.05)却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肝肾功能:良好结局组孕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1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9)U/L]、乳酸脱氢酶[LDH,(175±53)U/L]及尿素氮[BUN,(4.6±1.8)mmol/L,]水平明显低于不良结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酸(UA)及血肌酐(cr)水平在两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分别为红细胞计数(OR值为3.68,P=0.000),血小板计数(OR值为0.99,P=0.006)及分娩孕周(OR值为0.87,P=0.001).显示红细胞计数越高,则在期待疗法中越有可能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血小板计数越低、分娩孕周越早,则提示期待疗法中愈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结论 红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及分娩孕周过早,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实施期待疗法过程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并发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母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9例子痫且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及对母胎结局的影响。结果:子痫并发肝损害的发病率为0.24%(79/33084)。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重度组的定期产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抽搐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并发HELLP综合征与轻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胎盘早剥、心功能不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围产儿死亡差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控制不良加重肝脏损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HELLP综合征发生率及转重症监护室风险明显增加,但与围产儿结局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Lu LM  He YD  Chen Q  Song L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29-832
目的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探讨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1999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10年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终止妊娠孕周>28周的单胎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患者221例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组,Ⅰ组为孕28~31周+6分娩,81例,Ⅱ组为孕32~33周+6分娩,78例,Ⅲ组为孕≥34周分娩,62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1)围产儿结局:221例围产儿中共有13例失访,Ⅰ组9例,Ⅱ组3例,Ⅲ组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Ⅰ组为26%(19/72),Ⅱ组为7%(5/75),Ⅲ组为10%(6/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Ⅰ组为43%(31/72),Ⅱ组为28%(21/75),Ⅲ组为3%(2/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产儿死亡原因:因社会因素(家属放弃治疗)导致的围产儿死亡,Ⅰ组为26%(8/31),Ⅱ组为67%(14/21),Ⅲ组为1/2,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再次妊娠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早发型PE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终止妊娠后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两次妊娠结局。结果:再次妊娠时的妊娠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妊娠时的产时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妊娠时发病组的FIB、D-DT大于未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PE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PE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再次妊娠时围产儿的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痫并发轻、中、重度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母胎结局的影响,探讨改善预后的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符合子痫诊断标准且合并肾功能损害及资料较完整的病例44例,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6例)、重度组(5例),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及对母胎结局的影响。结果:(1)子痫并发肾功能损害发病率为0. 13%(44/33084)。(2)中度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轻度组(P0. 05)。中度组最高收缩压明显高于轻度、重度组(P0. 05)。最高舒张压在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轻度组的值最低,中度组的值最高。3组发病孕周、抽搐次数、初产妇、不定期产检的比例及子痫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中度组和重度组HELLP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0. 05),中、重度组入住ICU天数明显长于轻度组(P0. 05),且中度组入住ICU天数长于重度组(P0. 05)。3组间胎盘早剥、心功能不全、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4)重度组围产儿死亡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 05),但3组间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早产、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压控制不良加重肾功能损害,中度肾功能损害也对机体造成明显影响;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HELLP综合征发生率、转重症监护室及围产儿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需重视子痫患者肾功能的动态检测、高血压的处置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的心脏损伤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PE孕妇各50例,检测静脉血中心肌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脑钠肽前体含量,同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重度PE患者是否存在心脏损伤,并比较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PE患者的心脏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早发型及晚发型的重度PE孕妇的产前各项指标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类型重度PE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产后各项指标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类型重度PE明显增加孕妇心脏损害的概率。早发型及晚发型患者产前心脏损害为可逆性。联合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可早期发现重度PE患者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伴侣ERdj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剖宫产分娩36例孕妇的胎盘,其中正常足月妊娠妇女12例(正常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应用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滋养细胞内质网超微结构改变,通过RT-PCR技术检测胎盘组织中ERdj1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ERdjl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胎盘滋养细胞中内质网体积无明显增大,内质网无肿胀;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中内质网体积增大、扩张及液泡化.②轻、重度子痫前期组ERdj1 mRNA的表达水平(2.1327±0.4855,2.3064±0.100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2809±0.006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重度子痫前期组ERdj1蛋白表达水平(3.8412±0.8423,4.9421±0.98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678±0.231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胎盘滋养细胞内质网有明显扩张及肿胀性改变;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伴侣ERdj1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7例,B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42例,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A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多于B组,A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次妊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的产前子痫治疗方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3月~2015年3月两个时期分别收治的产前子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的剖宫产率为31.67%,显著低于B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产后子痫发作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亡原因包括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内出血、急性心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围生儿死亡原因包括死胎、窒息和肺部感染。结论对产前子痫患者实施科学、积极的治疗,尽快终止妊娠,有助于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防止子痫复发,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FGR 48例(合并FGR组),未合并FGR 95例(未合并FG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及143例患者不同分娩孕周(孕30周、孕30~31+6周、≥孕32周)围生儿结局。结果:1两组一般情况、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和孕产妇并发症(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衰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FGR组分娩孕周晚于未合并FGR组(P0.05),但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未合并FGR组(P0.05)。合并FGR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3新生儿并发症中,合并FGR组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4随着分娩孕周增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围生儿死亡率和总体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在分娩孕周≥32周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患者,期待治疗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合并FGR的患儿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但期待治疗后通过延长孕周可改善其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诊断和监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采用流式细胞术和ACL血凝仪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痈、正常孕晚期和正常未孕妇女全血中GPⅡb/Ⅲa和血浆FIB水平.结果 (1)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分娩前子痫前期及子痫组(1.98±0.53)%比正常未孕组(0.46±0.12)%、正常孕晚期组(0.54±0.19)%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前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2.60±0.63)%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FIB水平:正常孕晚期组(4.87±0.98)g/L、轻度子痫前期组(5.89±1.25)g/L及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4.67±1.36)g/L与正常未孕组(3.09±1.10)g/L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比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孕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全血中GPⅡb/Ⅲa表达水平增高及血浆FIB水平降低,联合检测全血中GPⅡb/Ⅲa和FIB,可作为诊断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及利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红细胞压积(HCT)、血压、尿量及尿蛋白的变化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量、24h尿蛋白、PT、APTT、HCT和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时间(15.21±3.98)d长于对照组(5.67±2.66)d,研究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4~7分者发生率(18.75%)与对照组(53.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压、尿量、凝血功能,降低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影响产后出血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