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GAD、25例OCD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GAD和OC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HAMA和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16,小体积校正),OCD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0.001,未校正);GAD患者较OCD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01,未校正)。GAD患者的HAMA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OCD患者的HAMA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0.001,未校正)。讨论:GAD和OCD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分析方法研究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以及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对被试的大脑结构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VBM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强迫症患者组较对照组在3个MNI坐标点的灰质体积显著增加;②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有:右侧罗兰迪克岛盖、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右侧颞极、左侧枕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小脑以及双侧直回(P<0.05);③以颅内体积为协变量,对强迫症患者大脑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作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右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罗兰迪克岛盖、双侧眶额叶下回、右侧眶额叶中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极、小脑、左侧脑岛以及小脑的蚯体的灰质体积与Y-BOCS评分存在负相关(P<0.05);④发现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的灰质体积与Y-BOCS量表呈负相关的脑区有重叠部分,分别位于右侧颞极、右侧小脑、右侧罗兰迪克岛盖.结论 ①强迫症患者灰质体积存在异常,主要表现大脑皮质灰质体积的减小;②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结构异常外,大脑的后部区域如顶叶、颞叶、枕叶和小脑灰质体积减小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相关;③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大脑部分脑区灰质体积的改变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发未药物治疗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脑灰质体积与正常对照组青少年之间的异同。方法:对18名首发未治疗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18名青少年健康对照组进行脑三维结构扫描,对脑灰质体积异常变化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VBM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抑郁组相比对照组VBM灰质形态学体积增加的部位主要在右脑颞上回及双侧颞叶颞中回,尤其是BA22和BA19;抑郁组相比对照组VBM体积减少部位主要位于右脑额叶(BA11,47)、左脑顶叶(BA7,40)和右脑顶叶(BA5),左脑岛叶(BA13)及左脑颞叶(BA13)。结论:抑郁组相比对照组的灰质体积以下降为主,主要在右脑额叶及左脑顶叶、右脑顶叶、左脑岛叶和左脑颞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脑区差异,探讨不同性别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的病理学机制。方法:以26位女性正常人、26例女性双相障碍患者、25位男性正常人、24例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匹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对平滑后的灰质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结果: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女性双相障碍患者右侧舌回、右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右侧中央前后回脑区体积下降。与男性对照组相比,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小脑后叶。结论: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具有性别差异性,男性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多在右侧颞叶皮层以及额叶及小脑后叶,而女性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多在右侧枕叶皮层以及扣带回后部及中央前后回脑区;这种差别可能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其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 方法 选择31例年龄17~47岁重度强迫症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被试者,获取脑结构磁共振T1图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比较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大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并将患者灰质体积差异区与其临床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CD患者在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处体积显著减小。左侧壳核和岛叶的体积与患者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成显著负相关。 结论 左侧壳核、岛叶、运动前区、顶上小叶以及右侧角回的灰质体积变化影响了该脑区功能,从而导致了OCD患者的部分症状。其中左侧壳核以及岛叶的损伤与患者焦虑情绪的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3岁孤独谱系障碍(ASD)与发育迟缓(DD)儿童突显网络的结构差异。方法:对46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Ⅳ-TR)诊断标准的ASD和39例年龄、性别及发育商匹配的DD儿童(对照组)进行磁共振(MRI)扫描,比较两组前扣带回、岛叶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的差异,分析前扣带回与岛叶灰质体积的相关性。使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以及沟通及象征行为量表/发展概况表(CSBS-DP)评估两组儿童的临床症状,分析ASD临床症状与脑结构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D组左侧岛叶灰质体积、左尾部及左喙部扣带区灰质体积增大(均P<0.05)。两组儿童的前扣带回和岛叶皮层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以年龄和全脑体积为协变量后ASD组左侧岛叶灰质体积[(7.1±0.6)cm3vs.(6.7±0.8)cm3]、左尾部扣带区灰质体积[(1.9±0.4)cm3vs.(1.7±0.4)cm3]及左喙部扣带区灰质体积[(2.7±0.5)cm3vs.(2.3±0.6)cm3]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I-R及CSBS-DP评分与体积的相关分析表明,对照组“用物”分项的评分与右侧岛叶灰质体积(r=0.38,P<0.05)呈正相关,其他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智能匹配的发育迟缓儿童相比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突显网络的重要节点可能存在体积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大脑皮质各个脑区的表面积、厚度和平均曲率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Nathan Kline Institute(NKI)的公开数据414例,分为男性组(150例)和女性组(264例),利用Free Surfer软件包对其中的T1结构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每个被试者左右大脑半球皮质各个脑区的表面积、厚度及平均曲率,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男性在各个脑区的表面积均大于女性,特别是在顶叶、颞叶及岛叶等区域显著大于女性(0.01)。皮质厚度男性显著大于女性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后回上部、额中回后部、颞上回前部、扣带回后部、右侧岛叶前部(0.01)。女性显著大于男性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中部、岛叶和右侧颞中回后部(0.01)。平均曲率男性显著大于女性的脑区为额叶(0.01),女性显著大于男性的脑区为颞叶(0.01)。结论大样本神经影像数据揭示了大脑皮质脑区的性别差异,为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及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对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OCD诊断标准的患者和48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组被试进行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色子任务(GDT)、连线任务(TMT)、Stroop色词任务(SCW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试,同时对OCD患者进行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结果:OCD组IGT净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MT、SCWT和WCS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CD组在IGT及GDT上的净得分与发病年龄、病程、Y-BOCS、HAM A、BDI得分不相关,OCD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的IGT和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CD患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受损,而在风险明确情境下决策未受损,即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出现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通过前额皮质脑电θ波段(4~8 Hz)特征信息的分析,揭示大脑前额皮质在字母工作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与回忆"阶段作用的地位与机制。采集15名被试在3字母、5字母、7字母的不同记忆负荷下,工作记忆实验中头皮脑电图信号(EEG),并使用Morlet小波分解方法提取出各电极上的θ波段信号。在能量分析方面,采用Welch功率谱密度计算平均功率,采用短时傅里叶变化(STFT)进行时频分析;在相关性分析方面,采用基于电极间功率谱的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电极间同步锁相值(PLV)进行相位同步性分析。分析比较不同记忆负荷下,前额皮质与顶叶、中叶等脑区θ波段脑电信号的特征信息,并对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前额皮质(电极:Fp1、Fp2、F3、Fz、F4)θ波能量相对于中央叶(电极:C7、C3、Cz、C4、C8)和顶叶(电极:P7、P3、Pz、P4、P8)有显著上升(P<0.05)。在低字母记忆负荷下,左右脑同侧脑区前额叶-中央叶(F3-C3、F4-C4)、前额叶-顶叶(F3-P3、F4-P4)的相关系数相似。但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右脑的脑区相关系数相对于左脑有明显上升。相位同步性方面,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右脑前额叶-中央叶(F4-C4)和前额叶-顶叶(F4-P4)相对于左脑的相位同步性明显增强,锁相比值(PLV)显著上升(P<0.05)。在工作记忆的"信息保持与回忆"阶段,大脑前额皮质的活跃程度和信息交流明显高于中叶和顶叶皮质,可能起到兼有自身记忆信息储存与保持、执行调用其他皮质信息的多功能重要作用。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大脑将自主调用更多右脑皮质参与工作记忆,并从理性逻辑记忆模式,转化为感性形象记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的行为抑制系统在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13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OCD患者,126例年龄、性别等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量强迫症状严重度;强迫信念问卷(OBQ-44)测量强迫信念;行为抑制/激活系统(BIS/BAS)量表测量行为抑制/激活水平。结果:OCD组OBQ-44总分高于对照组[(184±47) vs.(153±55),P 0. 01],而BIS/BAS量表的行为抑制系统(BIS)得分低于对照组[8(5,16) vs10(5,20),P 0. 01]。强迫症患者OBQ-44的责任感/威胁评估、完美主义/确定性得分及总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 23、0. 21、0. 22,均P 0. 01); BIS/BAS量表的BIS得分与Y-BOCS总分呈负相关(r=-0. 33,P 0. 01)。Bootstrap结果显示行为抑制系统在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 02(95%CI:0. 01~0. 03)。结论:OCD患者的行为抑制系统可能在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人格特质的表现,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分别运用大五人格量表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测量和评估47例强迫症患者及47例健康对照的人格特质及临床症状状况,并进行大五人格量表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结果:强迫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上具有显著差异;强迫症组在神经质上得分更高;在外向性、宜人性与健康对照组比得分更低(t=7.349,-4.716,3.676;P0.001);另外强迫症患者的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方面与临床症状得分显著相关,且神经质与临床症状得分存在正相关;外向性、宜人性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呈现负相关。开放性及尽责性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异常的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的人格特质,且与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对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单、双相抑郁组、健康对照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为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提供参考。方法:入组单相抑郁患者17例、双相抑郁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28例,以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对脑结构磁共振图像进行预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单、双相抑郁障碍显示了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显著减少;与另两组被试比较,单相抑郁障碍显示右颞上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少;相关分析显示双相抑郁障碍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单、双相抑郁障碍以右小脑前叶灰质体积下降为共同特征,而右颞上回灰质体积差异显示了两种疾病神经解剖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历丧子这一特殊创伤性事件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脑内结构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选取经历过丧子事件所致PTSD的患者15例(PTS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PTSD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15例(对照组),在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脑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BM)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两组脑结构中灰质、白质体积的异同。结果:以性别、年龄、全脑体积作为协变量,使用Matlab 7.1及SPM 5软件包来分析处理高分辨率的MRI结构图,定量检测脑结构组织成分的浓度;分析发现PTS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右侧中央前回的皮质运动前区(t=3.88,Z=3.44)、右侧额中回(t=3.95,Z=3.49)、左侧楔前叶(t=4.44,Z=3.83)、右侧丘脑背内侧核(t=4.10,Z=3.60)的灰质体积有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脑区的灰质或白质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SD组患者的右侧中央前回的皮质运动前区、右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丘脑背内侧核的灰质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缩小,提示这些脑区的结构存在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是导致药物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如何应用磁共振影像探究FCD全脑解剖结构的异常变化部位和定位,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建立一种基于VBM-DARTEL的FCD脑灰质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磁共振结构像进行图像分割、DARTEL模板制作、图像标准化等,最后使用双样本独立t检验统计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从而得到FCD脑灰质的病变特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CD患者组双侧大脑半球存在广泛脑区的灰质体积异常;FCD患者的脑灰质存在萎缩,并伴有灰质体积异常增大的脑区,且多集中在额叶和颞叶等区域。结论:基于DARTEL的VBM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FCD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异常变化,且能准确定位FCD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脑扣带回前、后部位相关物质代谢水平,以探究GAD的病理机制。方法:选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GAD患者19名为实验组,20名条件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磁共振质子波普成像技术(1H-Mage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对所有入组者行脑扣带回的前、后部位中胆碱化合物(Cho)、肌酸(Cr)、乙酰天冬氨酸(NAA)物质水平测定,并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右扣带回前部皮质中的Cho、Cr,白质中的Cho、Cr、NAA,左扣带回前部皮质中的NAA,右扣带回后部皮质中的Cho、Cho/Cr,左扣带回后部皮质中的Cho、Cho/Cr及白质中的Cho、Cr、N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物质代谢水平的增高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GAD患者左右脑扣带回前后部白质、皮质物质代谢水平明显增高,且物质代谢水平越高,焦虑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功能连接方法观察慢性失眠患者静息态下蓝斑的异常功能连接。方法:采集49例慢性失眠患者以及47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的功能磁共振图像,以蓝斑为感兴趣区域,与全脑其他体素进行功能连接分析,得到两组之间功能连接的差异脑区,再对异常连接脑区的功能连接值与临床量表分数做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患者蓝斑与右楔前叶皮质、右后扣带回皮质、左颞中回皮质、左距状沟周围皮质、右眶部额上回皮质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 FDR校正),并且蓝斑与左颞中回皮质之间功能连接值与抑郁自评量表呈正相关(P=0.021)。结论:慢性失眠患者蓝斑与多个脑区(主要是默认模式网络)出现的异常功能连接,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慢性失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为失眠的高度唤醒假说提供新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以及异常脑区发育特点。方法:纳入19例6~18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孤独症诊断标准且总智商≥70的高功能孤独症患者,以及年龄、总智商、性别组间匹配的16例正常对照,以磁共振成像检查收集被试的脑影像学资料,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计算两组被试大脑各区域的灰质体积,在统计学参数图(SPM)软件SPM8中进行双样本t检验得出差异脑区,对结果进行错误率(FDR)多重比较校正(P0.05)。采用偏相关分析两组被试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高功能孤独症组的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小于正常对照组(FDR校正,P0.05)。正常对照组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r=-0.592,P0.05),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右侧额下回眶额部灰质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r=-0.696,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6~18岁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右侧额下回眶额部发育异常,此脑区可能参与孤独症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人大脑正常衰老过程中大脑皮质体积、厚度及表面积改变的区域性差异及侧化差异MRI的表现。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9月—2018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影像科及寿光市人民医院CT磁共振室招募18~85岁右利手汉族健康成年志愿者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年龄(53.13±15.61)岁,均行3.0 T MRI颅脑扫描原始数据。使用FreeSurfer脑成像软件分析,获取左右大脑半球、各脑叶的感兴趣区脑皮质的体积、厚度及表面积的具体数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以及大脑皮质老化的区域性差异及侧化差异。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脑皮质体积、厚度及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皮质体积减少较多的区域为海马旁回、额下回岛盖部、额中回、额下回三角部、舌回、颞中回(最大为-0.653%/岁,P<0.01),皮质厚度减少较多的区域主要在颞上回、后扣带回、额中回、外眶额回、顶下缘角回、颞极、海马旁回(最大-0.009 mm/岁,P<0.01),皮质表面积减少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在海马旁回、舌回、颞下回、额中回、额下回岛盖部(最大-0.402%/岁,P< 0.01)。大脑左右半球皮质体积年龄效应不对称的区域为额上回、额下回岛盖部及三角部、中眶额回、额极、顶下缘角回、缘上回、梭状回、颞极、海马旁回、前扣带回、内嗅皮层(P<0.05),皮质厚度年龄效应不对称的区域为额上回、额下回岛盖部、中眶额回、楔叶、颞下回、颞极、前扣带回、后扣带回(P<0.05),皮质表面积年龄效应不对称的区域为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岛盖部及三角部、中眶额回、额极、顶下缘角回、缘上回、梭状回、颞极、海马旁回、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内嗅皮层(P<0.05)。结论 在人脑的正常老化过程中,大脑皮质体积、厚度及表面积与年龄呈现线性负相关性改变,不同脑区皮质与年龄呈不同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部分脑回皮质的年龄效应存在侧化差异,皮质体积、厚度、表面积三个形态学指标是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迫症在模糊情境下的决策能力及自我监控能力。方法:28例强迫症患者接受爱荷华博弈测验(the revised Iowa Gambling Task,IGT),同时利用Neuroscan 64导脑电仪追踪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并与28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结果:(1)IGT总净得分对照组高于强迫症组,组别效应显著(F=4.15,P=0.047);强迫症组在block4上的净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3,P=0.048),block5(P=0.067)和block6(P=0.052)上得分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2)强迫症组FRN原始波(F=4.782,P=0.033)和差异波(输-赢)(F=4.022,P=0.05)波幅均低于对照组,反馈相关脑区活动异常。结论:模糊情境下,强迫症的决策能力及自我监控能力受损;负性反馈后,其自上而下的自我调整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成人大脑皮质厚度的偏侧性差异。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7年9月—2018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CT磁共振室招募右利手汉族21~80岁的健康志愿者360人,分为青年组(21~40岁)、中年组(41~60岁)、老年组(61~80岁)三个年龄段组,采用3.0 T MR对志愿者行颅脑扫描,获取原始数据。使用FreeSurfer脑成像软件分析,获得左右大脑半球、各感兴趣区脑回皮质的厚度。观察不同年龄组左右大脑半球的皮质厚度是否存在偏侧性。观察不同年龄组间,各脑回的皮质厚度是否存在偏侧性,对有偏侧性的脑区计算侧化指数;统计有偏侧性的脑区的数量及偏侧程度。结果 青年组全脑、左右大脑半球皮质厚度分别为(2.506±0.027)mm、(2.508±0.015)mm、(2.504±0.015)mm,中年组分别为(2.372±0.012)mm、(2.372±0.007)mm、(2.373±0.008)mm,老年组分别为(2.264±0.021)mm、(2.264±0.015)mm、(2.263±0.014)mm。同一年龄组中,左、右大脑半球皮质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间,全脑、左右大脑半球的皮质厚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907、34.843、34.863,P值均<0.01)。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大脑皮质厚度的偏侧性及侧化指数各不相同:3组中出现了侧化区域的保留(如外侧枕回、舌回、后扣带回、内嗅皮层等)、增加(如额下回三角部、中央前回、颞下回、颞极等)及减少(如额上回、额下回岛盖部、中眶额回、楔叶、前扣带回等)的现象;中年组侧化脑区数量多于青年组、老年组,呈倒“U”型模式;部分脑区皮质厚度偏侧性贯穿三个年龄段,但其偏侧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外侧枕回、舌回呈现“大-小-大”模式,而后扣带回、内嗅皮层呈现“小-大-小”模式)。结论 成人大脑左右半球皮质厚度是不对称的,大脑皮质厚度的偏侧性及偏侧程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呈现不同模式的改变,为神经行为、神经生理疾病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