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CT重建的肩胛上角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根据志愿者肩胛骨CT重建形态进行分型。设肩胛上角为A点,肩胛切迹最低点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之交点为C点,A点在CE连线上的垂点为D点,冈盂切迹为E点,肩胛下角最低点为F点。研究参数:A点厚度;AB、AC、AD距离;∠A(AB连线与AC连线的夹角);∠ACF在矢状面的度数;∠ACF在冠状面的度数。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48%,冠状面∠A(93.76±7.69)°;山峰型47%,冠状面∠A(86.69±6.23)°;烟囱型5%,冠状面∠A(85.33±7.10)°。其中,山丘型及烟囱型A点均较山峰型薄(P<0.05);在AB、AC、AD、∠A、∠ACF(冠状面)中,山丘型与山峰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AD、∠A中,山丘型与烟囱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T重建下肩胛上角分为3型:山丘型、山峰型、烟囱型;不同的肩胛上角分型可能对颈肩痛及肩胛提肌综合症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解剖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对患侧肩胛骨进行CT平扫的319名患者(左肩179例,右肩140例),进而对患侧肩胛骨三维重建形态并分型。假设肩胛冈内侧端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A点,冈盂切迹与肩胛冈上缘的交点为B点,冈盂切迹为C点,肩峰内侧缘为D点,肩峰外侧缘为E点,AB的内1/3点为F ,AC的内1/3点为G,AB的外1/3点为H,AC的外1/3点为I,FG的中点为J,HI的中点为K,BC的中点为L。研究参数:AB、AC、AD、AE、BC、HI、FG的距离;B、H、F、L、K、J、E、I、G的厚度。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冈形态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AE、BC、AC以及AD的长度大梭型、木棒型和粗杆型长于小梭型,S型和细杆型 (P<0.05)。AB的长度大梭型长于木棒型和细杆型 (P<0.05)。FG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小梭型 (P<0.05)。HI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其他所有类型 (P<0.05)。B、C、H、K、I、F、J以及G的厚度,大梭型以及粗杆型厚于细杆型以及小梭型 (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下肩胛冈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不同的肩胛冈形态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内固定以及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SS)解剖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科180例肩胛冈(左右各90例)进行数据测量,包括肩胛冈的形状、肩胛冈长(肩胛冈内侧缘至肩峰端外侧边界的直线距离)、肩胛冈中部宽(中部最低点至上缘最小距离)、基底长度、冈中隆凸宽度和冈中隆凸厚度、以及相关解剖点等。 结果 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肩胛冈长(128.31±8.59)mm,基底长度为(80.35±6.70)mm,肩胛冈中部宽(9.69±2.48)mm,冈中隆凸厚度为(8.98±2.68)mm,冈中隆凸高度为(13.48±2.92)mm;左右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对肩胛冈解剖形态学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提供精准的解剖数据,为骨科医生在制定术前计划和内固定器械种类、尺寸、厚度、手术入路选择等提供参考,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切迹解剖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300例因肩部疾病就诊患者的肩胛骨,通过CT三维技术重建肩胛骨图像,并进行肩胛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几何数据测量。 结果 我们将收集的肩胛切迹分为5种类型,√-形称为Ⅰ型共138例,约占46%;U-形称为Ⅱ型共125例约占41.7%;Ⅴ-形称为Ⅲ型,共20例,约占6.7%;O-形称为Ⅳ型,共10例约占3.3%;Ω-形称为Ⅴ型,共7例约占2.3%(另外,发现W-形、双O-形各1例,因数量较少暂未纳入分型);左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5.58±1.42、10.22±3.24)mm,右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6.02±1.87、10.81±3.35)mm,左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Ⅱ型的切迹宽度较其他3种类型宽度更宽,分别为(12.46±3.20、9.95±2.68)mm,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不同类型中肩胛切迹最低点到肩胛冈基底部的垂直距离长度有所不同,其中Ⅰ型最短的为(12.52±2.56)mm,Ⅲ型最长的为(14.48±4.29)mm,Ⅰ型和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切迹分为5型,分别为√-形、U-形、Ⅴ-形、O-形、Ω-形。其中Ⅴ-形和O-形发生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几率较大,而√-形及U-形的卡压几率则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的肩胛骨关节盂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搜集290例关节盂三维重建影像资料,观察关节盂形态特点,测量关节盂上下径、前后径及关节盂窝深度,关节盂倾斜角、扭转角的度数。 结果 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肩胛骨关节盂大致有4种类型:引号型56.90%(165例)、椭圆型22.41%(65例)、水滴型17.59%(51例)、葫芦型3.10%(9例)。椭圆型的关节盂上下径、盂窝深度及关节盂倾斜角、扭转角与引号型、水滴型及葫芦型有统计学差异;水滴型的关节盂倾斜角大于引号型;葫芦型的关节盂上下径小于引号型及水滴型;椭圆型及水滴型的关节盂前后径长于引号型及葫芦型;引号型的关节盂前后径长于葫芦型;引号型的关节盂窝深度小于水滴型及葫芦型;关节盂上下径、前后径、关节盂窝深度、关节盂倾斜角,不同性别有统计学差异,以上差异均P<0.05。 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肩胛骨关节盂可分为4个类型,以引号型为主,葫芦型少见,其形态学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下的肩胛下角形态学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290个肩胛骨三维重建影像资料,g是肩胛下角,n是盂下结节,m是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k是肩胛上角,r是肩胛冈盂切迹,h是g点到mr垂线的交点,观察肩胛下角形态学特点,并测量相关数据。测量g点最厚部分,gn、gm、gh的长度,∠ngm、∠gmk(肩胛骨在冠状面上的投影)、∠gmk’(肩胛骨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度数。 结果 CT 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肩胛下角大体有3种类型:副角型 (175,60.34%)、U型(81,27.93%)和V型(34,11.73%),此外,副角型的g点最厚部分及gn与V型差异有显著性 (P<0.05);在gm上,副角型比U型和V型长(P<0.05);在gh上,V型比副角型和U型短(P<0.05);在∠gmk’上,副角型比U型大(P<0.05)。双侧肩胛下角在∠ngm上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基于 CT 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下角分为3种类型,以副角型为主,V型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四川省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80例成年人肩胛骨CT平扫及三维重建数据,对肩胛冈进行解剖形态学分探讨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测量内容包括肩胛冈周围结构的7个距离和9个点的厚度。 结果 CT三维重建下肩胛冈共分为5型(细薄型、木棒型、粗厚型、梭型、S型)。其中,细薄型14个,占14.64%;木棒型63个,占22.50%;粗厚型78个,占27.86%;梭型89个,占31.79%;S型9个,占3.21%。细薄型的B厚度(9.36±3.61)mm,明显薄于另外4型(P<0.05);粗厚型的AC(84.36±6.00)mm、AD(118.79±9.15)mm,长于其他4型; 在F厚度(11.01±2.13)mm、H厚度(12.02±1.68)mm、Ⅰ厚度(11.77±2.35)mm、K厚度(9.43±0.97)mm上为5型中最厚。梭型的BC长度(16.66±9.97)mm最短、K厚度(4.45±1.58)mm为除细薄型外最薄(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下肩胛冈共分为5型(细薄型、木棒型、粗厚型、梭型、S型),其中,梭型最多,S型最少;粗厚型肩胛冈骨量最丰富,为优质的自体骨移植来源,也可作为较好的内置物固定位置;相反,细薄型肩胛冈骨量最少,内固定强度相对较差。不同肩胛冈分型对其相关的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人体肩胛骨喙突的形态学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选取500例肩伤患者,并最终筛选出300例作为受试者,包含右肩159例,左肩141例,收集受试者的肩胛骨CT扫描图像以及三维重建结果。观察受试者喙突CT扫描图像的基本形态特征,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喙突尖端的最长水平距离以及其中点的厚度(cd, pp’),喙突肩胛骨上部到基底部的距离以及其中点厚度(mn, kk’),喙突尖端顶点到喙突基底部端点的距离(ab),喙突折返部的最长水平距离(ef),以及as的距离(点s是点a向mn做垂线的交点),hj的距离(点h、j分别是是喙突基底部与折返部重合的内外交点)和ik的距离(点i是点k向mn做垂线与喙突折返部的交点)。结果 根据其喙突的基本形态特点将其分成5种类型,包括花生型占29.7%,短棒型占27.4%,瓜子型占12.6%,长棒型占17.0%,楔型占13.3%。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左侧的距离ef与距离hj均大于右侧,P<0.05。各型比较距离cd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瓜子型在点p厚度pp’、距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肩胛骨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喙突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为临床上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因病情需要对肩胛骨行CT三维重建的256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并测量喙突相关解剖学数据,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统计了256例喙突三维重建模型的解剖学数据,测得喙突尖部的宽度为(14.31±2.71)mm,尖部的厚度为(8.79±1.44)mm,折返部的宽度为(22.87±2.82)mm,折返部的厚度为(14.68±2.39)mm,基底部的宽度为(26.29±3.05)mm,基底部的厚度为(10.71±3.01)mm,尖部到折返部的长度为(40.49±4.10)mm,折返部到基底部的长度为(19.36±2.35)mm。且在左右对比中发现,喙突尖厚度、折返部宽度、折返部到基底部长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而喙突的其他解剖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到喙突的解剖学结构,提供喙突解剖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肩胛骨上角区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肩胛骨上角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6具32侧成人尸标本上对肩胛骨上角区的肌肉附着、神经走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详细观测。结果:斜方肌位于肩胛骨上角处深面筋膜增厚变白,增厚筋膜平均面积为4cm×2cm。其中有滑囊出现率12.5%(4/32),副神经位于增厚筋膜内的出现率78.12%(25/32)。副神经距肩胛骨上角最近距离为(2.0±0.6)cm。肩胛背神经主干与肩胛提肌交点距肩胛骨上角距离为(1.25±0.32)cm。结论:肩胛骨上角复杂肌肉附着及神经走行于肩胛骨上角附近时易造成卡压是肩背痛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以踝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为理论依据,利用踝关节的CT图像作为二维数据源,通过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模型,然后使用3-matic对三维模型的网格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经过优化后的踝关节三维模型在结构上与人体真实的踝关节结构并无明显的差异,精确程度满足要求,对于患者病情的分析及治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In the classic model of the arrector pili (AP) muscle, each hair follicle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AP muscle. Recently, new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serial histological cross-sectional ima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firm the morphology of the AP muscle in relation to the follicular unit (FU) using 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of serially sectioned images. Skin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arietal region of the scalp, and processed using routine histological procedures. The serially sectioned slides were stained with Masson's trichrome. All the hairs and hair follicles of the FU exhibited some degree of slanting, with the single AP muscle slant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distal portion of the AP muscle was divided into branches, as in a bronchial tree. There was branching in the single AP muscle present in the FU, and it was inserted into all the hair follicles of the FU either tightly or loosely. We suggest that the classic anatomy of the AP muscle must be modified with this new model, now confirmed by computer-based 3D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