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英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573-8573
在临床上弹力绷带常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伤口加压包扎或一些需暂加压包扎的伤口;而一般的术后伤口并不常用;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包皮手术后,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伤口敷料往往不宜固定,也因男性排尿的原因,包扎不妥的话,极易造成敷料脱落或污染(小儿患者尤其如此)。笔者利用了强力绷带的特性,有弹力、自粘等可很好的解决了包皮术后敷料难固定的问题,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时间。方法:选择我院35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两组在术后行徒手压迫止血20min后,应用弹力绷带8字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绷带;对照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12h、支架植入术后24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渗血、血肿、皮下淤斑、假性血管瘤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冠脉造影术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弹力绷带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藻酸钙敷料对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208例,按置入PICC顺序号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 PICC置入成功后,对照组使用无菌纱布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3M透明敷料,并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4h。观察组使用藻酸钙敷料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3M透明敷料,无需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入PICC 48 h末穿刺点出血程度、72 h末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 48 h 末穿刺点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Z=8.796,P=0.000);观察组置入 PICC 72 h末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4.540, P=0.000)。结论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处使用藻酸钙敷料止血,无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止血效果好,有效促进穿刺点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肢应用自粘型弹力绑带包扎,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膝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及程度、膝关节伸屈功能、疼痛程度。方法:髌骨骨折患者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采用自粘型弹力绷带包扎,57例)与对照组(采用普通绷带包扎,66例),并于术后第2、7、14、35天分阶段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膝关节腔积液、膝关节活动度、疼痛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关节腔积液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AK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早期(2 d及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髌骨骨折病人术后患肢应用弹力绷带包扎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弹力背心在乳腺肿物切除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院时间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实施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术后给予弹力背心加压包扎,术后24 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伤口使用弹力背心加压包扎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弹力粘贴绷带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效果的观察。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介入科行起搏器植入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在肩背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排尿困难、入睡困难等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包扎压迫取代沙袋,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韩继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366-3367
目的探讨自粘弹性绷带应用于儿童包皮环切除术后伤口包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报批换切除术的患儿5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0例。两组患儿术后均用红霉素软膏和无菌纱布覆盖伤口,观察组采用自粘弹性绷带固定,对照组选用医用胶布固定。随诊1w,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伤口固定时间、临床疗效、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伤口固定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儿伤口渗血,伤口疼痛等临床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自粘弹性绷带应用于儿童包皮环切术后伤口包扎,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少,避免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家长满意率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两种外加压固定方法对PICC导管渗血、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22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采用医用纱布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1周后置管部位渗血、静脉炎及PICC脱管的发生情况。结果:医用纱布绷带组导管渗血、静脉炎、脱管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纱布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在减轻PICC置管后置管部位渗血,减少静脉炎及脱管方面优于自粘性弹力绷带外加压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纽扣式压脉带联合弹力绷带在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方案。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随机选取本科室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20年1月血小板低下并置入PICC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弹力绷带环绕加压止血;观察组在贴膜外穿刺点处先用纽扣式压脉带压迫,然后再联合弹力绷带环绕固定止血。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术后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纽扣式压脉带联合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的方法可明显降低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渗血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临床血小板低下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痔瘘患者术后应用白黏弹性绷带在增加舒适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科住院行痔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毕两组总者均常规肛门内予生理盐水棉球填塞,肛门外予塔形纱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自黏弹性绷带固定.对照组采用氧化锌胶布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量以及局部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对局部皮肤的不良刺激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瘘患者术后采用自黏弹性绷带可减少出血量,减轻对患者局部皮肤的刺激,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2种常用的加压包扎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术后穿刺局部的负性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加压包扎法来减少穿刺局部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所有入选患者TRI术后均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按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0例。 A组采用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B组采用一次性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加压包扎法。分别观察两组加压包扎法穿刺处出血发生率、穿刺处皮下血肿发生率、穿刺处周围皮肤压力伤及穿刺处疼痛程度。结果2种加压包扎法在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方面P值>0.05,无差异;穿刺处皮下血肿发生率一致,无差异;与A组相比较,B组穿刺处周围皮肤发红、瘀斑和水疱发生率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05、<0.025、<0.005,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较,B组无痛及轻微疼痛发生率降低,但中等疼痛和强烈疼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值分别为<0.005、<0.005、>0.05、>0.1。结论一次性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加压包扎法对穿刺局部的负性影响小于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 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 h后拆除绷带。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 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粘弹性绷带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保留时间的延长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美敷固定后加用自粘弹性绷带,对照组按常规用美敷固定,观察两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美敷加自粘弹性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实用,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大面积创面植皮中封闭创面、减少渗出、避免难愈性伤口的出现是治疗中的关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可以提高植皮成功率。目的:观察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对于60例大面积创面植皮的患者采取志愿选择的方式,分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合成敷料组及常规加压包扎组。敷料组患者清创邮票植皮后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敷料覆盖,其外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负压装置,或直接常规敷料加压包扎。常规敷料包扎组植皮后采用消毒油纱覆盖植皮创面、敷料加压包扎。植皮后1周创面的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结果与结论:采用负压引流能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高于合成敷料组(P<0.05),显著高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提高封闭负压引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玉梅 《全科护理》2012,10(15):1350-1351
[目的]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两种不同包扎方法的护理对创面出血的影响。[方法]将30例膝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患侧自踝骨至大腿中上1/3处整体包扎,对照组采用单纯膝关节局部包扎止血,分别自术后开始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整体包扎15例,平均出血量320mL±22mL;对照组局部包扎15例,平均出血量560mL±46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包扎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创面出血有显著的止血和减轻疼痛作用,能明显减少镇痛剂使用量,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7.
背景:大面积创面植皮中封闭创面、减少渗出、避免难愈性伤口的出现是治疗中的关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可以提高植皮成功率。目的:观察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对于60例大面积创面植皮的患者采取志愿选择的方式,分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合成敷料组及常规加压包扎组。敷料组患者清创邮票植皮后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敷料覆盖,其外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负压装置,或直接常规敷料加压包扎。常规敷料包扎组植皮后采用消毒油纱覆盖植皮创面、敷料加压包扎。植皮后1周创面的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结果与结论:采用负压引流能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高于合成敷料组(P〈0.05),显著高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提高封闭负压引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优拓SSD)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换药的疗效。方法将864例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在常规消毒后,观察组用优拓SSD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伤1:3清创后次日第1次换药时是否创面粘连、有无疼痛、出血及伤口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敷料时无创面粘连发生、发生疼痛39例、出血22例,对照组发生创面粘连231例、疼痛294例、出血160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65.75,384.28,160.61;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为(4.2±0.8)次,对照组为(8.3±1.5)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9.0,P〈0.01)。结论优拓SSD属高保护敷料,具有不粘创面、换药无疼痛及出血、加速创面愈合等优点,疗效优于凡士林油纱。  相似文献   

19.
背景:皮肤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多采用自体皮肤移植,需要健康供皮区且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组织工程皮肤的成功构建并应用于临床,标志着皮肤缺损治疗的重大突破。目的:通过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分析手术方法与愈合率的关系,为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组织病理学教研室,组织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3-10/2004-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工程实验中心完成。选用2.5~3月龄健康清洁级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组织工程全层组、组织工程真皮 自体表皮组、自体移植组,2只/。每只猪制作8个直径50mm的圆形皮肤缺损创面,16个创组面/组,共48个创面。方法:①制备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和组织工程真皮。②组织工程全层组:沿画线自脂肪层切除全厚皮肤,彻底止血,以湿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备用,此时取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并于组织工程皮肤上均匀打引流孔以利引流,用生理盐水冲去组织工程皮肤表面的培养液,使表皮层向上平铺于创面上,注意与创面间不能产生气泡。其上分别覆盖单层油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无菌干纱布、弹性海绵垫,每层厚度约为3~5mm,常规打包包扎,最后再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③组织工程真皮 自体表皮组:以同样方法切除全厚皮肤,将取下的皮肤用取皮鼓反取厚约0.1~0.2mm的刃厚表皮泡于生理盐水中备用。以同样方法取出处理组织工程真皮后覆盖于创面上,即刻覆盖自体刃厚表皮。其余处理同组织工程全层组。④自体移植组:切除全厚皮肤并去除脂肪组织后,回植于自体创面,覆盖各层敷料,加压包扎。⑤每次换药打开创面时,移植皮肤无感染、坏死、脱落且直径不小于3mm即为成活,否则即为失败。于术后4周统计各组创面成活率。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周各组移植皮肤成活情况。结果:术后4周时,组织工程全层组移植皮肤成活率75%,组织工程真皮 自体表皮组移植皮肤成活率87%,自体移植组移植皮肤成活率94%,3组比较基本相似(χ2=2.34,P>0.05)。结论: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与自体表皮移植接近,证明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创面应用脱细胞生物敷料的效果.方法:将脱细胞生物敷料用于106例烧伤患者150个创面.供皮区创面84个,浅Ⅱ度创面30个,深Ⅱ度创面16个,Ⅲ度创面10个,自体植皮间隙创面5个,后期残余小创面5个.分别在手术取皮后、清创后、植皮间隙后立即用脱细胞生物敷料覆盖干纱布包扎.结果:在150个不同类型创面中,未黏附4个(2.67%)均为Ⅲ度创面,感染2个(1.3%)均为后期残余小创面,渗出物显著积聚而需更换4个(2.67%)均为深Ⅱ度创面.其他刨面黏附好,无感染,渗血少,疼痛明显减轻.结论:脱细胞生物敷料用于供皮区创面、浅Ⅱ度及深Ⅱ度新鲜创面、自体植皮间隙创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