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在临床用药中,经常出现银花连翘、附子干姜、天冬麦冬、苍术白术、三棱莪术、昆布海藻等两药组成药对使用,以取的更好的疗效。如果因某种原因发生用药缺味时,往往将组成药对的中药互为代替,使人误认为凡属组成药对的中药皆可互代,其实不然,有些药对可互为代用,...  相似文献   

2.
昝树杰  王凯  李霖  杨丰文  江丰  张晗  张伯礼 《中医杂志》2023,(17):1729-1733
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其配伍理论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和方剂组成的核心内涵。同时,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药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治疗疾病的特色优势。梳理并总结出“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思想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配伍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以期为药对的临床使用和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药性专长”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药性专长”浅识吴文博,李大庆(石家庄市中医院05005)中药的性能与其它事物一样,也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选择、有毒无毒等,可称为中药的一般性能;一味药区别于它味药的性能,可称为中药的特殊性能。中药的特殊性能,在临床...  相似文献   

4.
陈家琪  包丹丹  张悦  岳天祥  张钶  李范珠  朴寄纲 《中草药》2022,53(11):3518-3530
附子-大黄为典型的寒热药对,首见于《金匮要略》之大黄附子汤,二药配伍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中药配伍理论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配伍关系,通过综述近年来关于其配伍的研究,从其配伍后毒性及有效成分体外含量、体内代谢变化,药效变化和治疗阳虚类疾病的应用等方面具体阐释了附子-大黄药对减毒增效的内在配伍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总结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应用附子-大黄药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药对与中药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药对在中药学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认为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的学习和记忆;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药药代学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热门话题。其研究对于阐明中药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使中药真正走向世界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中药的药代学的研究报道非常多,内容涉及多方面。本文针对近几年来中药领域非临床药代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检测手段和新的思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药代谢酶研究方法及中药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中药对肝药酶影响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中药对肝药酶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通过综述发现,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研究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方法在不断更新,研究在不断深入,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也突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深入研究中药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有利于中药基础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临床上中药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应该更加重视代谢性相互作用,可优化中药的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271首治疗糖尿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鲁  周晓芳  付超  王倩 《新中医》2004,36(11):40-4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271首,建立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以及对临床典型症状治疗的用药特点。结果:在所使用的221种中药中,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以益气养阴清热为主,佐以祛瘀;常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药新药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意义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统中医理论与传统经验,深入对中药在人体内作用规律的研究,是中药临床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甚少,缺乏药物在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资料,使在临床治疗中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合理的应用屡有发生。因而加强中药药筏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中药制剂成份复杂,临床治疗又以复方应用为主,因此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研究的主这上有较多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已逐渐成为中医药理论研究的热点。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可分为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两个阶段、已有的中药复方药动学以实验动物药物动力学研究为主,着力于研究中药药理、新药开发、质量控制、安全有效等主要问题,建立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检测方法、药理效应法、效量半衰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中药本身特点的科学的中药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规程,为临床药物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则刚刚起步。在实验动物药动学研究的基础上,临床药动学直接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学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也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授课目的旨在促进医学生、药学生对中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减少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归纳比较、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等,进而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以期提高中药治疗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植星  李寅超  黄芳华 《中草药》2023,54(21):6933-6939
中药复方制剂新药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理论特色和人用经验的中药创新药。近年来,在中药创新药临床试验(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申请中,中药复方制剂占大部分。非临床研究对于中药创新药IND申请的获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制剂IND申请之前需根据品种的特点和临床定位,完成必要的药效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根据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结合品种的特点和人用经验,综合评估品种初步的获益-风险和潜在的临床价值。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中药复方制剂IND申请中的非临床研究关注点,以及通过获益-风险评估对品种能否进入临床试验进行的决策考虑,以期为中药研发和注册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引经药”与“药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喜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43-1143
中药“药引”为中医处方的辅佐药。中医处方中加入“药引”后其药力可直迭病变部位,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引经药”也称使药,是组成中医处方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中药疗效,简要总结了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简称中药)被称为中国的国药,长久以来,人们对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临证一得     
虫类中药药性峻猛,可活血破瘀、搜经剔络。对于痰瘀胶结积久而成之顽症沉疴,一般药物实难中病,非虫类之属难承其任。临证时,若将虫类中药合理配合应用,往往可提高疗效。现将临床常用的有效之虫类药对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经炮制后,其性味、功能及药理作用均会发生变化。补益药为临床常用中药,可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增强机体活动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现将中药炮制对常用几种补益药的影响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骆剑蛟  刘亚茹 《光明中医》2014,(10):2220-2221
研究中药制剂,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可有效促进中医药行业向前发展。对中药调剂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环节主要包括:辨识中药技术、炮制中药技术、审核处方技术、应付处方技术、交待发药技术、煎煮中药技术、供应中药技术、采购中药技术、管理中药技术、贮存中药技术等,通过构建上述中药调剂系统关节技术体系,不仅促进临床调剂趋于有效化及合理化,还可完善临床对于中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中药保鲜的意义和鲜药应用临床的独特疗效,以及中药的保鲜方法和贮藏技术。认为中药保鲜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各乡村医院或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使中药鲜药在临床真正发挥作用;应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取鲜药中的有效成分,制成容易保存、运输和安全应用的剂型,将草药发展成为制剂,解决鲜药使用上的不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阴道冲洗及给药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56例阴道炎患者应用中药阴道冲洗加阴道给药.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7%.结论:中药外用可有效治疗各种阴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