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宋华隆 《开卷有益》2023,(11):42-43
<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么介绍小雪节气:“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也。”就是说,天气寒冷,降水的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是,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一、小雪三候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相似文献   

2.
炳言 《大家健康》2012,(6):15-15
40岁的郭先生最近突然感到食欲下降、尿黄、乏力,到医院,医生怀疑他患有肝病,抽血化验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升高,又检查了乙肝“二对半”,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他理所当然地被诊断为“乙肝”。  相似文献   

3.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8):46-48
“聚集乙肝”会议热点:争鸣与共识2006年8月26~27日,由中华传染病杂志主办的“聚焦乙肝”会议上,几位国内专家以“辩论”的方式分别阐述了对目前乙肝治疗领域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通过“辩论”这种形式,旨在启发大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4.
谢娜 《肝博士》2008,(2):63-64
看了前面的报道,深感目前因对于乙肝的无知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由于某些医疗单位和医生的误导和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灌输人们的多是不够正确乃至完全错误的东西,以至全社会普遍缺乏乙肝防治的正确知识。并由这种“无知”引发“歧视”甚至“悲剧”。已影响部分家庭的和谐,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强乙肝正确防治的科普知识宣传至关重要,也非常迫切。 卫生部2006年9月6日颁发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要点》(下面称要点)正确回答了怎样科学防治乙肝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点》指出,“乙肝在我国流行广泛,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要点》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乙肝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包括知名人士的力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地宣传工作,确保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这个《要点》是卫生部组织专家根据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实际工作的需要而编写的。现将《要点》解读如下,以供大家参考,愿大家从中受益,消除误解.重建和谐。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农民。原籍河南省南阳市,现在本市打工。因持续不规则发热3个月余,伴乏力、纳差、心烦急躁、双肩关节疼痛,于2001年12月5日入住本科。患者1998年曾患“乙肝”至今未愈。1998年8月因低热、乏力、纳差、恶心、厌油,到本市某职工医院就诊。经化验乙肝“五项”、肝功能,结果为“大三阳”、肝功能异常,按“乙型肝炎”进行治疗。随后,患者又去山西省某乙肝研究所求治,诊断为“乙型肝炎”,嘱其服用中药半年,热退,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000年1月到山西省某乙肝研究所复查,乙肝五项仍为…  相似文献   

6.
在ELISA测定乙肝“二对半”中,通过推算出因素值和相当浓度值并编制试验程序,巧妙地应用Σ960型全自动酶标仪测定乙肝“二对半”,并直接打印出以“1”为阴阳性界限值的判断结果(阳性值或阴性值),满足了临床治疗乙肝的疗效观察。认为该法操作简便,不需标准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但是很多患者误以为“大三阳”的致癌率高于“小三阳”。在广东省肝脏病学会3月6日举办的国内病毒性肝炎研究临床应用推介会上,专家表示,研究表明“小三阳”致癌人数多于“大三阳”。专家呼吁重视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小三阳”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博士》2005,(4):68-68
人民网报道 “高科技”、“治疗乙肝重大突破”……一些不法游医为牟取非法钱财,经常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诈骗。昨日,河南省卫生厅下发文件通知,决定从即日起至2005年7月31日在全省开展对“基因疗法治疗乙肝”专项整顿。  相似文献   

9.
曹艳平 《肝博士》2017,(1):43-43
一直以来,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乙肝患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项目检测已经被普遍接受。“乙肝两对半”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区分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正常人群强化乙肝疫苗接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北晚 《肝博士》2008,(4):46-50
目前全世界共有5亿人感染了乙肝或丙肝,这意味着每12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乙肝或丙肝携带者。28岁的女孩甘楠(化名)就是那“第12个”。她是一位乙肝携带者,即所谓的“大三阳”,这是一个被她隐瞒了近20年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健康 《肝博士》2008,(2):31-32
为了更好地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传播与发生,应动员所有未感染乙肝的人群,特别是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家庭成员)等高危人群接受免疫。只要人们掌握了预防乙肝的最新知识,积极采取措施,完全可以打造出更有效的乙肝“病毒防火墙”。  相似文献   

12.
黎蘅 《肝博士》2011,(5):18-18
提起乙肝治疗,很多人认为这是件没完没了的事,觉得“一旦扣上乙肝的帽子,终身都甩不掉”。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不可否认,社会上的确存在着“乙肝歧视”现象。一些人听说谁感染了乙肝病毒时,先是感到惊讶,而后便产生“可别把病毒传染给我”的担心。因此,他们视乙肝病人为瘟疫,惟恐躲避不及殃及自己。其实,乙肝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乙肝歧视”现象的产生与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乙肝“大三阳”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认识乙肝“大三阳”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石河子大学开展更加适应在校学生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满足学生乙肝知识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需求,对石河子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提出了应以“一线、两面、三方、四点、五部门”的模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肝博士》2005,(3):62-62
作为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青岛市立医院即将在岛城公开招募“乙肝志愿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据悉,这在岛城尚属首次。这次用来做研究的新药“阿德福韦酯”已在美国成功通过了临床实验,而对照药“贺普丁”更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乙肝药物。  相似文献   

16.
王振坤 《肝博士》2013,(1):36-39
武女士的遗憾 家住某县的武女士,是一名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带毒者),结婚5年一直不敢要孩子,怕生一个“乙肝宝宝”。后来听说有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办法,她也上网查过,就去县医院找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她,  相似文献   

17.
王振坤 《肝博士》2012,(4):31-34
女人与乙肝?对了,今天我就说说这个有趣的问题。真的,女人乙肝与男性乙肝比较的确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尽管没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但我说出来后您会感觉到“挺有道理”的,颇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呢。  相似文献   

18.
从医疗技术层面分析"乙肝歧视"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占我国总人口近1/10的群体受到“乙肝歧视”,已经时正常的社会发展构成危害。本文从医疗技术层面分析了“乙肝歧视”问题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途径的理论单一性与事实上的多元化是主要原因,疫苗的推广仍不能完全阻断乙肝传播和感染HBV后预后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人们的担忧。由于抗HBV治疗进展缓慢和护肝治疗无大的突破,人们时可能发生的HBV感染更多地采取了躲避的方式,客观上促进了“乙肝歧视”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智 《肝博士》2005,(4):54-55
在乙肝的几条传染途径中.母婴之间的传播已经成为婴幼儿感染上乙肝的重要途径,令众多的乙肝夫妇谈“乙肝”色变。但是只要不是急性传染期患者或者合并有严重并发症,在经过产前积极预防,以及产后对婴儿疫苗强化注射、细心呵护.都可以使乙肝孕妇得到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肝脏病变。其病理特点是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灶性炎症及肝细胞变性、坏死等。此与中医的湿热为患有一定的联系。近代研究表明,中药清热利湿类药物有解除肝内瘀胆,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作用。办证明了慢乙肝与湿邪相关。因此在治疗中常须以化湿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分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就慢乙肝与湿邪的关系及利湿法在慢乙肝治疗中的灵活运用等,略抒浅见。l湿与坦乙肝慢乙肝属中医之“黄疽”、“胁痛”、’‘症积”等病范畴。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胆、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