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明娜  汪君燕  林懿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97-3498
近年我院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舟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需院内转运的1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86例,女74例;年龄(44.5±7.5)岁;B超、CT、胃镜等检查74例,住院86例.并随机选择2010年6月前急诊科收治的需院内转运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85例,女75例;年龄(44.7±7.2)岁;B超、CT、胃镜等检查77例,住院8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51-853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进行风险管理,旨再造急诊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流程,以降低转运风险,提高交接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干预;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办法。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观察组接受科室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对照组中发生医疗纠纷4件,占2%,观察组无医疗纠纷事件。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进行流程再造,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提高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以传统方式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1355例,设为对照组;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转运的危重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共完成转运14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意外发生率为14.4%,观察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进行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可达到严密衔接的护理过程,保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范了护理流程和提高了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经过初步救治处理,常需接受进一步系统的检查和住院治疗,院内转运成为患者能否获得连续安全救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曾出现过转运工具如平板车车轮在途中滑掉,轮椅轮轧不工作,转运床腿螺丝松动,造成患者颠簸。转运环节上如电梯联系不到位,相关科室抢救设备、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转运途中抢救设备及用物配置不齐,参与转运患者的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差,没有果断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诸多因素给患者带来了不同层面的不安全隐患,易造成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危重患者653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351例,设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30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和科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8.28%,接收科室满意率93.72%;对照组意外发生率40.74%,接收科室满意率62.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抢救不可间断的过程,如不引起高度重视,不仅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据报道,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病死率比平常高9.6%[1]。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与伤残率有极大的意义。笔者分析2012年1-12月我院146例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7.
医院急诊科是危重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对患者明确诊断及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抢救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在检查、治疗及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病情变化或操作不当引起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作者总结回顾了本院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方面的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的监护及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的交接等几方面介绍了安全、顺利转运ICU危重患者的方法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琦 《哈尔滨医药》2012,32(2):150-150
分析253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探讨安全转运措施.只有充分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加强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9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50例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模式),抽取2019年4—12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60例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平车常规护送),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应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完善转运前预处理、加强转运中观察及处理、运送后的护理。结果 112例惠者转运观察组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1.75%)、护理纠纷0例(0)、转运时间(10.22±3.56)m迅患者家属满意110例(96.49%)、相关接受科室满意112例(98.25%)。结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及转运途中'的各项工作、良好沟通是保证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卢书梅 《上海医药》2017,(22):32-34
目的:研究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转运期间接收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转运不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93.15±2.18)分,患者满意度为(91.42±2.24)分,对照组分别为(72.56±2.48)分和(78.15±3.4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不当发生率为3.57%(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5/28,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转运不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韩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46-247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流程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急救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本院一年来收治的253例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回顾性分析总结转运护理措施,研究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结果通过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护理,工作后及时反馈的情况并不断修改完善,总结出符合本院情况的转运护理模式,患者的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结论明确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实施全面的转运救护计划,对抢救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过初期急救复苏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需转运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甚至转手术室急诊手术,转运过程虽然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但病情可突然变化,如发生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因此,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发生并记录在案的转运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整理统计,归类总结。结果2008年急诊科必须通过转运完成共427例,转运发生安全隐患的共34例次,护理意外10例(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7例、各种管道滑脱2例、坠床1例);转运途中心搏呼吸骤停3例、休克2例、脑疝1例、窒息1例;护送人员不知病情4例、转运处理不当6例、相关科室运前未接通知6例、送错科室1例。结论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应针对风险因素建立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定期持续培训;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转运前应设计最佳路线;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转运前准备和预处理;正确实施转运;做好交接管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科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因素,寻找提高院内转运安全的措施。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本科收治的51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本科收治的57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执行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转运设备并熟练掌握,正确全面评估病情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收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转运方式及增加转运设备有利于提高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玲  罗忠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63-1564
急诊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在院内进行转运,转运时间虽然短暂,但因患者病情复杂、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等原因,在转运过程中护理风险始终存在,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如何应对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成为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诊科是急危重患者暂时滞留的区域,危重患者经初步抢救、复苏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进行院内转运,虽然院内转运患者时间短暂,但转运风险始终存在。因此,如何将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组回顾分析近2年来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通过回顾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429例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情况,了解针对安全转运的系列措施产生的效果。结果 426例患者得到了安全转运,1例途中复苏成功,2例手术室死亡。结论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转运前的正确评估,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