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观念都认为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中风患者大都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针灸治疗 ,从目前的临床实际看 ,中风后遗症患者占针灸科就诊人数的相当大比重 ,这是不争之实。但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与普及 ,“大脑细胞功能重组”、“轻肌力增强重正常运动模式”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与接受 ,新旧观念的交替与磨合 ,突出表现在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的质疑。中西医二者在本病认识上的差异 ,引发了这种疑问 ,而这种疑问的存在 ,势将对针灸治疗本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1 疾…  相似文献   

2.
3.
<正> 脑卒中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疾病,是当代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我们在500余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中药为主,配合针灸、推拿、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遇到了与治疗息息相关的不少问题,可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一、病因学上的内风、外风之争中风病因属外风入中或内风所为?还是二者兼有之?历代医家一直争论不休。《内经》称本病为“仆击”,“偏枯”,而有关“厥”的记载与本病尤为相似。《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载:“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通评虚实论》载:“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不仅认识到本病病因与饮食、情志、气血内虚等因素有关,而且指出其病机为气血逆乱。相反,《内经》所论诸风,多指外受风邪,故无神昏等证。如《素问·风论》载:“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金匮  相似文献   

5.
抢救出血性中风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关于腧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忻洙 《中国针灸》1998,18(7):427-428
对目前针灸学中存在的关于腧穴的概念、分类和阿是穴三个问题进行了文献上的考证 ,提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腧穴分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但内涵应有所变动。即将目前所称的特定穴纳入经穴 ;耳穴、头穴等归属经外奇穴 ;阿是穴则是一种随病 (症 )消长的临时性腧穴 ,并对其涵义、定位和应用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党和国家已把教育改革提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对此,我们怎样理解,怎样实行,笔者提出如下观点,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兴 《新中医》1991,23(8):6-7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属祖国医学温病的范畴,这已成定论。而就其病因病机论述较多,莫衷一是,笔者就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敬请同道斧正。一、关于病因的探讨出血热的病因,有认为是温疫热毒,是否为“疫”?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体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人体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993年12月10日)钱学森编者按1993年12月10日下午,张震寰、陈信、林书煌、刘慧宜等四位同志看望钱学森同志,钱学森同志向他们畅谈了关于人体科学的几个问题。这次谈话,由刘慧宜同志和涂元季同志按录音整理。本刊特予刊载...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医也越来越受到国外有识之士的重视,各种有关中医的外文著作,词典不断应运而生,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这些书籍虽有特色,但在名词术语具体翻译时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①同一个词,有多种译法;②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字)只采用单一的译法;③看似一般实则深奥的词只采用简单英语词汇对应翻译。怎样把我国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更好地译成外文,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它,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良好的外语水平和具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泄泻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痛泻的成因不囿于食积胃肠和肝脾不调两个方面 ,凡肠道积滞不畅而腹泻者 ,皆可出现痛泻 ,而且泻后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五更泄不独见于肾阳虚 ,肝郁乘脾、酒积伤食等也可泻在五更。湿是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 ,淡渗法是治疗腹泻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车前子、茯苓是利小便而实大便最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刘家义  王时灿 《中医杂志》2002,43(5):388-389
认为痛泻的成因不囿于食积胃肠和肝脾不调两个方面,凡肠道积滞不畅而腹泻者,皆可出现痛泻,而且泻后腹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五更泄不独见于肾阳虚,肝郁乘脾、酒积伤食等也可泄在五更;湿是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淡渗法是治疗腹泻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车前子、茯苓是利小便实大便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针刺的得气,是针刺临床实践中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古代针灸家对此都悉心研讨,但多囿于临床体会和理论探索。近年来,由于针灸医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针灸得气的问题,也开始作实验性研究,试图揭示其本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它并不妨碍对原有认识的讨论。兹略抒管见,以便就正于同道。一、关于得气的含义得气一词,《内经》多处出现。原意约有两种含义:(1)针灸术语。《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  相似文献   

14.
关于历节病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节病一名始见于《金匮要略》一书。张仲景在《内经》痹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痹证中的一个独特类型立名为历节病,并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应用方药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专题论述。现就自己学习《金匮》历节病有关内容并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即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与自然相通的。在治疗上中医是宏观的,治本的,以调理全身的机能为主。  西医的医学基础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现代医学理论,它是通过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发展来诊治疾病的,是微观的。  现将关于中西药物配伍的几个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药一般分为汤剂、丸剂、散剂等,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中药剂型又多了片剂、口服液、静脉注射液等,因此,特别指出中药提取静脉注射液在中药与中药、中药与西药的配伍中必须遵循注射液的配伍原则和配伍禁忌,下面把中西药物配伍的问题归…  相似文献   

16.
17.
一些看来并不起眼的小动作,常有很好的预防中风的作用。介绍如下: 空抓左手防脑溢血 在脑溢血患者中,约近70%的人是右腑半球的微血管破裂出血。人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在生活中人们右手的使用明显多于左于,大脑左半球得到的锻炼也就多于右脑半球,故缺少锻炼的右脑半球的脑血管壁就显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多动左手的方法是空抓  相似文献   

18.
寒温之争由来已久,如今人们积极要求实现二者的统一,建立新的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而要实现这种辨证形式的统一,则需要对许多问题做深入全面的考察,本文试就几个主要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正确看待温病学派的历史成就几千年的中国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产生,是一次最大的发展高潮。温病学成功地总结了张仲景之后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经验,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全面地继承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并突破了《伤寒论》六经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药炮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的中药房。中药炮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疗效。明代《本草蒙筌》讲道 :“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清代《修事指南》中亦同样提到“炮制不明 ,药性不确 ,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所以怎样才能炮制好中药 ?在炮制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得到一些体会 ,供同道参考。1 关于药材质量问题中药品种繁多 ,来源复杂。同名异物 ,异物同名也很多见。既有植物 ,又有动物、矿物 ;既有野生 ,又有家种家养 ;既有…  相似文献   

20.
本刊曾约请黄星垣医师就如何发展中医理论问题撰写专文,他很热情地在重庆市中医学会组织了专题讨论。我们特此致谢。讨论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