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也是进一步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目前已在广大基层医院逐渐开展起来,但此项检查属于有创性,有一定的操作风险。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此项检查病例60例,现将总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也是进一步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1],目前已在广大基层医院逐渐开展起来,但此项检查属于有创性,有一定的操作风险。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此项检查病例60例,现将总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股动脉穿刺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9例造影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积极护理配合.结果 19例患者恢复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护理配合对手术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9-08—2011-04神经内科行DSA检查的384例患者,对检查结果及DSA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4例患者DSA检查共发现672处异常或病变,226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现490处,52例TIA患者共发现80处,160例VBI患者共发现102处;行DSA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并发症率4.4%,其中皮下血肿发生率最高,为47.1%,其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缓解;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0.3)a,无并发症后遗症及DSA致病死患者。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能够有效诊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脑血管疾病,但由于穿刺诊断属于有创操作,医师应在操作中谨慎、仔细,避免由于动脉血管受损导致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给药,术后做好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除1例因机器故障中途终止外,其余5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做好全脑血管的护理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56例患者进行数字减影,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给药,术后做好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全部采用经股动脉插管途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除1例因机器故障中途终止外,其余5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做好全脑血管的护理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此项检查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如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全面的预见性护理,是此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环节.2007-07~2009-09我科共为48例患者在局麻下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造影检查,给予预见性护理,无因护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2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243例缺血性脑卒中180例(74.07%)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82例(45.46%),后循环52例(28.89%),前后循环均有46例(25.56%)。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48例(26.67%),颅外动脉86例(47.78%),颅内、外动脉均有46例(25.56%)。180例中共发现狭窄血管356支,单支血管病变82例,多支血管病变98例。颅外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颅内血管狭窄以椎动脉颅内段和大脑中动脉为多。结论脑血管造影可以准确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其程度,为临床提供了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因其能准确的显示血管影像,已经成为诊断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DSA围手术期护理也成为脑血管病患者日常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总结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充分术前准备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必要时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及长度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30例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和总结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 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必要时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及长度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30例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21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以了解颅内外血管病变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检出颅内外血管病变患者152例(72.04%),共累及病变血管180支,以颈动脉病变为主(53.33%),颅外动脉病变的发生率(67.78%)明显高于颅内动脉(32.22%)(P<0.05)。结论颈动脉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血管造影虽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配合医生做好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提高检查的安全性,确保造影成功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3年2月至2003年4月对54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4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9~72岁,平均45岁。均采用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由于禁食时间过长,1例术前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术中出现恶心、头昏,2例在术中排尿,1例术中烦躁不安,造成术区可能污染。…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表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并结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DSA表现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行超选择性脑动脉插管DSA检查,并根据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染色和回流静脉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DSA表现进行分型.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的DSA表现可分为4型,其表现主要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以及手术切除的范围有关.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由于多经历了手术、放疗和化疗,其DSA表现与原发病灶有所不同,经肿瘤供血动脉或肿瘤所在部位的脑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可明显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介入化疗的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造影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通过插入的导丝,将一根特制的导管插人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至颅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后拍片,来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我科自2002-03~2004-04行脑血管造影术58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与鉴别中 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放射介入室 80 例疑似脑血 管疾病患者,均采取常规 DSA、旋转 DSA 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患者脑血管病变 显示结果与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显示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结果 常规 DSA 检查发现 59 例颅内动脉瘤(共 59 个动脉瘤),6 例大脑中动脉梗死,4 例动静脉畸形,11 例疑似脑血管病; 经旋转 DSA 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发现 61 例颅内动脉瘤(包括 2 例多发动脉瘤,共 65 个动脉瘤,分布为:颈 内与后交通动脉 25 个,大脑中动脉 6 个,大脑前与前交通动脉 23 个,基底动脉 7 个,椎动脉 4 个),8 例大 脑中动脉梗死,6 例动静脉畸形(包括顶叶脑动静脉畸形 3 例,枕叶脑动静脉畸形 1 例,颞叶脑动静脉畸 形1例,小脑动静脉畸形1例),3例烟雾病(清晰显示血管异常),海绵窦瘘(清晰显示瘘口部位与回流静脉) 2例;旋转DSA三维重建对脑血管疾病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常规DSA的91.25%(χ2 =5.378,P<0.05); 对于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旋转 DSA 三维重建显示清楚率为 100%,明显高于常规 DSA 显示清楚 率 49.15%(χ2 =43.040,P< 0.05)。结论 旋转 DSA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立体并且清晰地显示脑部 病变血管情况,为脑血管疾病鉴别及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造影是一项有创伤性的检查,因此造影前后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医院自2005年8月到现在成功开展脑血管造影2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15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发病72h内做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途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9例患者按照有无眩晕或(和)头晕发作分为2组进行DSA检查,其中A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80例,B组(对照组)79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组患者共有125处血管病变,其中椎动脉第一段(V1)迂曲39例,椎动脉(VA)起始部狭窄31例,锁骨下动脉(SCA)狭窄8例,分别与B组对照存在差异(P<0.01,P<0.01,P<0.05)。结论:V1迂曲和VA起始部狭窄很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方法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136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DSA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脑血管造影发现血管病变88例,在没有明确的血管病变的48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16例,单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10例.结论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高,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脑血管狭窄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为其重要病因;在无明确血管狭窄的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可能是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