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应用血容量监测(BVM)观察相对血容量变化,防止透析中血压过高和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及预测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应用BVM功能监测64例老年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患者BVM治疗前和BVM治疗后的血容量变化趋势、平均动脉压、体重、血红蛋白以及血球压积进行对比.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应用血容量监测(BVM)观察相对血容量变化,防止透析中血压过高和调整透析患者干体重及预测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应用BVM功能监测64例老年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患者BVM治疗前和BVM治疗后的血容量变化趋势、平均动脉压、体重、血红蛋白以及血球压积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透析治疗及BVM,相对血容量(81.95%±0.93%)、平均动脉压(90.56±10.05mmHg)、血红蛋白(111.00±10.40g/L)和血球压积(34.70%±3.64%)均优于治疗前(83.52%±1.47%、104.72±10.45mmHg、102.60±17.10g/L、30.49%±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月在第1个月的基础上除体重变化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均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透析4h再根据BVM透析0.5h后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透析4h(P<0.05)。结论 BVM对老年高血压血液透析患者降压药物应用和干体重的调整,以及预测和防止血压偏高和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中应用在线清除率(OCM)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血液透析患者每月1次采用OCM在线监测KT/V值,同时采血测定该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浆尿素氮值,采用Daugirdas公式计算本次透析的KT/V值,采集两种方法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OCM在线监测不同干体重(≤50kg;〉50kg)患者获得KT/V分别为(1.50±0.35)和(1.37±0.51),采血测定不同干体重(≤50kg;〉50kg)患者血浆尿素氮值经Daugirdas公式计算KT/V值分别为(1.51±0.13),(1.42±0.63),二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OCM在线监测血液透析患者的KT/V,监测结果数据可靠、准确,可实现实时监测,并且操作较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线血容量监测对调整血透析患者干体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线血容量(blood volume,BV)监测对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dry weight,DW)以及防治透析中低血压及药物依赖高血压的作用。方法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08例次透析在线BV监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47岁。根据患者透析中表现分为低血压组(A组,n=31)和高血压组(B组,n=18),观察所有患者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BV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根据透析中BV变化曲线及临床表现上调A组患者DW1.53±0.71kg,透析结束时BV下降率(△BV)明显升高(16.06%士2.03%vs.21.03%士1.99%,p<0.05),未再发生低血压。对B组下调DW,每次0.5kg,DW共降低2.48士0.62kg,透析结束时△BV明显下降(11.5%±0.61%vs.4.36%±0.37%,p<0.05),高血压得以较好控制。结论在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BV变化曲线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调整干体重,帮助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能有效防治透析中低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参与监测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作用。方法:以2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OCM监测Kt/V值,测定值≥1.2代表符合充分性标准,统计患者评估结果。结果:首次测定Kt/V值达标率78.18%,达标患者年龄与血流量均大于未达标者;体重与超滤量均小于未达标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经由血液透析相关参数调整后,原未达标患者达标率75.00%,达标患者年龄小于未达标者,组间对比有差异性。两组患者在体重与血流量及超滤量上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OCM的应用可较为精准显示血液透析充分性情况,有助于辅助临床明确血液透析患者不达标原因,进一步作出调整以实现个性化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费森透析机、FX10透析器、碳酸透析液进行透析治疗,对低血压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超滤量过大(>干体重的5%)、透析中降压药的不正确使用、血容量不足、低血压、低血糖.结论通过正确的评估干体重、宣教患者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血透过程中正确地服用降压药,胰岛素,给予低温序贯、单纯超滤透析等方法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筛选和探讨。方法:采用统计学的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营养指标进行筛选,分析透析时间和年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选择相对体重、上臂中部肌肉周径、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作为典型指标,这些指标相互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结果:透析治疗时间及年龄对营养状况无显著影响。结论:上述六项指标可作为评价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典型指标,这有助于对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作定期的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钠肽(BNP)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功能不全及,或高血容量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组)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透析前及透析后的心脏结构,测量下腔静脉宽度,记录当次透析脱水量.与健康对照者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MHD组透析后及透析前BNP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与透析前及透析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呈正相关(P<0.05).MHD组透析前与透析后血浆BNP的减少之比与透析前及透析后平均下腔静脉宽度的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1),与体重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5).透析前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及左心扩大者,BNP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左室内径的增大、心功能的减退、高血容量负荷可导致血浆BNP的增高,透析后BNP水平下降.血浆B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和/或体内血容量的变化,是一个无创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1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低的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制订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比较活动前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及相应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值(IDWG)控制达标率、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频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达标率,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在线尿素清除率(OCM)监测Kt/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连续,有效测定透析充分性的方法。方法采用Fresenius4008S透析机和OCM观察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动态Kt/V测量,并与透析前后抽血测量的Kt/V值比较。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及主观症状的变化,观察OCM运行的透析过程的安全性。结果利用OCM测定Kt/V与抽血测量Kt/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OCM监测的透析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无OCM监测治疗过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CM准确地反应透析剂量是相对安全的。临床上可以根据OCM提供的Kt/V值连续观察透析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当前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存在的病历记录不清晰、患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血液透析中心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方法:智能管理系统遵循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临床业务流程,从对患者的管理、透析日程准备及患者治疗排班等不同环节对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管理和监控.结果:智能管理系统的综合运用,实现了透析治疗过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时监控,为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制定优良的医疗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帮助.结论:血液透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设计远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实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动态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在原有便携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发送和接收,实现对血流参数的远程监测,医生根据监测信息分析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时反馈诊断信息。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孕妇血流参数的动态监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及时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结论:该系统的研制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影响水质软化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提高血液透析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水质硬度专用检测试剂对原水处理前及水质软化处理后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作用下、特殊天然水文现象影响下对水质软化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对软化器的常规维护和监测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对水质软化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对软化器的维护,使水质的软化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软化器的维护监测管理,针对不同影响因素采取相对应的处理,不仅使前处理的水质得到充分软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反渗膜的工作效应,进一步保证了透析用水水质的优质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药库药房智能管理系统,使其能在线管理门诊药房的药品,实现药品的出入库、划价结帐以及对销售额的报表统计功能的信息化处理。方法:依托医院已有的HIS系统,通过对门诊患者按类型对待,对门诊药房药品库存达到实时更新。结果:系统遵循医院业务流程进行患者管理,便于医务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准确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可完成从患者登记到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流程。结论:通过对药库药房进行药品数量管理,使医院药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平常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智能获取,建立单兵健康智能交互监管和单兵健康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针对训练或战时单兵体征的自动感,时时了解单兵活动状态,获取其体征数据。结果:一键呼叫或智能系统发出信息,通过身份识别与定位,医护人员能在最短时间进行护理和救治,实现智能信息化的建设。结论:单兵生命体征智能检测系统在训练或战时的运用中,可做到对单兵体征的时时掌握,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健康检测系统,为战时的人员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医院信息系统档案是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有图纸类、电子类、文本类,对其管理首先根据档案的属性制定相关制度及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其次根据档案不同的形态进行分类管理。医院信息系统档案的作用主要为:为医院提供决策数据;为诊疗提供有效服务;为管理提供有序帮助,促进医院信息系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射频标识(RFID)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智能化管理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应用软件完成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果: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医院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结论:RFID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使用价值将改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为医疗设备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和医院的医生资源,提供远程监测诊断,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更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方法:设计专用新型无线保真(WiFi)技术的多参数遥测监护系统,包含专用新型WiFi模块、佩戴式多参数遥测监护仪盒、无线中继网络和医疗监视软件等,使用无线网络对心电、血氧及呼吸等进行检测及数据传输。结果:患者能够在正常生活的状态下进行监护,随时随地将电生理数据发送到医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电生理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及做进一步的治疗。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各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严格的测试,数据传输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结论:该系统通过临床试验反馈良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智能监控系统,使医院在无线覆盖或有线网络的环境下,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动态管理。方法:利用通讯网络、智能呼叫及系统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医疗设备智能状态传感器。结果:针对医院医疗设备,将其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可通过智能系统发出相关信息,通过身份识别与定位,实现设备状态的信息化。结论:智能传感器在系统的运用中可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医院物联网系统,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