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和核素显像对乳腺肿块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的结果。探讨核素在超声诊断乳腺病变中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 我院1996~199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病人69例,良性病变51主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99mTc-甲氧基异丁腈(MIBI)显像检查,由多位检查者根据诊断标准和经验作出诊断。结果 超声诊断恶性病例72例(真阳性65例,假阳性7例);诊断良性病例48例(真阴性44例,假阴性4例)。核素检查的相  相似文献   

2.
肾细胞癌B型超声诊断─—附44例临床病理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室徐绍芬,石灵春邮政编码510180本文报道44例肾肿瘤的灰阶超声诊断,并与CT扫描、肾盂静脉造影作对照,并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细胞癌。本文对肾肿瘤的发病年龄、性...  相似文献   

3.
Na^+微电流癌症探测仪临床应用总结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Na^+微电流探测仪与冷冻切片技术手术中进行同步诊断,两种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手术中活检瘤样病变与炎症、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病变进行检测。总计245例,随机分成离体组织探测组,病变组织原住探测组,与冷冻切片诊断相对照。检测后组织与冷冻切片剩余组织和大体标本再分别取材,常规切片观察。结果检测245例中,炎症性与瘤样增生病变68例,良性肿瘤51例,恶性肿瘤126例。良性病变Na^+微电流曲线值均在29μA以内,恶性肿瘤在30μA以上。假阳性结果出现4例,假阴性1例。2例仪器测定提示为恶性或临界恶性病变,病理诊断1例疑为癌变,1例为节细胞神经瘤。1例肠道间质瘤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为交界性,仪器提示为良性,石蜡切片诊断为恶性间质瘤。结论手术中应用LEC-03癌症探测仪对良恶性病变进行检测有良好的效果,简便快速,能有效地帮助术者实施手术,确认病变范围,与冷冻切片诊断同步应用,可以互相印证和补充诊断,纠正冷冻切片诊断不足或错误。对病理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医院与医疗单位尤其适用,是手术中快速检诊的又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中穿刺活检在胰头癌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拟诊胰头癌并探查具可切除性的21例患者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穿刺78次,17例36次冰冻切片示癌,24次示炎症;4例18次穿刺未发现癌.但36次示癌的冰冻切片中,3次石蜡切片未发现癌(假阳性率9.33%).术中冰冻切片未发现癌的4例,随访发现2例因癌广泛转移死亡.21例行术中穿刺活检后,1例发生胰漏.结论:术中冰冻活检在胰头癌定性诊断中是一种较安全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病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2006-01-2010-12 285例乳腺病变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资料.结果 285例乳腺病变冰冻切片,确诊病例为277例(97.19%),延迟诊断病例为7例(2.46%),误诊1例(0.35%该例为假阴性病例),无假阳性病例.285例确诊病例中,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2.56.良性病变为79例(27.72%);其中非肿瘤性病变27例(9.47%);恶性肿瘤186例(65.26%).结论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快速实用,且准确率较高,是乳腺恶性肿瘤切除术中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诊断殊为困难,甚至在手术探查时也很难将癌与淋巴瘤区分开.即使是胃镜下咬检组织或大体组织切片亦会发生误诊.胃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多数作者统计占胃恶性肿瘤的2~5%,国人统计有更低者,仅占胃恶性肿瘤的0.6%.我院自1974年以来经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0例,均有病理证实.除1例由纤维胃镜确诊外,其余9例术前均误诊为癌和溃疡恶变.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类癌20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收集20例胃肠道类癌标本,全部标本经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类癌胃肠道类癌,直肠和结肠16例,胃3例、回肠1例。结论:胃肠道类癌的诊断主要靠病理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手术治疗6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均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查,将2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组织病理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9例,非典型性乳头状瘤4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确诊51例.延迟诊断12例均为上皮重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的病例,1例导管内乳头状癌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形态学特征表现为导管生长模式64例,乳头状结构47例,假浸润性结构12例,上皮增生及大汗腺化生18例.结论 依据术中快速冰冻切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形态学特征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深对乳腺上皮性病变的认识,提高病理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乳腺上皮性病变术中冷冻切片745例,按照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诊断标准对照石蜡切片分析误诊及延迟诊断原因,总结诊断规律。结果745例乳腺上皮性病变的冷冻切片中,3例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和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分别是由于取材、制片及认识不足所致(0.4%),均为假(-);延迟诊断34例(4.56%),其中导管原位癌、不典型导管增生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延迟诊断率较高。结论乳腺上皮性病变具有形态多样性和易混淆性,有必要提高对冷冻切片诊断的认识水平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是病理诊断工作的难点之一。我们对36例有包膜浸润的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和术后石蜡切片,与随机找50例甲状腺腺瘤的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和术后石蜡切片标本进行了观察比较,总结出3个方面滤泡性癌不同于甲状腺腺瘤的组织学表现,作为除浸润标准外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的综合考虑依据,供进一步探讨此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10MHz高频探头检测28例48眼白内障患者,经临床特殊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B超检出44眼,总符合率为91.7%(44/48)。44眼晶体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型:皮质型、核型和完全型(混合型)。B超对核型和完全型(混合型)诊断符合率为100%,皮质型有4例假阴性(11%)。本文对各型声像图表现及假阴性作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99m)Tc-GH亲肿瘤扫描法,对15例恶性肿瘤(肺癌7例,肝癌6例,肝血管肉瘤和胆管细胞癌各1例)和19例肝、肺良性病变进行扫描显像。15例恶性肿瘤中13例阳性,2例假阴性,诊断符合率为85.7%。19例良性病变,18例阴性,1例假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5.2%。本法对肝、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特异的诊断技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腺上皮性病变745例冷冻切片误诊与延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乳腺上皮性病变的认识,提高病理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乳腺上皮性病变术中冷冻切片745例,按照WHO(2003)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诊断标准对照石蜡切片分析误诊及延迟诊断原因,总结诊断规律.结果 745例乳腺上皮性病变的冷冻切片中,3例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和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分别是由于取材、制片及认识不足所致(0.4%),均为假(-);延迟诊断34例(4.56%),其中导管原位癌、不典型导管增生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延迟诊断率较高.结论 乳腺上皮性病变具有形态多样性和易混淆性,有必要提高对冷冻切片诊断的认识水平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乳腺肿瘤患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展开研究分析。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中选择102例展开调查研究,于术中进行肿瘤标本的采集,并围绕标本展开冰冻切片以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探究分析。结果 经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可知,入组的102例患者中,67例(65.69%)为良性肿瘤患者,35例(34.31%)为恶性肿瘤患者;经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可知,65例(63.73%)良性肿瘤患者,34例(33.33%)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例(1.96%)患者出现了延迟诊断,1例(0.98%)患者出现了假阴性;对比石蜡切片病理诊断金标准可知,99例(97.06%)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两种诊断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金标准,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说明冰冻切片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等措施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肾脏占位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时间及增强方式.结果 超声造影示恶性肿瘤28例,良性病变7例.恶性肿瘤中肾癌17例,肾盂癌11例;良性病变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囊肿3例.肾癌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弥漫性不均匀性明显增强及假包膜形成;肾盂癌多表现为慢进快出和弥漫性均匀性不明显增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多表现为快进慢出和向心性均匀性不明显增强;肾囊肿多表现为无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间15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所有乳腺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并做腋窝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石蜡切片病理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并记录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等待时间。结果:在151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2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转移20例,诊断转移符合率(即敏感性)76.9%(20/26);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非转移125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诊断非转移125例,诊断非转移符合率(即特异性)100.0%(125/12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的准确性96.0%(145/151),假阴性率23.1%(6/26),假阳性率0.0%(0/125),阳性预测值100%(20/20),阴性预测值95.4%(125/131)。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其准确性及特异性很高,对临床医生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ERCP后CT及MPR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病因(附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RCP后加做肝胆胰CT对肝外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肝外胆道梗阻病人,经ERCP造影后立即进行CT扫描,应用MPR技术充分显示胆道及其周围情况。结果:24例中,胆管癌5例,胰头癌7例,壶腹癌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9例,胆总管炎2例,均经手术证实,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结论:ERCP后加做肝胆胰CT及MPR是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晓波  李俊  张爱兵 《系统医学》2023,(14):171-173
目的 探讨术中冰冻切片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并分析镜下特征。方法 选取高邮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均予常规石蜡切片、术中冰冻切片技术检查,以常规石蜡切片为金标准,评估术中冰冻切片技术诊断效能及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57例受试者经常规石蜡切片检查证实阳性45例,阴性12例。以常规石蜡切片为金标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准确率96.49%(55/57)、灵敏度95.56%(43/45)、特异度100.00%(12/12),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90)。结论 对甲状腺乳头癌采用术中冰冻切片技术明确诊断效能高。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误诊病例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误诊原因.方法:2005年5月~2007年2月我院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乳腺癌共40例,其中6例(15%)术前针吸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将6例针吸细胞学切片与组织学切片对照,分析其细胞学特征.结果:本组1例针吸获取组织不满意,涂片中未见癌细胞;5例误诊为良性肿瘤.6例均经术中冷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组织学诊断分别为复合性浸润癌、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伴部分区域低级别导管内原位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癌、小管癌及浸润性大汗腺癌.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要细致观察细胞形态,在不典型细胞形态中找典型细胞形态,以提高乳腺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测定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医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GF快速诊断试剂盒,对44例卵巢癌(其中30例为治疗后2~3个月复查者),19例子宫内膜癌,39例子宫颈癌,41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58例正常人血清进行TSGF测定。【结果】3组恶性肿瘤患者TSGF均增高,与妇科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0例卵巢癌病人治疗后复测,其中24例TSGF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例病情恶化,TSGF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SGF测定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有明显的辅助价值,更有助于疗效的监测,但须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