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文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89-1790
目的 探讨腹部B超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为发现腹部常见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体检者中的患病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3960例健康体检者腹部B超检查发现的几种常见疾病进行不同性别、年龄段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3960例体检者胆囊息肉、肾囊肿、脂肪肝、肾结石检出率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胆囊结石、肾囊肿检出率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胆囊息肉、肾结石检出率与中、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B超检查无创伤性,操作简便,耗时短,对绝大多数常见病可作出正确诊断,对于中、老年人健康体检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所有个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对其进行常规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检查。结果阳性率42%(12171/28980),病种以脂肪肝、肝肾囊肿居多,其次为胆肾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等,不同疾病在各年龄段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检查因其价廉、操作简便、无创伤、快速诊断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在腹部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腹部彩超应作为健康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在新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练小君 《安徽医药》2008,12(5):431-43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人群的免费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15095例新农合健康体检者的肝、胆、脾、肾的各种疾病在各年龄阶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普通人群中检出率较高的最常见疾病为脂肪肝,其次为肝囊肿、肾囊肿、肾结石、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特别是检出的4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而超声检查的优点是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快速、诊断准确率高、显像清晰可作为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体检者3500例,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体检的人群中总的检出率65.7%(2299/3500),其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子宫肌瘤和前列腺增生次之,再者依次为胆囊息肉、肾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囊肿。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1年9364例团体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常规腹部B型超声(B-US)检查,根据体检结果分为胆囊息肉组和正常组,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US检查团体健康体检人群9364例,其中PLG 761例,患病率为8.1%。两组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谷丙转氨酶(ALT)、胆结石、血糖、尿酸、肌酐、尿素氮(BUN)因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是健康体检中PLG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意义。方法对169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健康体检人群1698例,其中非胆囊息肉组1588例(93.52%),检出胆囊息肉组110例(6.48%),其中单发息肉组86例(5.06%),多发息肉组24例(1.41%),伴有胆囊炎性改变19例(1.12%),合并脂肪肝的35例(2.06%),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附壁结晶10例(0.56%),合并脾大2例(0.12%),合并慢性胰腺炎的3例(0.18%)。结论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诊治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了解职工健康状况,以便对常见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方法将所有职工按年龄段分成青年(20~40岁)、中年(41~60岁)和老年(60岁以上)三组,对其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为脂肪肝2662例(15.89%),肾囊肿1220例(7.28%),肝囊肿1135例(6.77%),胆囊息肉904例(5.40%),肾结石618例(3.69%),胆囊结石536例(3.20%),肝血管瘤332例(1.98%)。腹部疾病总检出率为42.54%。男性腹部脏器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肾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脂肪肝、胆囊息肉、肾结石在中年阶段发病率最高。超重和肥胖者各种腹部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指数正常者,尤以脂肪肝、肾结石和胆囊结石最为明显。结论浙江省电力系统职工腹部脏器疾病以脂肪肝为主,且其发病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76名体检者为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回顾分析体检者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所有1276名体检者中,363名诊断为内脏疾病,检出率为28.4%,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脂肪肝、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肝囊肿和肾囊肿等,且不同疾病类型腹部超声临床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体检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各类内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超对2006至2009年4265名干部职工进行肝、胆、脾、肾检查,同时女性检查子宫、附件,男性检查前列腺。结果检出病种由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胆结石、肝囊肿、胆囊息肉、肾囊肿、肾结石;年龄越大疾病检出率越高;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快速、筛查等功能,在疾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其对早期发现疾病,防病治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月对917名在岗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对检出常见病及其在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患者322例,其中59例同时检出≥2种疾病;脂肪肝、胆囊结石、肝肾囊肿、胆囊息肉及肝血管瘤的检出率较高;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常见病检出率越高。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常见病可做出正确诊断,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依据,其在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吴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87-288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41例,炎性息肉16例,胆囊腺瘤12例,腺癌14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常见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社区参加体检的962名人员,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分析感染者的相关疾病。结果Hp阳性组494名,阴性组468名,Hp感染率在体检人群中为51.35%。体检中所检查的疾病与Hp感染明确有关的有高血压、糖尿病、牙周病、肾囊肿和结石。冠心病和高血脂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明确。Hp阳性感染与肝功能无明显关系。结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牙周病、肾囊肿与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在诊断相关疾病时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脂肪肝及脂肪肝与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1年2月健康体检2698例中彩色多普勒(以下简称彩超)发现的脂肪肝709例,正常对照组1989例,均进行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的测定,并对其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脂肪肝的患病率男性(40.2%)高于女性(10.4%),血脂、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脂肪肝程度越重,血脂、血糖的异常率也越大。结论:彩超检查是初筛脂肪肝最简便,无痛苦,无放射性,价廉,重复性强,确诊率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市3320名机关干部进行常规的健康体检。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占首位,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高,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和预防慢性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完善急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特点,明确早期急性胆囊炎胆囊张力与胆囊壁厚度在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于疼痛发作后48h之内并经临床保守或手术治疗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的视为早期急性胆囊炎,将该组超声所测胆囊张力(短轴值/长轴值)及胆囊壁厚度与正常组胆囊所测值对照比较,并对胆囊炎组胆囊张力变化与囊壁厚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早期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为:①以短轴值增加即张力增高(短/长轴之比≥0.4248)为主的胆囊体积增大;②以长、短轴同时增加而张力增高不明显(短/长轴之比<0.4248)的胆囊体积增大。前者囊壁厚度≤2mm约占80.0%,胆囊张力变化与囊壁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78(P<0.05)。结论胆囊体积增大、张力增高、壁薄(≤2mm)是超声诊断早期急性胆囊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42例胆囊息肉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腺瘤在胆囊底部多见,均为单发,息肉大小在7 mm以上。非肿瘤性息肉常伴有结石,大小在5 mm以内。结论超声检查简便易行,临床依据息肉数目、大小等情况,判断病变性质,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的诊断手段、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胆囊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息肉呈单发者31例,多发者21例;息肉直径≤10 mm者35例,直径>10 mm者17例;术后胆囊病理组织学检查:胆固醇息肉41例,炎性息肉3例,腺肌增生1例,腺瘤5例,腺癌2例(分别为Nevin Ⅰ期和Ⅱ期);合并胆囊结石7例,均为混合性结石.全组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为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方法,治疗中应严格手术指征,避免行不必要的或预防性的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良性胆囊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80例PLG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病人中胆固醇息肉41例,炎性息肉14例,腺肌瘤息肉5例,腺瘤息肉17例,胆囊癌3例。结论:B超诊断胆囊息肉准确可靠,对不同类型的胆囊息肉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