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东省2001年~2003年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金额,以了解广东省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文采集"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用药信息网"收集的购药统计数据,对广东省部分医院2001年~2003年抗溃疡药物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在销售总金额中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质子泵抑制剂所占比例相当高,其他各亚类比例逐年下降.外资、合资药厂产品所占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武警总医院2002年-2005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451-452
目的:通过对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2002年-2005年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频度排序和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个别品种的异军突起,正体现了此类药物的创新、发展趋势。结论:我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传统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生活和生存质量的不断提高,开发长效、高效、不良反应小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以限定日剂量数为指标对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3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销售总金额基本正常,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H2受体拮抗剂用药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处方中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2010年10~12月1520张门诊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分析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及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频率最高的品种为兰索拉唑,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DUI值≤1。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用药基本合理,应重视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阮玉琼  温悦  孟德胜 《中国药业》2012,21(16):76-77
目的了解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销售总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抑制剂药(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在用药中占主导地位。结论该院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增加药物疗效的了解,使用药的方式更加经济、实用、有效、合理。方法选取医院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药物的消耗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并对近几年的药物单价销售金额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后得知,注射剂销售金额较口服制剂多,口服药物品种数和总用药频率与注射剂相比明显较多;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在治疗时使用较频繁;雷尼替丁等老药的使用逐渐呈下降趋势。结论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基本合理;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静  易静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93-2097
目的:分析2016年—2018年医院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用其趋势,为促进医院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6年—2018年间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和分析其药物的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16年—2018年间医院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药物使用频数居首位的药物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因其抑制胃酸分泌效果佳且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受到医院临床医生的青睐;其次是使用频数较高的为胃肠动力药。结论:医院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仍有待进一步的规范,需完善及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治疗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州市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探索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频度(DDDs/d)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拮抗剂、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和H2受体拮抗剂稳居前3位.日均用药频度结果显示价格低廉的药品如碳酸氢钠4年来仍居首位.结论质子泵拮抗剂和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使用量高.疗效好,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少的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的要求和趋势,因此此类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年~2005年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系统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消化系统用药作统计分析。结果:消耗金额最大的是肝病用药、其次是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用药频度最大的是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结论:价格低廉、疗效肯定的药物是我市广大患者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现状和趋势作出客观评估,确保临床供应与管理。方法对解放军94医院2011-2013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质子泵抑制剂3年的销售金额均居首位,DDDs排名前2位的是兰索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胶囊。结论 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趋势较平稳,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其中以兰索拉唑胶囊为首的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了解番禺区部分医院2005-2007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番禺地区两家区级医院2005-2007年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此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率达65.90%。结论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加大,消化性溃疡病发病率的增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的质子泵抑制剂已成为临床大夫们的首选,其用药总金额正逐年递增。  相似文献   

12.
陈东生  陈万春 《医药导报》2000,19(5):494-494
目的 :评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997~ 1998年消化性溃疡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对消化内科门诊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药物分类进行阐述。结果 :消化性溃疡药在消化系统用药中占重要地位。消化性溃疡用药 1997年与 1998年比较差异显著 ,分组比较年龄、性别 ,组内差异不显著 ,而药物类型比较 ,仅铋制剂组差异显著。结论 :该院两年消化性溃疡用药原则基本合理 ,1997年与 1998年比较 ,用药数量和种类稍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刘东  向道春  张程亮 《医药导报》2009,28(12):1637-1639
[摘要]目的结合武汉市24家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用药情况,分析抗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6~2008年武汉市24家医院抗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以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6~2008年期间,武汉市H2受体拮抗药在消化性溃疡用药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质子泵抑制药继续呈缓增趋势。法莫替丁和奥美拉唑分别在两类药物中占领先地位。除此两大类外,其他用药的总体比例有上升趋势。结论H2受体拮抗药及质子泵抑制药仍是抗消化性溃疡应用广泛的重要药物。铝碳酸镁、甘草锌等药物的应用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广州市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探索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用药频度(DDDs/d)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消耗金额逐 年增加,质子泵拮抗剂、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和H2受体拮抗剂稳居前3位。日均用药频度结果显示价格低廉的药品 如碳酸氢钠4年来仍居首位。结论 质子泵拮抗剂和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使用量高。疗效好,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少 的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的要求和趋势,因此此类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田旭东 《海峡药学》2012,24(4):235-236
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情况(包括指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和用药金额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药频率最高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DUI值≤1.  相似文献   

16.
陈立书  蒋红艳  王昕  邓庆华  顾群  许燕 《中国药房》2012,(30):2798-2800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2011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各类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来看,质子泵抑制剂所占比例最大,每年均在65%以上;其次是胃黏膜保护药,每年均在18%以上。从单品种药物来看,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在前3位的均是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从DDDs排序来看,各年度居前列的均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结论:该院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应用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原则,也代表了现代临床用药的趋势和方向,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广州市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探索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频度(DDDs/d)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0—2003年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拮抗剂、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和H2受体拮抗剂稳居前3位。日均用药频度结果显示价格低廉的药品如碳酸氢钠4年来仍居首位。结论 质子泵拮抗剂和消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菌药使用量高。疗效好,价格合理,不良反应少的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是临床的要求和趋势,因此此类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99年~2003年广东省部分医院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50余家医院近5年的消化系统药物应用情况.方法:收集l999年-2003年广东省50多家具有代表性医院的消化系统药物的用药数据,对其用药金额、进口合资国产药品的用药情况、金额排序在前10名的药品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0年-2003年消化系统用药金额与总用药金额同步增长;国产药品金额有逐渐缓慢上升的趋势;抗酸及治消化性溃疡药和肝病用药占消化系统用药的".21%;用药金额最大的为奥美拉唑.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药品消费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联合用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增娟 《辽宁医药》2006,21(2):34-3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联合用药的新进展。方法:通过参考近几年的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消化性溃疡的联合用药情况,其中包括新药以及中成药的联合用药。结果消化性溃疡新型联合用药可提高愈合质量并减少复发率。结论:针对胃粘膜再生药物的研究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艺端 《海峡药学》2012,(10):216-217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消化系统用药进行统计分析。3年来我院消化系统药物使用稳步增长,用药金额最大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其次是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