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现将我们临床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从2004-03~2006-05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70例。其中口服中毒130例,皮肤中毒40例,口服重度中毒50例,死亡2例,其余全部痊愈出院。2护理2.1特殊护理2.1.1清除毒物尽早彻底洗胃,终止毒物继续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根据病情采用插胃管,并留置24h反复洗胃,直至洗胃液吸出时外观清晰、无药味为止[1]。洗胃液用生理盐水和温清水,洗胃液温度在32~35℃。用自动洗胃机抽洗,注入量与抽出量平衡,洗胃总量一…  相似文献   

2.
张环 《当代护士》2016,(9):107-108
总结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和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施方法主要包括对28例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及时、彻底洗胃,同时给予积极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研究认为及时彻底洗胃、积极治疗和系统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农药中毒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目的:为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用0.45%氯化钠溶液,每4h重复间歇洗胃3-6次,结果: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可缩短洗胃时间,两种洗胃法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死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重复洗胃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70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L每6h重复洗胃。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 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70 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 L每6 h重复洗胃。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史金妹  时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3076-3077
目的 探讨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2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救治及护理干预后.23例经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 彻底洗胃,及时应用阿托品,病情观察,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2例重度中毒者死亡,抢救成功率96%。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彻底洗胃,合理恰当应用解毒剂,防止反跳现象,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的常见急症。对中毒患者彻底清除毒物,最大限度地减少毒物的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洗胃是否彻底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我院在常规救治措施上加用留置胃管反复沈胃的方法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抢救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颇多见,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洗胃是否迅速和彻底。对于中毒时间短,病情危重,常规洗胃失败的患者,剖腹洗胃不失为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措施。我院自1985年至1994年对反复插胃管失败、食物堵塞胃管不能洗...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洗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把1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按来诊先后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洗胃方法进行洗胃并对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左侧卧位插胃管洗胃、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与低压少量洗胃液洗胃在插胃管、洗胃时间、洗胃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侧卧位插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 cm~70 cm、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把1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按来诊先后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洗胃方法进行洗胃并对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左侧卧位插胃管洗胃、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与低压少量洗胃液洗胃在插胃管、洗胃时间、洗胃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侧卧位插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 cm~70 cm、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和护理。结论:彻底洗胃、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及呼吸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症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有机磷中毒途径有三 :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重症者经消化道中毒为主要途径。口服中毒可在 10min~ 2h发病。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 ,除常规抢救措施外 ,应注意以下几点。1 洗胃洗胃是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关键措施之一 ,洗胃是否彻底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凡是服毒后 2 4h内均应彻底洗胃 ,有机磷有在胃中吸收后又重新分泌的特性。近年有学者在常规洗胃后 ,留置小型胃管进行持续定时的洗胃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2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2 1 阿托品化有多项指标 ,但并非达到“化…  相似文献   

14.
剖腹洗胃抢救有机磷中毒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中毒,其来势凶猛,病情险恶,死亡率高。迅速彻底洗胃常常是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措施,但临床上往往因为病情较重、有其他并发症以及胃管堵塞等因素致使插管洗胃失败。此时采取剖腹洗胃、彻底清除毒物成为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0年~2002年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586例其  相似文献   

15.
陈立音  费湘平 《全科护理》2014,12(8):724-725
对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积极抢救与护理,抢救内容包括洗胃、导泻、解毒药物应用、对症支持治疗,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清除毒物、机械通气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结果 3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治愈出院30例,死亡2例。认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凶险,急诊抢救需争分夺秒,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积极细心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临床常见内科急症,重度有机磷中毒多为口服中毒,且发病急,病情凶险,临床死亡率高。在抢救工作中必须立即彻底洗胃,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足量应用阿托品和胆碱脂酶复能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5年~2004年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把1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按来诊先后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洗胃方法进行洗胃并时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左侧卧位插胃管洗胃、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与低压少量洗胃液洗胃在插胃管、洗胃时间、洗胃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侧卧位插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cm~70cm、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彻底洗胃,建立静脉通路、两路输液,氧气吸入2~4L/min,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瞳孔变化,生命体征,阿托品用量情况,留置导尿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和积极抢救450例治愈出院,30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要及时彻底洗胃,留置胃管,在治疗过程要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2种洗胃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方法 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4例,按不同的洗胃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为主,左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胃管插入的长度延长为55~70 cm,并留置胃管4~6 h重复间歇洗胃,对照组采用患者取坐位或或半坐位,胃管插入长度为45~55 cm,单次洗胃.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缩短、洗胃次数减少、洗胃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死亡率与反跳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改进洗胃方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彻底清除未吸收毒物的方法、阿托品的合理使用、血液灌流及联合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吸附毒物、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方面的一些新认识和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过程中,彻底洗胃与导泻;改进洗胃方法,提高洗胃舒适度;合理使用阿托品,增加阿托品使用的安全性;做好危重病例血液净化的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