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双吗啉诱发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乙双吗啉的遗传毒性与潜在的致癌作用,应用终浓度为2.5~30μg/ml的乙双吗啉,体外处理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到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各类畸变和间期细胞的微核形成,其畸变细胞率与微核细胞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可用线性回归描述;用上述浓度的乙双吗啉体外处理人外周血,放置18小时后直接制备富集淋巴细胞微核片,发现乙双吗啉可诱发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形成,其微核细胞率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同样可用线性回归描述。本实验三种短期测试法所检测的乙双吗啉最低浓度均为2.5μg/ml。这些实验结果一致地表明,乙双吗啉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并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建议慎用于临床非肿瘤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微核率在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核是由于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细胞染色体发生断裂后 ,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 ,染色体片段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核 ,在细胞浆中形成直径 <1/3主核 ,完全与主核分开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小核。其嗜色与主核一致 ,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核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损伤类型 ,它是反映染色体稳定性的可靠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与染色体畸变的其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微核率 (micronucleusfrequency ,MNF)测定是一种简便快速的细胞遗传学检查方法 ,计数微核率可以反映致畸因素对细胞的损伤程度。放射后的细胞染色体断裂、分裂异常 ,导致微核形成[1] ,下面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核技术应用于肿瘤放疗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指标,但用CB细胞微核法来探讨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报道不多。本文先用荧光方法建立CB微核法,然后观察G_1及M期人鼻咽癌细胞在γ线辐照下的存活分数及微核频率,来探讨微核能否作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某印刷厂装订车间40名女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刷作业女工的微核阳性检出率,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作业工龄的延长,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有极显著意义的增高趋势(P〈0.01)。对印刷作业女工微核增高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来预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价值。方法: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检测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及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在不同X线剂量照射下染色体断裂或缺失程度的差异,与经典的克隆形成法存活分数比较。结果:CNE1、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照射剂量0、0.5Gy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剂量1、2、4、6和8Gy时,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明显比CNE1大,P〈0.05。CNE1、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与照射剂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其斜率CNE2明显比CNE1大。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与细胞株的存活分数明显负相关。结论:松胞素阻滞微核法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敏感检测出CNE1、CNE2放射敏感性差异,与克隆形成法检测结果一致。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是一种检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准确、简便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抗癌药物金克(Jinke)的诱变活性,评价其可能的潜在危害.方法:以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为观察对象,采用微核试验法,分别检测各处理组的微核细胞率(MNCF).结果:金克对小鼠骨髓和脾脏PCE细胞均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其MNCF同阴性对照相比有极其显著的差异.金克诱发小鼠脾脏和骨髓PCE细胞的微核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基本一致.结论:金克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有必要对其毒性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在小鼠微核试验中,骨髓和脾脏可以相互替换,这为评价被检物的毒理效应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我们使用原代培养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经MNNG处理诱导出微核及畸形核的形成。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来源于胃癌或溃疡病人大部切除胃的远端非病变粘膜,经酶学消化生长在含1%血清及胰岛素、转铁蛋白,EGF、牛脑垂体提取物等添加剂的DME/F12培养基中。MNNG处理24小时。不同个体对MNNG的毒性作用的反应差别很大。有的细胞在10~(-5)M仍继续生长,有的则在10~(-6)时就大量脱落死亡。五例个体均诱发出了微核及畸形核的形成。未经处理的细胞微核形成率是0,但有极小量的畸形核(0.25~8‰),MNNG在10~(-4)-10~(-7)M范围内约可诱发微核形成,同时使畸形核的出现率大大增加。这一结果首次以体外培养人胃上皮为靶细胞,显示了MNNG诱导的细胞核改变,可能为胃癌的化学病因提供更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96孔板流式细胞术体外微核自动化检测的方法,并探讨其用于药物早期遗传毒性筛选和遗传毒性评价的可能性。方法:试验分为+S9短时处理组(4 h)和-S9持续处理组(24 h),分别选择3个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C处理CHO-K1细胞,24 h后收获细胞。采用EMA和SYTOX Green双色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96孔板的微核率,并与常规标准平皿培养、细胞分裂阻滞法的双核微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有或无S9处理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诱导产生的微核率较溶剂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均<0.05),剂量-效应关系明显。两种微核检测方法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1.000。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作用于CHO-K1细胞的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因而本试验初步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体外微核检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的方法与人工阅片的方法相关性好,提示该方法用于化合物早期遗传毒性筛选和遗传毒性评价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雌性激素加γ线联合诱发了小鼠骨髓多色性红细胞微核细胞,EP加重微核细胞的产生(EP加γ线2.0Gy组微核率比单纯γ线2.0Gy照射的高,P<0.05),这可部分地解释为EP加重γ线诱发动物肿瘤的致癌作用。γ线诱发微核细胞率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y=6.41+7.09x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方法 :以小鼠骨髓PCE微核细胞率为指标 ,观察两种医用材料是否具有诱变性。结果 :每种材料的浸提原液 ,1 /5和 1 /1 0倍浸提液 3个剂量浓度诱导的PCE微核细胞率与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PCE无诱发微核细胞率的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核试验作为细胞遗传学损伤的生物标志之一, 是公认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简便方法, 在医学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2射线放疗是鼻咽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微核试验方法观察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 以探讨微核作为正常细胞损害和受照剂量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检测对象为10 例接受X2射线放疗的鼻咽癌患者, 均来自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疗中心, 患者平均年龄37 岁, 男女各5 例, 照射总剂量平均为68 GY。本次实验采用病人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放疗前, 照射2、5、14、24、34 次后(每次限射剂量为2 GY) , 各采血一次用于实验。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试验: 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直接涂片, 固定后用吖啶橙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 000 个脱落细胞中的微核细胞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 取0. 5 m l 静脉血于4. 5 m l RPM I 1640 培养基中37℃培养44 h 加入6 mg·L - 1的松胞素B, 继续培养至72 h 收获细胞, 常规制片。微核判断标准: 在淋巴细胞胞质中, 与主核分开,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折光性与主核一致或稍浅, 大小为主核的1ö3~ 1ö的小核。每例记数1 000 个细胞, 结果用千分率表示。结果: 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微核率放疗前后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第一次放疗后微核率即有显著升高, 以后随剂量的增加几乎成线性升高。结论: 一定剂量的X2射线照射后, 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颊粘膜无明显损伤作用, 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则非常敏感, 并呈正相关的剂量-反应关系, 有可能作为受照剂量的一个备选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昆明山海棠(THH)水溶性抽提物处理昆明种小白鼠(10-14周龄,体重25-30g),继而观察骨髓细胞微核率。各剂量组含雌、雄各5只。对照各1只。腹腔注射最高剂量为半致死剂量,间隔时间为6、12、18、24、36和72h。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PCE)为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中所含微核细胞数。成熟红细胞(NCE)与PCE之比(NCE/PCE)为评价细胞毒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微核试验作为细胞遗传学损伤的生物标志之一,是公认的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简便方法,在医学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射线放疗是鼻咽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微核试验方法观察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以探讨微核作为正常细胞损害和受照剂量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检测对象为10例接受X-射线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均来自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放疗中心,患者平均年龄37岁,男女各5例,照射总剂量平均为68 GY。本次实验采用病人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放疗前,照射2、5、14、24、34次后(每次限射剂量为2 GY),各采血一次用于实验。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微核试验:取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直接涂片,固定后用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 000个脱落细胞中的微核细胞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取0.5 ml静脉血于4.5 ml RPMI 1640培养基中37℃培养44 h加入6 mg*L-1的松胞素B,继续培养至72 h收获细胞,常规制片。微核判断标准:在淋巴细胞胞质中,与主核分开,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折光性与主核一致或稍浅,大小为主核的1/3~1/的小核。每例记数1 000个细胞,结果用千分率表示。结果:口腔颊粘膜脱落细胞微核率放疗前后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第一次放疗后微核率即有显著升高,以后随剂量的增加几乎成线性升高。结论:一定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对鼻咽癌患者口腔颊粘膜无明显损伤作用,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则非常敏感,并呈正相关的剂量-反应关系,有可能作为受照剂量的一个备选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有丝分裂细胞和一个分裂间期细胞融合时,产生染色体早熟浓集现象。早熟浓集染色体(PCC)的形态取决于融合时的分裂间期细胞的时相。在G_1早期、DNA 复制前,PCC 是长的单股;在G_2期,他们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仍比前期染色体长。在S 期,PCC 呈“粉碎”和“断片”状。已有报告在人类的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脑瘤、白血病和膀胱癌内观察到PCC。本文首次报导有关结  相似文献   

15.
检测比较微核直径和微核率探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的敏感性沈宗丽,薛开先(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210009)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CB─MNT)具有仅在经过一次分裂的双核细胞中计数微核(MN)的优点。CB法是否较常规微核测试法更敏感,文献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检测的方法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广花  徐厚恩 《癌变.畸变.突变》1995,7(1):F002-F002,F003,57
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检测的方法学初探高广花,徐厚恩,郝卫东北京医科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100083胞质分裂阻断法计数双核细胞中的微核细胞率,这是一种较新的微核分析方法,本文对其检测的敏感性及表达遗传损伤的可恢复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材料和方法1.现场及...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方法,检测染发剂的诱变效应,结果发现染发剂的各剂量组微核率均明显高于蒸馏水组(P<0.01),提示染发剂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外周血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来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研究4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照射0,0.5,1,2,4Gy的外周血,放疗20Gy、60Gy时的外周血行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检测微核率、微核细胞率,统计分析正常组织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间、鼻咽肿瘤组织局控组与残留组间微核率、微核细胞率、50Gy鼻咽肿瘤消退率等指标有无差异,并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体外照射1Gy及以上剂量、20Gy、60Gy时外周血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放射敏感组明显比不敏感组增加,在体外照射2Gy及以上剂量、20Gy、60Gy时外周血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肿瘤局控组比未局控组明显增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有可能作为预测鼻咽癌皮肤、黏膜急性反应敏感性的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有可能作为预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烫发者毛囊细胞微核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烫发者烫发前后头发毛囊细胞的微核率。结果显示:烫发后24小时毛囊细胞微核率达到高峰,与烫发前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该化学卷发剂具有一定的诱变性。同时,对人发毛囊细胞微核试验的方法及其应用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市售含对二氯苯防蛀剂诱导植物细胞的微核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研究市售含对二氯苯防蛀剂诱导蚕豆叶尖细胞的微核效应 。材料与方法 :应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技术。结果 :在一定浓度作用下 ,随作用时间延长 ,植物细胞微核率逐渐增加 ,有一定的时间反应关系。在一定时间作用下 ,随染毒浓度增加 ,微核效应增加 ,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微核率比较 ,经统计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市售防蛀剂(含对二氯苯)对植物细胞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