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中药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及归经。“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成属明。升浮届阳,沉降属明。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气味厚薄理论渊源于《内经》,形成于金元易水学派,明清也有不少医家继承和应用之,而现在却弃之不用或予以回避。其实,它本身就是从中药气味学说发展起来的,对阐明药物性能功用具一定指导作用,何谓气味厚薄?张元素从天地阴阳属性立论,将气味厚薄表述为:“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阴中之阴……酸、苦、咸、寒是也”;“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辛、甘、淡、平、寒、凉是也”,“气之厚者,阳中之阳……辛、甘、温、热是也”。此文对气味厚薄之划分已很显豁。此外,对某些特殊药物来说,气味厚薄还应包括味觉和嗅觉对药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药五味——化学成分—药物功能三者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源远流长,并自成一套用药的理论系统。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作为中药基础药性之一,在说明药物功能,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经诸多学者对五味的研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实验结果均证实辛、甘、苦、酸、咸的五味与所...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味、功用是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指导用药的规律。药性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根据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来确定的。其特点是:对象在人,用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药味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的味(指药效上的差别),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出来,另方面则是根据临床治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7.
高宝林  闫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0-2221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1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2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用药规律,并建立治疗该病的新方组合。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结果 共纳入91项专利中药组方,涉及264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单味中药为甘草。264味中药药气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肺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提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麦冬、人参→五味子,常用药对为人参-五味子、甘草-五味子等。新方聚类分析得出4首新方组合,分别为“葶苈子、茯苓、地龙、白术、灵芝”“陈皮、熟地黄、肉桂、蒲公英”“贝母、知母、冰片、石膏、天竺黄”及“三七、人参、五味子、灵芝”。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组方中多用补虚之品,辅以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药,治疗中须时时顾护正气,以益气温阳为要。  相似文献   

9.
中药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最早记载,据目前资料,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又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素问》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成,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莱: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相似文献   

11.
辛开苦降法 ,亦称辛开苦泄法 ,是通过辛温与苦寒药物的有机结合 ,巧妙配伍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1] 。《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说明辛与苦代表着 2种截然不同的阴阳属性 ,辛善于升发宣散 ,属阳 ;苦能降逆泄下 ,属阴。同时 ,又进一步指出 :“阳明之复 ,治以辛温 ,佐以苦甘 ,以苦泄之 ,以苦下之”,表明辛苦 2类不同性质的药物可以合理配伍以治疗疾病。汉·张仲景宗《内经》之说 ,首创辛开苦降法 ,以辛温之半夏、干姜与苦寒的黄连、黄芩为主组成半夏泻心汤。辛苦合拟 ,寒温并用 ,升降同施 ,…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是根据我国中医药学的传统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成为我国独特的中药加工技术。是我们祖先长期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祖国医药学的瑰宝之一。由于中药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其气味常具有一定的“偏性”,如太寒则伤阳、太热则伤阴、太酸则损齿伤筋、太苦则伤胃耗液、太甘则生湿助满、太辛则损津耗气、太成能助痰湿。药物具有的“偏性",需要加工炮制,通过外部的条件,使药物的气与味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改变,不至“太过”或“不及”,克服药物的“偏性”,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在中药处方中缺少某一种药物时,在同类药物中如何选取最近似药物的一种方法。按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性能,分为寒、热、温、凉、甘、酸、苦、辛、成、升降沉浮等,这些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限。用模糊数学的加数Hamming距离,度量各因素集合的贴近程度,比较那一种药物与此种缺少药物药的各种性能综合对比的结果最近似。  相似文献   

14.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15.
<正>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是人们用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但也有的药味是依据中药功能和药效确定的。苦,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消炎抗菌、燥湿坚阴等作用。苦味药主入肝经,一般来说,中药的苦味又多以生物碱和苷类成分为主。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大多数中药或多或少都带有点苦味,但味极苦的中药却也屈指可数,如苦参、山豆根、北豆根、鸦胆  相似文献   

16.
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是以气味而成其性。同一药物,又可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味功效。清·徐大椿《制药论》曰:“凡物气厚力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始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醇矣。”故临床用药时,或取其偏、或制其偏,以发挥最佳疗效。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制其形、制其性、制其质、制其味之不同,兹分述其与临床药物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药归经在临床上的运用李云(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14000)主题词归经;中药性味;中药五味归经,是指药物对于人体某部位的特殊作用。正确选用归经,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中药都具有辛、苦、甘、酸。咸五味,分别对五脏有亲和作用,如辛入肺。...  相似文献   

18.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WEKA软件对《中药学》中的全部481味中药的性、味、归经进行Apriori算法的关联分析。结果:传统"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热"性与"辛"味具有联系的认识与关联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涩"味、"酸"味与"归大肠经"有较大的关联,"寒"性作用与"归小肠经"的关联较大,"归小肠经"与"归大肠经"的关联,"凉"与"甘、苦"之间的联系;温性和归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的联系;辛味和归胃经结合与部分归脾经;归小肠经、归膀胱经、归肺经等作用在没有归肝经作用的前提下,与"寒"或"凉"有关等,均暗含了中药性、味、归经等药性属性之间的正性或负性的交互作用。结论:应用数据挖掘研究中药药性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属滋补性中药,具有益气强阴、明日壮筋骨等功效。化学研究表明,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木脂素、有机酸、多糖、脂肪油、氨基酸、色素、鞣质等,现就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