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新西兰兔营养性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营养性高脂血症对兔外周血L-肉毒碱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纳入刚离乳非纯系新西兰兔36只,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16),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和普通全价饲料喂养至3月龄,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外周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HPLC法测定外周血中L-肉毒碱水平;同时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分析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分析L-肉毒碱水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动物36只,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兔子3只、实验组1只因腹泻等原因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数为32只。①实验组20只新西兰兔,有18只成功建立了营养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成功率为90%。②实验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对于对照组,有极为显著的升高[(31.27&;#177;3.84),(0.70&;#177;0.11);(2.01&;#177;1.19),(0.53&;#177;0.14);(17.42&;#177;4.58),(0.22&;#177;0.05)mmol/L;P〈0.01];对照组L-肉毒碱水平极显著的高于实验组[(58.89&;#177;7.76),(17.77&;#177;1.91)μmol/L,P〈0.01]。③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中,实验组全血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95&;#177;0.23),(1.70&;#177;0.14)mPa&;#183;s,t=2.761,P〈0.05],实验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5.24&;#177;0.34),(6.27&;#177;0.37);(3.94&;#177;0.36),(4.74&;#177;0.54)&;#215;10^12L^-1;(0.34&;#177;0.03),(0.44&;#177;0.02)L/L;t=-3.781~-7.735,P〈0.01],其他各项指标在两组间无差异。④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肉毒碱水平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肉毒碱呈负相关,实验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肉毒碱水平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肉毒碱呈正相关。
结论:幼年起摄入大量高脂食物极易诱发营养性高脂血症,并能显著降低外周血,L-肉毒碱水平,出现失代偿,同时亦可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黏滞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复杂 ,最终结果则影响血流改变 ,血流减慢易发生血细胞的聚集 ,造成小血凝块的形成 ,形成血管栓塞 ,是心、脑、血管疾患的高危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增加 ,高脂血症患者增多 ,为了解血液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水平升高 ,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本文对 15 6例TC升高、46 8例TG升高和 149例TC、TG同时升高与 5 86例TC、TG均正常者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①高TC组 15 6例 ,TC >5 .17mmo…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高脂血症病人,在采血测T.ch、TG、HDL-C的同时留血用肝素抗凝,用上海产IS-C型血液粘度计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并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等项目。对照组选择健康男、女各25人。高脂血症组,经TCH、TG、HDL-C测定,一项异常者20例,二项异常者20例,三项均异常老10例。结果发现,在男、女各25例血脂异常者中.仅有4例(男3例,女1例)血脂异常而血流变指标基本正常。说明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的粘滞性、凝固性与高血脂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在测定血脂的同时,特别是在实验室测得高… 相似文献
4.
王婷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8(2):69-71
本文通过对319例高脂血症患者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204例血脂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P<0.05或P<0.01),提示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粘滞度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血脂检测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北京普利生LBY-M6B,PLS-F200B型血液流变工作平台.纤维蛋白原检测采用德国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根据观察值表明:血液流速、血液粘滞性、血液凝固性与高血脂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与血液高黏滞的关系,对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来院就诊及住院的65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两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对照组30例为2003年来院体检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5~62岁,经血脂检测及临床检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观察血脂增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测定44例三型高脂血症患者和43例正常对照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女性高甘油三脂血症组(高TG组)外,三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全血表现粘度、还原粘度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比高TG组改变明显,三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女性高TG组除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其中胆固醇增高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9.
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各50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慧敏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2):112-113
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患者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密切关系。本文检测他们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1)高脂血症组50例(55~75岁),男21,女29。按WHO高脂血症标准诊断。2)原发性高血压组50例(50~76岁),男24,女26。按W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部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指标与高血脂的关系.方法 用北京世帝公司生产的LG-R-80F血液黏度仪对年龄为40 ~ 65岁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指标与对照组相差显著.结论 LG-R-80F血液黏度仪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着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运动后血液流变的异常是产生运动疲劳的原因之一,也是运动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目的:分析运动方式对血液流变指标和血管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血管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一次性力竭运动和系统运动两种运动模式下分叉血管剪切力分布,检测30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血液流变指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运动方式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运动方式与血管剪切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能使机体血液流变性明显发生不良变化,而长期规律的系统运动后明显改变血液流变性均有向好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分叉血管剪切力在分岔处小于0.6 Pa;系统运动后,血管处剪切力为0.6-1 Pa。因此,一次性力竭运动后易诱发血管疾病;系统运动起到预防血管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流流变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3/12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16&;#177;0.35)k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分组及造模:30只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只。两组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②胫骨上端骨内压测量:动物麻醉后,将测压针在右胫骨结节上方约0.5cm内侧平坦面刺入骨髓腔内,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减压术前及术后第2天测量2组骨内压。③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实验组于钻孔减压术前和术后第2天,抽取骨髓血,采用血液仪R80(椎板式)Version5.0测量血液流变学数值。主要观察指标: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前后骨内压测量值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数值。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内压测量结果:实验组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非固定侧骨内压值(2.50&;#177;0.39)kPa,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1)。②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结果: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胫骨上端骨髓内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5或0.01),而钻孔减压术前后骨髓内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骨内压,稀释骨髓内血液,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3.
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临床上许多骨科疾病与骨内压异常增高有关,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等,采用经皮骨穿刺等方法,可降低骨内压,使临床症状立即缓解。分析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进一步认识骨内压的发生和发展。目的:观察钻孔减压术后骨内高压兔骨内压和骨髓血流流变学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3/12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雌雄不拘,体质量(2.16±0.35)k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动物分组及造模:30只兔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只。两组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行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②胫骨上端骨内压测量:动物麻醉后,将测压针在右胫骨结节上方约0.5cm内侧平坦面刺入骨髓腔内,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于减压术前及术后第2天测量2组骨内压。③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实验组于钻孔减压术前和术后第2天,抽取骨髓血,采用血液仪R80(椎板式)Version5.0测量血液流变学数值。主要观察指标: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前后骨内压测量值和骨髓血液流变学数值。结果:3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内压测量结果:实验组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正常值非固定侧骨内压值(2.50±0.39)kPa,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骨内压值明显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1)。②骨髓内血液流变学测量结果:实验组钻孔减压术后胫骨上端骨髓内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高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相对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钻孔减压术前(P<0.05或0.01),而钻孔减压术前后骨髓内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右胫骨上端钻孔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骨内压,稀释骨髓内血液,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齿苋降血脂成分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饲料组,正常饲料加马齿苋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加马齿苋组,每组10只,喂养3周。于实验前后采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DL-C)并且根据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LDL-C)、动脉硬化指数。结果:实验前后正常饲料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1.62±0.28)mmol/L、三酰甘油(0.39±0.24)mmol/L,HDL-C(1.30±0.18)mmol/L无变化;正常饲料加马齿苋组三酰甘油(1.40±0.26)mmol/L、总胆固醇(0.28±0.16)mmol/L降低,HDL-C(1.49±0.27)mmol/L升高;高脂饲料组总胆固醇(9.89±1.58)mmol/L、三酰甘油(3.12±0.35)mmol/L升高,HDL-C(1.05±0.29)mmol/L降低;高脂饲料加马齿苋组三酰甘油(4.10±1.45)mmol/L、三酰甘油(1.78±0.39)mmol/L比高脂饲料组低(P<0.01),HDL-C(1.59±0.36)mmol/L比高脂饲料组高(P<0.01)。结论:马齿苋对大鼠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蝎毒活性肽对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蝎毒活性肽的抗栓溶栓机制我们对蝎毒活性肽对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方法:压力变换法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EDI,EAI)。结果:ASP2.5mg.kg^-1,SVAPs1.6,3.2mg.kg^-1 iv可明显降低PV<HCT<Fib,EAI,升高EAI,从而降低200s^-1和3s^-1BV。结论:SVAPs通过降低BV而改善兔血液变性可能是其抗栓溶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峰峰矿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以及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在严格质量控制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峰峰矿区9113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测定并分析。结果平均血尿酸水平为:男性(348.20±81.12)μmol/L,女性(256.85±61.71)μmol/L,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UA的发生率为:男性21.92%,女性10.61%,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峰峰矿区成人尿酸水平已显著提高,HUA的发生率增高。人们应增强健康意识,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HUA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胆囊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NEU)的相关性,以鉴别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方法分别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健康对照组的NE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U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TCH、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510,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TG下降,急性胆囊炎患者NEU升高;健康对照组的TCH和LDL-C均与NEU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