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于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患者37例和观察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指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数值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促进意义,明显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效果。方法9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血流Vmax、Vmean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AI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47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47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治疗后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理状态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38%)例低于参照组11(23.40%)例,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对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可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且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损伤情况及临床疗效、溶栓后出血、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C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出血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MR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4 d、 30 d、 90 d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出血率相当,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桥接Solitaire支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92例AI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46例)和桥接组(46例);溶栓组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桥接组在阿替普酶溶栓后桥接Solitaire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总结合理用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阳谷县人民医院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84例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预后不良的患者(出血转化、2周内死亡、2周后NIHSS评分上升≥1分或无变化、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纳入不良组,预后良好的患者纳入良好组。收集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入选不良组20例,良好组64例。不良组发病到入院时间、BMI、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与良好组入院高血糖、低剂量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就诊时间、入院高血糖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尚可,入院过晚、病情重、入院高血糖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替普酶不同剂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0.6 mg/kg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4~6h后接受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分析多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的原因,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时间、体温、血糖、NIHSS、血氧饱和度、血压、血脂等,与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结论治疗期间接受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治疗前的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低、血糖、血压、血脂异常、NIHSS评分与患者经30d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阿替普酶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3d的出血转化率与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各项临床指标,观察溶栓前、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及溶栓前、溶栓后14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定预后,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预后情况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cy增高组和正常组在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年龄、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14d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疗效,应密切观测血清Hcy水平并早期干预,以便更好的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3个月时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发病在4.5 h之内的ACI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24 h及14 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可更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持续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79-38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1、3、6个月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诊断和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清除自由基、血小板抑制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阿替普酶(rt-PA)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37例)先予阿替普酶(rt-PA)针0.9mg/kg静脉滴注,随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仅给予常规药物奥扎格雷钠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积分(NDS)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溶栓后NDS迅速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基本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明显(P<0.01),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 超早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所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上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史、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前血糖、总胆固醇、溶栓前NIHSS评分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前血糖、溶栓前NIHSS评分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严格控制患者溶栓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及血糖,能明显提高患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患者预后恢复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225-122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TNF-α、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阿替普酶注射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相比对照组患者77.5%要明显高出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极为显著,能够快速有效的治疗病情,帮助患者提高神经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连续治疗14d,根据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14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5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4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再选取同期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靳英 《智慧健康》2023,(6):144-147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栓机械取栓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单纯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治疗期间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50mg,对照组采用100mg加速给药,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临床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的临床疗效和使用安全性因素等。结果观察组再通22例,对照组再通26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较好,加速给药的疗效更为优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酶可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治疗使用,采用加速给药的方法效果更为理想,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