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CAMs主要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以配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相似文献   

2.
王晓彤  于国平 《医学综述》2004,10(12):745-747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激发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激活与维持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作为有力的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树突状细胞(DC),兼有抗原传递以及初级致敏T细胞的作用,可以破坏自身忽略并诱发进展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不同类型的树突状细胞在诱导Th1/Th2细胞的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定的细胞因子可以诱导免疫源性的树突状细胞向耐受源性的树突状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树突状细胞在外周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免疫后第4、7、9天外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免疫后第9天脑、脊髓中才出现树突状细胞浸润。免疫后第15天外周淋巴结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均达高峰,第23天其数量减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组与对照组差别显著。结论: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转归,尤其在触发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并与已论证的传统治疗方法甲基泼尼松龙对EAE实验治疗做临床对比其疗效.方法: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SD大鼠建立EAE模型,免疫10 d后将FK506分别以1 mg/kg,0.5 mg/kg剂量给予每日腹腔注射EAE大鼠,连续给药10 d,观察其发病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 、CD4 、CD8 、NK细胞比率,免疫后30 d,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显示神经再生的形态学证据.结果:FK506能减轻EAE的临床症状,促进EAE的临床缓解和恢复;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浸润;减轻髓鞘和轴突损伤,促进轴突再生作用,且停药后未见动物复发.结论:FK506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有一定的实验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模型。观察二黄胶囊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结果 二黄胶囊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各剂量组大鼠大脑的2个取材部位、小脑、脑干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黄各剂量组大脑和小脑、脑干的髓鞘病变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中剂量组脊髓纵切标本、二黄大、中剂量组脊髓横切标本的髓鞘病变灶计数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胶囊对EAE大鼠的体质量、动物发病情况和脑、脊髓病理改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制作的试验方法与技术。方法采用完全福氏佐剂-脑脊髓匀浆,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诱导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不同的免疫原(同种或异种),注射方法(一次或多次注射)以及性别差异对模型制作的影响。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改变。结果使用同种脑脊髓匀浆,多次注射雌性SD大鼠诱导的模型,其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16~20天,10~14天;发病率为85%;复发率为46.67%,而致死率仅有5.88%;明显优于其他组别。病理学证实发病大鼠具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和胶质结节形成。结论使用同种脑脊髓匀浆,多次注射雌性SD大鼠诱导的动物模型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病程特点与人类的多发性硬化(MS)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适用于MS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乙铭  李光宗  詹成 《中外医疗》2009,28(33):12-12
本文通过临床试验研究了CD28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为脑脊髓炎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系动物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国内不同种系动物诱发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可能性,寻找诱导EAE的合适实验动物,以推进国内临床神经免疫学的研究。方法:用含异种动物脊髓的完全弗氏佑剂乳化物作为抗原,进行动物背部皮下多点注射,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1)抗原诱导EAE,如果发病,一般都在注射捩的2周后开始出现症状,在注射后19天左右症状最明显,且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病理变化。(2)SD大鼠  相似文献   

10.
大鼠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和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剂一次性注入Wistar大鼠双足垫和尾部,同时腹腔注射左旋咪唑诱导大鼠发生EAE.观察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Loyez氏髓鞘染色法观察髓鞘改变.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均未出现症状,HE染色大脑白质及脊髓无炎性细胞浸润;Loyez氏染色未见髓鞘脱失;模型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7.5%,HE染色见大脑白质及脊髓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oyez氏染色见部分脱髓鞘改变.结论用豚鼠脊髓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混合乳剂同时辅以左旋咪唑成功地诱导Wistar大鼠发生急性EAE.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在兔炎性淋巴结中的增强磁共振特征,建立USPIO淋巴结显像的常规注射及扫描方案.方法 12只健康新西兰兔于足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模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45、90、135 μmol Fe/kg)的USPIO,注射前后行磁共振扫描,观察不同浓度组及90 μmol Fe/kg浓度组在不同时间点淋巴结强化特征,测量各组淋巴结T2信号强度、T1信号强度、T2*值及T2值变化并计算T2强化率.结果 炎症淋巴结在USPIO增强后24 h,90和135 μmol Fe/kg浓度组T2加权像序列强化效果及强化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均显著优于45 μmol Fe/kg浓度组(P<0.05);90 μmol Fe/kg组在6~24 h T2信号强度、T1信号强度、T2值及T2强化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90 μmol Fe/kg组淋巴结信号强度降低在18 h达峰值,于18~24 h均能获得较好的图像.结论 90 μmol Fe/kg可以较好地强化淋巴结,注射USPIO后18~24 h采集淋巴结图像可以达到满意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作为磁共振成像(MRI)示踪剂使动脉粥样斑块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脂饲养结合球囊损伤颈动脉血管内皮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0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分为2组,实验组(A)5只,经外周静脉注射SPIO(1 mmol/kg);对照组(B)5只,经外周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24 h、48 h及72 h后行MRI扫描检查,然后行损伤颈动脉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在外周静脉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24 h后,A组中3只兔的T2*WI显示损伤的血管壁呈明显低信号区,血管腔明显呈"管腔扩大样"改变;B组则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病理学检测显示A组5只MR信号改变实验兔的损伤血管内膜及斑块组织中有Perl’s蓝染色阳性颗粒;B组粥样斑块组织中则无该染色阳性颗粒,2组间Perl’s蓝染色阳性颗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可以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可作为MRI示踪剂使活体兔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分子成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探针,探讨其应用于转染细胞磁共振(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交联法将SPIO标记于c-erbB2癌基因的ASODN制成ASODN探针,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探针形态,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检测联接率和生物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稳定性。将ASODN探针转染高表达c-erbB2癌基因的SK-Br3肿瘤细胞株,普鲁士蓝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铁分布,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内铁含量,MR扫描观察细胞信号强度变化情况。结果制备的ASODN探针近似球形,粒径在25~40nm间,分散均匀,联接率为100%,仍保持原有生物活性,稳定性好。转染ASODN探针后的SK-Br3细胞胞浆内可见多少不等的蓝色铁颗粒,细胞内铁含量明显高于未转染ASODN探针的其他各组细胞(P均<0.01);MR扫描显示其信号强度最弱,信噪比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细胞(P均<0.05)。结论成功制备SPIO标记ASODN探针,该探针能有效进入SK-Br3细胞内,明显降低MR扫描下的转染细胞信号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入大鼠心脏后的活体磁共振成像(MRI)示踪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左旋多聚赖氨酸-SPIO共培养方式标记ADSCs.采用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铁颗粒,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并对标记的干细胞进行体外MRI成像.将经过SPIO标记的干细胞移植入正常大鼠心脏,使用MRI进行活体成像观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普鲁士蓝染色于ADSCs胞浆内可见蓝色颗粒,电镜检查见铁颗粒位于内涵体/溶酶体内;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标记了SPIO的干细胞体外MRI成像时,实验组信号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标记后的干细胞移植到心脏后,MRI显示细胞移植区域信号缺失,对应区域病理切片普鲁士蓝染色可见胞浆内染色阳性的细胞.结论 MRI可以对移植入心脏的经SPIO标记的干细胞进行无创、动态的活体示踪成像,有助于了解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及迁徙情况.  相似文献   

15.
利用季胺基团具有高水溶性的特点,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良好且带有长烷烃链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在1,4,7,10 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的骨架碳原子上引入季胺基团,并分别对4个仲氨基进行亲电取代,得到具有季胺基侧链的多齿配体;在不影响对钆(Ⅲ)离子的络合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配合物的弛豫率,并赋予其良好的水溶性。长烷烃链和季胺基团的同时引入为该类配合物的进一步功能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苗红  马茜  裴中力  赵新光 《医学综述》2011,17(7):1117-1119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增强磁共振对颅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5TMR对20例脑脓肿、26例胶质瘤、29例转移瘤、14例表皮样囊肿、26例蛛网膜囊肿进行常规MR、DWI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和增强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脑脓肿、胶质瘤和转移瘤全部强化,表现为环状或花环状强化;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病例不强化。DWI上16例脑脓肿和14例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26例蛛网膜囊肿均为低信号;55例脑肿瘤患者中,5例胶质瘤呈高信号,13例呈混杂信号,其中10例为胶质瘤,3例转移瘤,其余均为低信号。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增强磁共振在颅内囊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US)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小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小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分别行US、MR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各病理类型诊断合计MRI×US准确率94.29%显著高于US、MRI准确率70.00%、81.43%(P0.05)。US表现肿瘤多呈囊实性,囊壁与隔厚薄不均,大网膜不均匀增厚,并有结节样改变。而彩色血流信号以Ⅲ级为主,彩色血流肿块内有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动,其多分布于肿块实质,血管分布呈条状,树枝状,团状等多种形态。MRI表现肿瘤多为囊性肿块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光滑,肿瘤直径44.9-365.7mm;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见厚薄不均的囊壁且囊内片状阴影、囊壁、间隔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结论 US联合MRI诊断原发性小卵巢癌准确率高,且二者影像学特征明显,互为补充,联合诊断对原发性小卵巢癌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