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体外培养、传代得到骨髓基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诱导剂5-氮胞苷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和诱导作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后2周转化率为29%。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MSCs在体外条件下经5-氮胞苷诱导可分化成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 取成人髂骨骨髓,分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5-aza)条件下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结果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aza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结论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心肌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由5-氮胞苷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以获取心肌样细胞。方法:抽取兔骨髓后,体外培养、传代得到骨髓基质细胞,用5-氮胞苷(5-azacytidine)诱导24h,继续培养10天后,行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鉴定。结果:诱导后部分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心肌特异性肌钙蛋T(cardiac isoform of Tropnin T,cTnT)、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RT-PCR表明诱导后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讨论: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5-氮胞苷诱导下部分可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但分化的阳性率还不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B)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犤方法犦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MSCs)培养,保留贴壁细胞进行传代;免疫细胞化学行肌动蛋白抗原、肌钙蛋白T抗原染色;观察丹酚酸B对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犤结果犦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形态上呈贴壁集落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丹酚酸B加入5-氮胞苷诱导组后细胞死亡较少,长方形、多角形细胞明显增多。犤结论犦丹酚酸B能够促进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干骨髓基质细胞(MSCs)培养,保留贴壁细胞进行传代;免疫细胞化学行肌动蛋白抗原、肌钙蛋白T抗原染色;观察丹酚酸B对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形态上呈贴壁集落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丹酚酸B加入5-氮胞苷诱导组后细胞死亡较少,长方形、多角形细胞明显增多.[结论]丹酚酸B能够促进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方法抽取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MSCs进行培养、传代,在第4代MSCs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5-aza)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大鼠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肌钙蛋白及Connexin43表达强阳性。结论大鼠MSCs体外在5-氮胞苷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的条件及可行性。方法:取Wistar大鼠胫骨、股骨干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传代,观察经5 氮胞苷(5 azacytidine,5 Aza)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检测其α 肌动蛋白(α actin)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大鼠骨髓干细胞贴壁呈集落生长,5 Aza诱导后的骨髓干细胞形态类似心肌细胞,α actin和cTnI表达阳性。结论:骨髓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肌细胞移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用5-氮胞苷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研究MSCs生物学特性和5-氮胞苷效能.方法 将SD大鼠的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分离培养及传代增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29、CD45的表达,进行细胞成分鉴定.用5-氮胞苷体外诱导MSCs,观察其形态结构.用免疫组化检测肌钙蛋白T(cTnT)、结蛋白(Desmin),用RT-PCR检测心肌特异因子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结果 贴壁法分离培养的MSCs生长稳定,增殖较快.经5-氮胞苷诱导后,MSCs形态发生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免疫组化和RT-PCR证实MSCs经体外诱导发生了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结论 采用贴壁筛选法,简便易行,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5-氮胞苷的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nchymal stem cell,MSC)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心肌样细胞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取兔髂骨骨髓,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5-氮杂胞苷定向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心肌样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特征,RT—PCR检测心房利钠肽、受磷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结果5-氮杂胞苷诱导后,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呈“棒状”或“珠状”结构,有肌管样结构形成,透射电镜下有肌丝、心房颗粒及线粒体等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形成,RT—PCR检测显示有心房利钠肽、受磷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结论经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方法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离大鼠骨髓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第二代骨髓MSCs进行体外心肌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及RTPCR鉴定心肌细胞。结果大鼠骨髓MSCs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阳性,CD15、CD33、CD34、HLADR阴性;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向心肌细胞分化,其细胞免疫组化呈结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强阳性;在透射电镜下,诱导后细胞具有条索状肌丝结构;RTPCR显示诱导组细胞后转录结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mRNA水平增加。结论大鼠骨髓MSCs体外在5氮胞苷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应用MSCs治疗心肌损伤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兔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液 (1 .0 83g/L)离心分离兔MSC ,体外扩增 ,硫代甘油等试剂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 (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1 0 5、1 0代可获得 2× 1 0 1 0 个细胞。加入硫代甘油诱导后 ,MSC胞体收缩 ,突起伸出 ;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表达阳性 ,GFAP阴性。结论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孙旭芳  姜焕荣  杨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6):1974-1976,1982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及其向视网膜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取SD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收集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配制成条件分化液。将培养的rMSCs先经神经选择诱导后再换用条件分化液诱导,并对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rMSCs生长较好并扩增迅速,经2种分化液诱导后可先分化为神经先祖细胞,继而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样细胞。分别应用nestin、NeuN、GFAP、Thy1.1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呈阳性反应。结论rMSCs能于体外培养存活和扩增,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视网膜神经样细胞,体外自制分化条件及模拟眼内环境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将为进一步的眼内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 vitro culture and expans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rats(rMSC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MSCs differentiation into retinal neural cells,the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in SD ra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vitro.The retinal neural cells in SD rats were cultured and the supernatants were collected to prepare conditioned medium.The cultured rMSC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by two steps.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and anti-nestin,anti-NeuN,anti-GFAP and anti-Thy1.1 antibodi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cells derived from the rMS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 vitro cultured rMSCs grew well and expanded quickly.After induction with two conditioned media,rMSCs was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al progenitor cells,then into retinal neural-like cells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nestin,NeuN,GFAP and Thy1.1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method.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rMSCs could be culture and expanded in vitro,and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retinal neural-like cells.  相似文献   

14.
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向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优化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体外适宜诱导条件;并初步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心肌成血管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分别用5-氮胞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利用免疫组化、RT-PCR鉴定分化后的细胞.结果:在传代培养至72 h时,加入10 μmol/L5-氮胞苷诱导24 h后换液培养,以后每7 d换液1次,培养14 d进行再次诱导的条件下,细胞能出现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肌管样结构,诱导率达(39.47±0.56)%.心肌特异性的表面抗体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连接蛋白-43表达阳性,RT-PCR检测有心肌特异性因子α-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在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48 h后,出现呈直线排列的血管内皮细胞;7 d后,有部分区域细胞相互连接呈血管内皮细胞网状;14 d时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诱导后的细胞血管内皮特异性表面抗体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结论: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特点和在诱骨条件下的成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的生长特点和在诱导条件下的成骨特性。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保留贴壁细胞传代,观察、测试在培养液中添加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Dex)10^-8mol/L、β-甘油磷酸钠(β-GP)10mmol/L,抗坏血酸(AA)50μg/ml条件下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变化和成骨分化。结果 形态学观察表明,rMSCs贴壁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增殖的结果表明,传代次数增加,rMSCs的增殖活性升高。成骨诱导剂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而且对多次传代细胞促增殖作用明显。成骨诱导剂促进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在诱导3周时即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非诱导条件下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会随传代而升高,传3代rMSCs的ALP的表达较弱,诱导一周后ALP的表达明显升高,超过未加诱导剂的传一代大鼠成骨细胞(OB)的ALP表达。结论 本实验表明所培养的rMSCs仍处于低分化水平,具有骨祖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3月龄与12月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MSCs)增殖能力和成骨、成脂肪分化能力。方法 体外培养3月龄,12月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血球计数板描绘生长曲线比较增殖能力;培养液中分别加成骨,成脂肪诱导剂,在不同时间行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两组细胞成骨与成脂肪能力的变化。结果 12月龄rMSCs第4代(P4)及第9代(P9)较3月龄rMSCs同代细胞生长数量均下降,12月龄rMSCsP9较P4生长数量下降,3月龄rMSCsP4、P9之间生长数量无显著差异。成骨诱导1周后,12月龄rMSCs对照与诱导组碱性磷酸酶(ALP)表达阳性率均低于3月龄rMSCs的同组,细胞,成骨诱导12天后,3月龄rMSCs先天12月龄rMSCs组有钙化形成。成脂肪诱导第二天12月龄rMSCs先于3月龄rMSCs有脂滴生成,结论 12月龄rMSCs生长能力和成骨能力较3月龄rMSCs降低,成脂肪能力较3月龄rMSCs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