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灵枢·本输篇》曰:“肺合大肠。”肺与大肠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笔者据此理论运用于临床某些病证进行辨证施治,每获良效,兹举2例如下。 例1:牛某,女,38岁,1997年9月25日诊。患咽中异物感4年余,且便秘时加重。某医院诊为“慢性咽炎”屡治不效。现咽部党有痰阻,咯吐不出,咽干,便秘,脉滑实,舌苔黄。思咽喉为清道,清道之气出于肺,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故拟方:桔梗、牛蒡子、厚朴、大黄、法半夏各10g,火麻仁、生地黄、麦冬各15g。日1剂,服2次。4剂后咽部梗阻感基本消失,守方连服9剂而愈。半年后…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中医古籍的研究和前人治疗经验的总结认为,肺病多导致便秘、泄泻、痢疾、脱肛、腹痛腹胀、痔疮便血、肠痹等肠病发生;肠病多导致喘证、咳嗽等肺病发生.通腑是肺病治肠的主要手段;理肺、润肺、豁痰是肠病治肺的重要手段.分析发现,在病因特点上,热、燥、寒邪影响肺或大肠,多易发生肺病传肠,或肠病传肺,说明肺与大肠二者有着共同的病因易感性,可反证肺与大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病机传变特点上,导致肺病及肠与肠病及肺的内在病理机制是一致的,表明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是实现肺与大肠之间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反证了肺与大肠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与大肠主传化糟粕、主津二者相互对应,息息相关.在治疗特点上,通腑、理肺的肺肠互治可反证肺与大肠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同时也证明了“肺与大肠相表里”对临床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重点研究气机升降运动在肺合大肠中的病理关系及应用规律,探讨气机升降运动在肺肠疾患中的临床意义,阐明"肺合大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肺以宣降为本,肠以通降为要。气机升降失常是肺肠同病的病机之一,调理气机升降是治疗肺肠疾病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观察泻肺平喘灵(麻黄、杏仁、甘草、葶苈子、瓜蒌皮、丹参、虎杖、大黄)及其拆方对“肺合大肠”模型动物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分成7组(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模型组、解扎组、泻肺平喘灵组以及3种拆方组.以直肠体外不全结扎法制备“肺合大肠”模型,观察肠、肺形态学改变,观察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的干预效果.结果 模型组多数肺组织有中度到重度间质性炎症,伴有肺泡壁充血及肺气肿等病变,结肠组织黏膜下层不同程度充血、水肿,不等量炎细胞浸润.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治疗后上述变化不同程度减轻,部分药组之间呈协同的作用.结论 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能减轻模型鼠肺、肠病理形态学变化.三拗汤+活血药在减轻肺组织病变方面占主导作用,三拗汤+通腑药在减轻肠组织病变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泻肺平喘灵则表现出最佳效果,印证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的疾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理论基础,将通腑法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疗效明显。作者查阅文献,从理论基础、临床运用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对此理论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念,提出"皮毛与大肠相通联"的假说.从组织结构、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对皮肤和大肠进行比较.认为皮毛与大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大肠的病变可以引起皮肤的变化;皮肤的病变也可以引起大肠的改变.皮肤的病变可以通过大肠给药;大肠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皮肤来治疗,从而扩大了中药的给药途径,解决中药服药难的问题.对于脏腑学说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治疗,特别是对皮肤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患者,2020年2月8日国家卫健委将此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随着疾病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但对该病的认识仍较少,目前仅了解该病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尚不明确,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但临床中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亦不少见。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是新冠肺炎发生的根本因素,邪实是新冠肺炎发展的变动因素,正虚与邪实的变化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中医药内容逐渐丰富,且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的实际疗效,说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存在理论基础,"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中医学理论之一,与呼吸道和肠道黏膜公共免疫理论相通,推断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关键因素,肠黏膜核酸检测可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真确性,并可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转归,由此得出健脾益气中药可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防治新冠肺炎,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肺肠微生态变化研究肺与大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微生态角度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过敏性哮喘)、肠病组(便秘)和肺肠同病组(过敏性哮喘合便秘),每组10只,收集各组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粪便样本,进行肺部和肠道菌群主要微生物种类与含量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病组、肺肠同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及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部菌群与肺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肠同病组大鼠肺部菌群与肺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肠道菌群与肠病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导致肠道菌群变化,肠病也可影响肺部菌群的变化,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部分微生态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