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解剖学理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选择我校2020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112人,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常规备课、授课;试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文案、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统一考试,记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成绩;同时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及学生对自身认可度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学期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理论和实验成绩以及对自身认可度、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临床实践内容及时有效的应用到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护理解剖学为基础的3D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手术教学的应用.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6月,选择妇产科护理班80名学生自愿者按照信封法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各40名;传统组采用基础教学模式,腹腔镜组采用3D腹腔镜技术教学模式,观察学习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 腹腔镜组在妇产科临床技术平均成绩、妇产科临床技术平均成绩上均与传统组存在不同(P<0.05);采用调查问卷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在团队合作能力上水平相似(P>0.05),在剩余指标下腹腔镜组均优于于传统组(P<0.05).结论 3D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妇产科解剖学护理临床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临床技巧及成绩,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虚拟实验室对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成绩的影响.方法 分别从我院2016、2017、2018级3个年级的护理专科新生中,各年级选出两个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安排同一个老师上课.试验组选择在虚拟实验室上课,对照组选择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上课,两组的大体实验教学均选择在解剖实验室授课.两组的考试方法相同,评价方法也相同,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二组之间成绩存在差异.结论 虚拟实验室对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能够很好地促进解剖学教学,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3D body解剖软件用于解剖学护理实习生带教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120名2019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试验组应用3D body解剖软件辅助教学.比较2组各章节及期末考试成绩,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并观察2组带教整体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各章节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知识易接受性、知识生动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 3D body解剖软件对提升解剖学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以护理操作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护理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以护理操作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均接受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解剖学考试成绩进行详细评价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以护理操作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艳  朱梦莉  何苗 《解剖学研究》2021,43(4):445-447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应用以临床护理操作为指导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62名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实习时间分成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32名),根据实习教育要求,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模式开展解剖学教学培训,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操作为指导的模式开展解剖学教学培训,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护生急诊科理论、专科技能考核成绩、临床抢救应对能力、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临床教学质量总分及各5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临床护理操作为指导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了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及教学满意度,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临床护理胜任力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江霞  谭璇 《解剖学研究》2021,43(4):437-440
目的 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两个班共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试验组,另一个为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网络授课,试验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SRSSDL)、专业自我概念(PSCNI)及课程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学后的SRSSDL评分、PSC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科护理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护理学专业自我概念,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据解剖学要点的临床护理操作在眼科用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眼科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RC组)和基于解剖学要点的临床护理组(CN组),每组7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RC组和CN组患者SF-36评分、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RC组患者SF-36社会功能评分与CN组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其他项目评分均低于C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RC组和CN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数值相差较小(P>0.05),护理后,RC组和CN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变化,且CN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均比RC组低(P<0.05).CN组护理满意人度显著比RC组高(P<0.05).结论 根据眼部解剖学要点对眼部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护理,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POC教学模式下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班和2班102人作为试验组,采用SPOC教学;3班和4班10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对比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分析SPOC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80.6±12.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SPOC教学模式更为满意,学习热情也大幅度提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SPOC教学模式下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热情及课堂活力,并使教学质量有了较显著的提高,为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在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的护理专业12个班1215名学生按照统计学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个班615人,对照组6个班600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传统+微课"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然后对两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的标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实验结束后,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1 215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微课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适应新媒体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吕霞  邹思政  严琴  唐瑶 《解剖学研究》2021,43(4):477-478
目的 探讨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增加"美学绘图"的教学方法,能否帮助学生掌握解剖学繁杂枯燥的知识.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共115名,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采用同一专业不同班级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班(对照组)和教改班(试验组).结果 我们对两个班期末成绩中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及总分成绩四项指标做了统计学分析,在所分析的四项指标中教改班的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解剖学教学中增加"美学绘图"的翻转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解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解剖学的学习成绩,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段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在临床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80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三段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两组学生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测验成绩比较,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段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临床教学训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及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高,为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昕昕 《解剖学研究》2021,43(4):410-412
目的 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方法 将医科大学本科护理专业82名护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40人、试验组42人,对照组护生采用混合法教学模式,试验组护生采用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解剖学结课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评定,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及学习能力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BE教学理念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广泛得到护生们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明确系统解剖学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学小组对实验教学实施创新实验教学改革。方法随机选取2017级医学影像专业本科01班作为试验组,进行创新实验教学;02班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实验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实验成绩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显示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雪  杨菊  陈菊 《解剖学研究》2021,43(4):415-417
目的 探讨老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项目化教学结合护理技术操作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院48例妇产科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参照组护士给予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给予老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项目化教学结合护理技术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的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培训后,研究组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护士的临床思维得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护士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师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项目化教学结合护理技术操作应用于妇产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显著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改善其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实习护士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对妇产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解剖学要点在呼吸内科护理操作技术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毕业生共62人,依据实习时间分为试验组31人和对照组3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呼吸内科护理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呼吸系统解剖学要点进行呼吸内科护理带教。评价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核与专科护理技能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96.77%)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 以呼吸系统解剖学要点为指导的呼吸内科护理操作技术带教显著提高了护生对呼吸科护理理论、专科护理技能掌握水平、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呼吸内科护理专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Web技术的护理解剖教学系统在妇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妇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94名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位,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管理,试验组使用基于Web技术的护理解剖教学系统进行教学管理,评价两组教学系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习后,试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总分及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习后,试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Web技术的护理解剖教学系统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及综合能力,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实习考试成绩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习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规范教学流程,而且有效的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护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江苏建康职业学院2012级护理班的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组采取实践考核,同时,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考核完成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践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88.44±17.32)分和(77.21±1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师生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6个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能够改善当前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沙医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1班与2班各120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卷面讨论分析题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24.56±2.18)分、(83.06±2.6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8.81±2.04)分、(72.2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且该教学模式能够获得学生较为广泛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