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护人员心肺复苏知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爱淑 《海南医学》2009,20(9):119-121
目的了解陪护人员心肺复苏(CPR)的知识与技能认知现状,为对陪护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CPR知识问卷调查表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内容包括:(1)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情况;(2)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3)对心肺复苏知识学习现状与需求情况。结果陪护人员中CPR知识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对CPR知识的认知甚少,陪护人员对CPR有强烈的求知欲,希望通过多途径了解CPR知识。结论加强陪护人员中CPR知识的普及率,充分发挥陪护作为“第一目击者”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2年4~5月,我们对天台县12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内外科医生的心肺复苏(CPR)知识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CPR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基层医生CPR技术水平。 1.资料与方法: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住院医师以下的内外科医生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71人。其中住院医师3人,医士57人,无职称者11人。大专文化程度2人,中专及相当于中专(职高)62人,初中7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高中生心肺复苏(CPR)知识认知情况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该校的高中生进行 CPR 知识方面认知和需求调查,对其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份,结果显示,高中生对 CPR 知识认知水平较低;高中生 CPR 知识获取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自身没有获取 CPR 知识的意识、社区缺少 CPR 知识宣传、学校缺少 CPR 知识教育;调查中有91.7%的学生对CPR 知识有了解和掌握的希望,有80.7%的学生有进行专业培训的希望。结论:高中学生对于心肺复苏知识有着比较高的需求,应该加强对高中生的心肺复苏知识培训,让学生能够掌握CPR 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肺复苏术(CPR)是心脏、呼吸抢救中实施的一种最基本的人工救治方法,也是每一名医护人员特别是医学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常规操作技术,其目的是保护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尽最大可能避免不可逆性损害[1].有研究认为,4min内的复苏将大大提高存活率[2].随着急救知识的普及,心肺复苏术渐渐由临床走向社会.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了解医学实习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CPR培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相关知识、态度、自我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体育知识、态度和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在昆六所高校的1243名大学生(男654、女589)进行体育认知及自我效能的自评调查。结果在锻炼的自我效能、态度和行为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体育人口不仅高于女(51.22%>41.77%),其锻炼的自我效能13.87±2.95也显高于女12.35±3.41(P≤0.01),但无知识维度的性别差。运动习惯好的体育人口锻炼态度和自我效能的得分均显高于对照(P≤0.01)。大学生运动行为与态度、自我效能呈中度相关r=0.41和0.47,与知识呈低度相关(r=0.12)。结论大学生体育人口现状离全民健身和我国慢性病预防的公共卫生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体育态度和自我效能是影响运动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女生是锻炼行为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急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CPR急救效能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对经过CPR急救的386例CA病例生存入院、ROSC的影响因素进行组间两两χ2检验分析。结果 〈5min CPR组分别与目击者急救组、〈5min除颤组及VF组转复成功、≤10min应用肾上腺素累计≤4mg,P均〈0.05或〈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气管插管运用组χ2=4.540.05〉P〉0.01;〉10min CPR无生存入院、〉5min除颤无转复成功。结论院前院内CPR急救效能影响因素:目击者及时反应、首次CPR时机、除颤时机与除颤心律表现、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累计用药。生存入院随首次CPR和除颤时机的延长呈下降负相关线性回归趋势;与目击者急救和VF呈正相关线性回归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锻炼行为与体育知识、态度和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在昆六所高校的1243名大学生(男654、女589) 进行体育认知及自我效能的自评调查。结果在锻炼的自我效能、态度和行为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体育人口不仅高于女(51.22%>41.77%),其锻炼的自我效能13.87±2.95也显高于女12.35±3.41(P≤0.01),但无知识维度的性别差。运动习惯好的体育人口锻炼态度和自我效能的得分均显高于对照(P≤0.01)。大学生运动行为与态度、自我效能呈中度相关r=0.41和0.47,与知识呈低度相关(r=0.12)。结论大学生体育人口现状离全民健身和我国慢性病预防的公共卫生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体育态度和自我效能是影响运动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女生是锻炼行为的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及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意义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强公众安全及健康教育,使公众掌握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发挥"第一目击者"作用.方法 采用培训班的方式,通过全电脑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学员学到院前急救知识.结果 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全部学员一次通过者占92%,未通过者经强化训练补考后全部通过.结论 院前急救培训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培训内容设置上应根据院前急救特点,重点是心肺复苏技术及创伤急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4大技术;急救培训是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波帆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219-219
对500名社区公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未接受过CPR培训者占91%,心跳呼吸骤停判断掌握率占71%,选择现场急救者占15%,可以正确实施CPR者占3%。说明公众CPR普及率低,现场急救意识淡薄,应在公众中开展广泛的CPR培训,强化现场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分析成功救治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对1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与结果,对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与患者的成功率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急救复苏方法与患者复苏成功率之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越早,复苏的成功率就越高.不同的复苏急救方式对成功率也有显著影响,气管插管显著地提高患者复苏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纯心肺复苏(CPR)成功(对照组)和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对CPCR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较短(P〈0.01)。结论基础疾病和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与心肺脑复苏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心肺复苏知识问卷调查表对盐城市3000名社区及农村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为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宣教提供参考。结论社区及农村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低,被调查者所在社区、乡镇及农村居委会未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宣传教育。提示社区及农村居民缺乏心肺复苏知识,未能对突发猝死的病人实施及时救护。因此,应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以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救护工作,降低因突发意外事件导致猝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孙嘉宾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194-2195
目的总结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经验,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2年2月—12月院内与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脏骤停时间、胸外按压时间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在10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心脏骤停1 min~4 min,院外和院内6 min内复苏成功分别为5例和18例;心脏骤停3 min~5 min,院外和院内6 min内复苏成功分别为0例和12例。胸外按压30 min,院内和院外6 min内复苏成功分别为14例和3例;胸外按压5 min,院内和院外6 min内复苏成功分别为6例和1例。结论及早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高级生命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乡镇医师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探讨提高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32名乡镇医师在CPR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合格率低,对CPR专题培训需求率高(92.4%),通过CPR专题培训,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后对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一个CPR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1 过敏性反应的急救与复苏。过敏反应看起来彼此相似,但它不完全是由抗原一抗体介导的反应。过敏性反应缺乏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其特征是发生于再次暴露于致敏原的数分钟内。过敏反应的年发生率现在还不清楚,最近美国一项报告估计平均为30/10万,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医院急诊科内其发病率在1/2300,致命性过敏反应,全球年发病率在154/100万,主要在住院病人中统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护理与心肺脑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心搏骤停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气囊面罩通气心肺复苏护理44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心脑肺复苏护理44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GCS评分、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状况。结果:研究组复苏4日、8日的GCS评分、心理及生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5.45%(42/44),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0.45%(3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行心脑肺复苏护理的效果优于心肺复苏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心跳骤停是各科都有可能遇到的急症 ,并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心肺复苏中能否对这种病理生理改变做出针对性治疗 ,直接关系到复苏的成败。现就我科 1997~ 1999年进行心肺复苏的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1 循环呼吸支持1 1 循环的支持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 ,由于肺泡内残存的气体中至少还保持一定的氧分压 (一般不低于 5 0 mmHg) ,仅供机体 1~ 2分钟的氧耗 ,心跳的复苏就显得特别重要。根据胸泵及心泵学说 ,我国制定了一套标准胸外按压术 ,抢救了不少患者 ,但由于个人每次按压的力度、速度不均及患者胸廓的弹性不均等 ,不易维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并比较不同人群心肺复苏及相关急救常识的掌握程度,探讨不同人群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内容的侧重点.方法 参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设计调查表,调查企事业单位职工、大学本科学生、高中学生、初中学生各300人的不同人群心肺复苏及相关急救常识的掌握并打分比较.结果 在1 200名被调查者中,有参加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愿望者共727人,占60.6%;既往参加过类似急救知识培训者共80人,占6.7%,其中大学本科学生普及愿望最高,企事业单位职工已参加相应急救知识培训者最多.知道"120"电话者共799人,占66.6%;能正确说出呼叫急救电话时应首先向医护人员说明问题者共847人,占70.6%,均以企事业单位职工知晓率最高.知道心肺复苏的适应证者共325人,占27.1 %;知道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最好立即现场急救者共1 103人,占91.9%;能正确判断呼吸停止者共428人,占35.7%;知道最常用开放气道方法者共187人,占15.6%;知道在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术者应该如何吸气者共130人,占10.8%;知道触摸颈动脉搏动来判断心跳停止者共467人,占38.9%;掌握心外按压推荐频率者共44人,占3.7%;掌握心外按压需要的幅度者共28人,占2.3%;知道心外按压正确位置者共74人,占6.2%;掌握成人心肺复苏时心外按压次数和人工呼吸次数比例者共24人,占2.0%.而上述11个关于心肺复苏具体问题4组人群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所有被调查人员的最后平均得分为9.03±3.624,大学本科学生组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组、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前两者得分高于后两者(P<0.05);而关于心肺复苏的问题4组人群得分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4组人群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差别并无统计学意义,应不分人群加强培训,而对高中以下学生尚需同时加强心肺复苏相关普通急救常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基层县医院对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理论及操作掌握情况.方法 对县医院98名医生护士培训前、后发放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知识问卷调查表,同时观看徒手心肺复苏现场操作.结果 县医院医生、护士对2005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知识知晓率低,现场徒手CPR操作动作不规范,得分率低,经过培训理论和操作得分明显提高.结论 边疆县医院医护人员对2005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理论掌握不全面,CPR操作时动作欠规范,对边疆地区应加强新知识和理论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