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再梗死率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临床疗效明显,可提高患者冠脉再通率,降低再梗死率以及降低心梗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监护,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监护的情况下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而对照组不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本文将结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观察作出简要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后,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20例,再通率为80%.而对照组有10例,再通率为4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心力衰竭、心悸休克等并发症状,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3例,心力衰竭现象4例,无死亡率,并发症情况为28%,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6例,心力衰竭现象7例,其他并发症3例,并发症情况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后,已疏通的冠脉血管再次堵塞的情况有1例,再次堵塞比率为0.4%.而对照组有6例,再次堵塞比率为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将患者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对急性心梗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在治疗期间的患者的并发症状也会较少很多,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对急性心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诺肝素联合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A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8)与B组(n=47)。A组应用依诺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B组应用依诺肝素联合尿激酶,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与转归情况。结果 A组溶栓30 min血管再通率与B组接近(P0.05);溶栓60 min、120 min时血管再通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分别为2.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4%,低于B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RA开通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K-峰值时间、CK-MB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高,且溶栓活性高,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为理想溶栓药物,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治疗后,尿激酶组冠脉再通31例,再通率为62.0%(31/50);瑞替普酶组冠脉再通34例,再通率为81.0%(34/42),两组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95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5,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4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能够取得较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之斌  陈亚想 《当代医学》2011,17(23):132-13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冠脉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与对照组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冠脉再通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8例采用链式流程抢救模式,对照组78例仍采取传统抢救治疗。对比两组死亡率、再通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χ~2=18.04,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χ~2=5.53,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链式流程管理,能改善其心肌功能,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控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静息心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控制心率,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及安慰剂。结果研究组心率总达标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静息心率,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90 min、120 min后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3.1%、71.9%,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54例)和尿激酶组(4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 mg静脉滴注,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1次,尿激酶组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30 min内静滴完成.比较2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组比较,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60例急性心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辅助治疗,通过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资料,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疾病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的应用治疗,能够提升传统急性心梗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张晓  李伟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8):98-100+10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143,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χ~2=0.198,P0.05),但研究组再闭塞率较对照组降低(χ~2=5.924,P0.05);且头痛、肠胃不适及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χ~2=9.191,7.143,1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差异(t=1.141,-0.234,-1.176,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减少血管再闭塞情况,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29例(72.5%)患者达到溶栓标准,对照组6例(15.0%)患者达到溶栓标准。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2.5%(33/40),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35.0%(14/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血管再通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发病12 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7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12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以后75 mg/d。对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率和治疗后心肌梗死再发率、出血率、病死率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血管再通率、冠脉内血栓形成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率、出血率、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的影响,探索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份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8例;其中应用院前急救51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应用院前急救48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溶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72.5%,不良反应发生率19.6%,死亡率7.9%,对照组冠脉再通率39.6%,不良反应发生率37.5%,死亡率22.9%,经统计学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行灌注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时段增加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选取同期收治的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行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后,再通率为79.41%、死亡率为8.82%、并发症率10.78%;对照组患者再通率为51.22%、死亡率为24.39%、并发症率为12.20%,研究组患者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366,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151,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急救应配合临床急诊护理,分别从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卧床指导及常见并发症等方面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入院后溶栓治疗前30~60 min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对照组于溶栓治疗后6 h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对比两组冠脉再通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85%,对照组再通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1.50±0.71)h,对照组为(2.10±0.9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前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王纬 《中外医疗》2014,(25):21-2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尿激酶和瑞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通率、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再通率(8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P〈0.01),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少于对照组(17.5%,P〈0.01),死亡率均为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种全新沟通方式“微信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从基层医院转诊嘉兴市第一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转诊时是否有相关诊疗信息(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及时上传嘉兴市第一医院“微信群”,将患者分为微信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2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及主要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微信组在心电图完成率、术前药物服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2.35,P>0.05),在术前手续完成率、急诊手术送达率、90 min内闭塞血管开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47、6.61,P<0.05);微信组发生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微信组发生心脏性死亡2例,对照组发生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5)。 结论 “微信群”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其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沟通效率。在急性心肌梗死转诊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过程中,可以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转诊患者标准化抢救流程的完成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