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牛磺酸和锌对急性缺氧小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氧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急性缺氧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用药后实验小鼠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无HIF-1α mRNA表达,各组小鼠缺氧后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牛磺酸组和牛磺酸+硫酸锌组缺氧后小鼠脑组织HIF-1α mRNA增多最明显,与硫酸锌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用药的3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缺氧后小鼠脑组织HIF-1α mRNA的增多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缺氧时牛磺酸和锌能够增加脑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脑缺氧机制之一,而两者联合使用比单纯硫酸锌抗缺氧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在心肌细胞适应低氧环境中作用机制.方法 合成针对HIF-1α的siRNA片段,转染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Real-time PCR检测HIF-1α和心肌营养素(CT-1) 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1α和CT-1蛋白水平.结果 低氧环境下,转染针对HIF-1α siRNA片段后HIF-1α mRNA水平、HIF-1 α蛋白质水平、CT-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不进行转染时,CT-1 mRNA水平、HIF-1α蛋白和CT-1蛋白水平在低氧下比常氧下明显增高(P<0.05).CT-1蛋白由对照组的0.34 ±0.05增至0.55 ±0.05(P<0.05).结论 低氧情况下CT-1基因的调控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低氧激活HIF-1α而诱导产生的,HIF-1α在心肌细胞适应低氧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大鼠心肌细胞并传代,用150 μmol/L浓度的CoCl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缺氧条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EPO+ G-CSF浓度下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水平.筛选出最适浓度后,将实验组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 EPO组、缺氧+G-CSF组和缺氧+EPO+ G-CSF组,Western blot法检测乏氧诱导因子(HIF)-1α、P53、PARP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心肌细胞在10 U/mLEPO+200 ng/mL G-CSF培养下,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水平最低,故认为是最适浓度(F=14.73、11.95,P <0.05).和对照组相比,HIF-1α、P53和PARP蛋白在各实验组中表达水平均升高,HIF-1α以缺氧组升高最显著(F=22.65,P<0.05),P53以缺氧+EPO+ G-CSF组升高最显著(F =25.18,P<0.05).除对照组外,PARP蛋白在实验组中呈现逐渐降低趋势(F=17.48,P<0.05).结论 EPO-G-CSF能降低缺氧的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和DNA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IF-1α、P53、PARP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泛素样含植物同源(PHD)结构域和环指域1(Uhrf1)过表达对体外缺氧小鼠心肌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究Uhrf1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体外心肌细胞缺氧模型,以CCK-8、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和HIF-1α蛋白水平。用qPCR检测缺氧对心肌细胞Uhrf1表达的影响。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空载组和Uhrf1组,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自发搏动频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Uhrf1过表达对缺氧心肌细胞HIF-1α和VEGF表达的作用。结果 250μmol/L CoCl2可作为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的最佳诱导浓度;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缺氧使心肌细胞Uhrf1 mRNA水平上调(P<0.05)。成功转染Uhrf1质粒后,Uhrf1组缺氧心肌细胞中HIF-1α蛋白和HIF-1α、VEGF mRNA较空载组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自发搏动频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Uhrf1过表达显著上调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氧预适应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因子表达的变化以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预适应组(对照组)与通心络组2组,通心络组按1.52g生药·kg-1·d-1,灌胃给药,5d后进行实验。2组动物分别进行0次(H0)、1次(H1)、3次(H3)、5次(H5)重复缺氧暴露,小鼠置于低氧密闭罐中,通过小鼠呼吸消耗罐内氧造成罐内低氧,以小鼠出现喘呼吸为低氧耐受极限,然后将小鼠转到另一低氧密闭罐中,依此类推,连续进行5次低氧。观察它们的缺氧耐受时间,以及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蛋白(Bax)、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缺氧次数的增加,对照组与通心络组缺氧耐受时间均依次增强,HIF-1α、Bcl-2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1或P0.05);Bax蛋白在1次缺氧时明显增加,后逐渐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组各次缺氧时间增长,HIF-1α、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缺氧预适应具有强大的自适应能力,HIF-1α、Bcl-2蛋白表达增强和Bax表达下降可能是缺氧预适应小鼠缺氧自适应的机制之一。通心络能够明显增强机体的自适应能力,提高小鼠对急性缺氧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缺氧后适应(hypoxic postconditioning, HPC)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氧培养10 h)、H/R组(缺氧4 h后复氧6 h)、 HPC组(缺氧4 h后行复氧5 min/缺氧5 min,共3次,再复氧6 h)、HPC+槲皮素(quercetin, Quer)组(缺氧前1 h加50μmol/L的HSP70抑制剂Quer后行HPC)。采用Hoechst 33242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70、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HPC组HSP70、Bcl-2表达水平较H/R组显著升高(P0.05),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H/R组显著下降(P0.05);HPC+Quer组HSP70、Bcl-2表达水平较HPC组显著下降(P0.05),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6、Bax、Caspase-3表达水平较HPC组显著升高(P0.05)。该研究提示,HPC可通过上调HSP70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免疫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8h复氧2h法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L-10干预组,其中IL-10干预组根据浓度不同分为1μg/L组、10μg/L组和30μg/L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组IRF-1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IL-10干预组IRF-1表达较缺氧复氧组显著下降,并与IL-10剂量有关,呈剂量依赖性,在30μg/L表达最低(P0.05)。结论:IL-10可显著抑制脑缺氧复氧后IR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预适应小鼠中一氧化碳对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和缺氧耐受时间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或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后,进行重复缺氧4次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记录缺氧耐受时间。结果:缺氧1次和2次,注射NS和注射hemin小鼠海马中HIF-1α的水平基本相同,缺氧耐受时间相似。重复缺氧3次和4次,注射hemin小鼠海马中HIF-1α含量少于注射NS小鼠,缺氧耐受时间低于注射NS小鼠(P<0.05)。结论:在缺氧预适应模型中,一氧化碳能减少海马中HIF-1α的表达,进而降低缺氧耐受时间。其机制可能为一氧化碳抑制血红素蛋白氧感受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NHG12)调控miR-138-5p/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轴改善缺氧/复氧(H/R)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H/R模型组、H/R+LncRNA SNHG12过表达组、H/R+miR-138-5p mimics组、H/R+共转染组、H/R+共转染阴性对照组,各转染组分别进行转染处理,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5 h缺氧,再进行复氧1 h处理,诱导细胞模型,然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情况;通过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试剂盒测量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及炎症因子IL-6、IL-17、IL-18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实验测定各组细胞miR-138-5p及HIF-1α mRNA表达;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2相关X蛋白(Bax)及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模型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TEN、P5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2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样本骨髓基质细胞,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细胞HIF-1α和PTEN、P53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L组P5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EN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IF-1α在骨髓基质细胞的阳性表达与P53的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相关联(P<0.05).结论 HIF-1α可能是白血病异常骨髓造血微环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可能与PTEN和P53基因表达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1.
HIF-1α和MMP-2在大鼠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探讨HIF-1α和MMP-2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分别于术后6 h,24 h,72 h,7 d,21 d处死大鼠。RT-PCR方法检测脑出血灶周组织HIF-1α和MMP-2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对HIF-1α和MMP-2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术后灶周组织出现HIF-1α, MMP-2 mRNA表达上调和大量黄色的HIF-1α,MMP-2蛋白阳性细胞,于24~72 h达高峰。HIF-1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别与MMP-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分别r=0.588, P=0.002; r=0.765, P<0.001)。结论: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表达上调,且HIF-1α可能调控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低氧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肺泡巨噬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HIF-1α对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HIF-1α诱骗法(HIF-1α decoy)抑制低氧(3%O2,5%CO2,92%N2)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中HIF-1α的作用,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半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和TNF-α的产生。结果:HIF-1α在常氧对照组肺泡巨噬细胞核中表达呈阴性,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表达呈阳性;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中HIF-1α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HIF-1α mRNA的含量在低氧组和HIF-1α decoy组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培养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在低氧组(115±17 ng/L)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69±13 ng/L,P<0.05)和HIF-1α decoy组(81±15 ng/L,P<0.05)。结论: 低氧可明显诱导肺泡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和活性增强,后者能促进TNF-α的产生,提示在可导致肺部低氧的炎症性疾病如COPD中HIF-1α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在缺氧后处理和吡那地尔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分离、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n=8):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缺氧后处理组(IPO组)和不同浓度吡那地尔后处理组(P25组、P50组和P100组)。分离后的心肌细胞培养20 h后,除N组继续培养外,其余各组均缺氧45 min,复氧60 min。IPO组缺氧45 min后复氧、缺氧循环3次,每次各5 min,在继续复氧60 min;P25组、P50组和P100组缺氧45 min后分别以25、50和100 μmol/L吡那地尔处理5 min,复氧60 min。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复氧末心肌细胞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其它各组与Nrf2、NQO1、SOD1及HO-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其它各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IPO组和P50组mRNA转录量显著高于P25组和P100组(P<0.05);P25组SOD1 mRNA显著高于P100组(P<0.05)。IPO组和P50组Nrf2、SOD1和NQO1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P25和P100组(P<0.05);P50组HO-1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高于IPO组、P25组和P100组(P<0.05);P25组HO-1和NQO1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P100组(P<0.05)。结论:缺氧后处理和吡那地尔后处理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乏氧对不同类型肺癌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乏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和乏氧诱导因子-β(HIF-β)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方法 以0.5%低氧培养箱模拟细胞低氧环境,采用定最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 分别检测乏氧处理4~24h人肺癌细胞系SPCA1、A549、H446、SH77、H520和95D中HIF-1α、HIF-2α和HIF-β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1.常氧下不同肺癌细胞系HIF-1α、HIF-2α mRNA表达水平较低,短期乏氧HIF-1α mRNA降低而HIF-2α mRNA增加,随乏氧时间延长两者mRNA表达逐渐增加.2.HIF-1α和HIF-2α蛋白在常氧下表达均较低,乏氧下两者表达增强但变化趋势不一致,HIF-1α蛋白在所有细胞中均有表达,HIF-2α蛋白仅在某些细胞有表达.3.HIF-β mRNA和蛋白在常氧或乏氧下表达无明显变化.4.相关性分析表明,乏氧下HIF-2α 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89,P=0.011);而HIF-1α和HIF-β mRNA与蛋白无相关性. 结论 肺癌细胞中HIF-1α、HIF-2α和HIF-β对乏氧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应答方式且具有细胞特异性,乏氧对HIF-1α和HIF-2α的调控可能分别发牛在翻译和转录水平,而对HIF-β无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Wortmannin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和Wortmannin处理组。采用腹腔注射LPS(10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Wortmannin处理组则于造模前2 h腹腔注射Wortmannin(1.4 mg/kg)。LPS注射后6 h处死大鼠,计算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内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方法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内IL-1β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急性肺损伤组小鼠肺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5);相比于急性肺损伤组小鼠,Wortmannin处理组小鼠肺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5)。结论 Wortmannin能抑制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IL-1β和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黄芩素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血管有保护作,但机制至今不清。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素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未做处理;缺氧/复氧组为应用缺氧/复氧方法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损伤;黄芩素预处理组为经黄芩素预处理30 min后经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通过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力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及黄芩苷保护作用;应用原位末端标记细胞法标记细胞后,流式细胞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蛋白Bax与抗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Fura-2-AM负载心肌细胞,实时检测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Bax蛋白含量、心肌细胞Ca2+浓度均增加(P < 0.05),Bcl-2蛋白含量降低(P < 0.05)。与缺氧/复氧组相比,黄芩素预处理组乳酸脱氢酶含量、心肌细胞凋亡率、Bax蛋白含量及心肌细胞Ca2+浓度均降低(P < 0.05),Bcl-2蛋白含量增加(P < 0.05)。证实黄芩素能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与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髓Sca-1+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MSCs注射组.注射组于0、2及6d腹腔注射Sca-1+ BMSCs,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小鼠在7和14 d时分别于背部皮下与足跖注射C57BL/6小鼠脾细胞.24h后用千分尺测量小鼠足跖的肿胀,ELISA法测外周血细胞因子及FACS法测脾脏免疫细胞比例.结果 注射组小鼠足跖的肿胀程度[ (0.368 *0.126) mm]显著轻于对照组[(0.731±0.111) mm,P<0.01].注射组外周血中IL-10和TGF-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2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组小鼠脾脏调节型T细胞和树突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MSC通过上调抑炎因子和调节型免疫细胞的数量而减轻DTH小鼠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脂多糖组(LPS组)和药物干预组(LPS+Dex组)。LPS组和LPS+Dex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LPS(10 mg/kg)构建小鼠ALI模型,Dex组及LPS+Dex组小鼠腹腔注射Dex(40μg/kg),Sham组和LPS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LPS注射12 h后,采用HE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肺损伤状况;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MC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GPX4、COX2和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LPS组小鼠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MCP-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铁死亡标志物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OX2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PS+Dex组小鼠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IL-1β、TNF-α、IL-6和MC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X2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Dex可能通过激活Nrf2抑制小鼠肺组织铁死亡,进而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致大鼠内毒素血症早期,葡萄糖转运体(GLUT)家族在脑、心和肝组织等表达水平及低氧诱导因子-1(HIF-1)调控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和给药组(腹腔注射2 mg/kg LPS),每组6只.测定给药后0~24h体温.ELISA法检测血清IL-1水平.RT-PCR法测定GLUT家族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LUT1和HIF-1蛋白表达.结果 在大鼠脑、心及肝等组织中,GLUT1和GLUT4均有表达;GLUT2在脑和肝组织中有表达;GLUT3仅在脑组织特异性表达.LPS作用24h可引起大鼠体温升高,血清IL-1水平上调(P<0.05).LPS可上调脑组织GLUT1 mRNA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P<0.01);同时LPS可促进脑组织HIF-1蛋白稳定表达(P<0.001).结论 LPS促进大鼠HIF-1稳定表达,上调GLUT1表达及调控糖代谢.  相似文献   

20.
范丽  姚亚妮  李瑜 《解剖学研究》2019,41(5):407-411
目的探讨miR-21对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gomiR-21组和antagomiR-21组,结扎心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agomiR-21组和antagomiR-21组分别给予miR-2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蛋白表达量;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与PDCD4靶向关系;心肌细胞H9C2体外转染PDCD4的siRNA,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gomiR-21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显著减少(P0.05),antagomiR-21组则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agomiR-21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显著缓解,且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miR-21靶基因PDCD4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antagomiR-21组心肌组织病变加重,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PDCD4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体外抑制PDCD4表达后心肌细胞H9C2凋亡显著减少(P0.05)。结论 miR-21可能通过靶向PDCD4减轻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