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我科进行了2例粘膜下阑尾切除术,至1981年共随诊观察了9年。男女各1例,术中见阑尾与小肠均有广泛粘连,阑尾腔高度扩张,阑尾系膜看不清楚。尤其男患小肠与阑尾难以辨认。根据阑尾与结肠关系见近盲肠部位一段肠管充血、水肿且显得壁厚,考虑可能为阑尾。试穿抽出脓汁5ml,扩张之管腔立见减张,确定系阑尾,腔内积脓,并与后腹膜牢固粘连。2例均无法常规切除,只好小心切开浆肌  相似文献   

2.
二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诉就诊。经手术证实为阑尾炎并盲肠壁内脓肿。现举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0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0小时。疼痛剧烈,恶心、呕吐、发热。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尚可,体温38.0℃。腹平软,右下腹压痛明显,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入院后急诊手术。术中见阑尾轻度充血、水肿。切除阑尾,行荷包缝合时于近阑尾根部之盲肠壁内触及一2.5 x2.scm之包块,有波动感,即行穿刺,抽出脓汁,证实为盲肠壁内脓肿。经己切除阑尾之残端探入止血钳,将脓肿作肠腔内引流,排尽脓汁。脓汁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术后投以大量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1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 +引流术的方法及评价。方法 :15 0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其中大网膜包裹阑尾形成脓肿 115例 ,阑尾与肠系膜侧腹膜 ,肠壁间形成脓肿 3 5例。阑尾残端结扎荷包包埋 84例 ,残端无法包埋只能行周围腹膜覆盖残端者 19例 ,阑尾浆膜下切除根部肌层结扎浆膜缝合法 3 0例 ,根部腐烂不能结扎而行根部盲肠壁“8”字缝合 17例 ,全部脓腔放置腹腔双腔管引流 ,脓腔较大经引流管应用甲硝唑反复冲洗。结果 :15 0例全部治愈 ,伤口甲级愈合 14 4例 (96% ) ,切口感染 6例 (4 % ) ,术后无 1例发生肠瘘、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平均 9天出院。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是一种积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住院时间短 ,见效快 ,费用低 ,避免复发和阑尾周围炎症肿块以及脓肿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0岁。以腹痛、发冷发热、全身黄染就医。入院前15天内呕血4次,便为柏油样。既往两次胆道手术史。入院查体温39℃,血压9.3/6.7kPa(70/50mmHg)。剑突下扪及一手拳大包块,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性脓汁,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证实为肝脓肿,切开脓腔吸出血性脓汁、血块总量约600ml后,腔内发现速度很快的活动性出血。因血压明显下降,迅即以带尾大纱布(3块)填塞脓腔压迫止血。中止手术后继续抗休克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2 5岁。因直肠后间隙脓肿 11个月内行手术 4次 ,再次复发2 0d后于 2 0 0 0年 6月入院。入院前11个月 ,因直肠后间隙脓肿 ,在外院行经耻骨上腹膜外脓肿清除 ,碘酊烧灼脓腔壁后 ,内放青霉素 80万U和链霉素1.0g关闭 ,术后消炎治疗。 2周后症状复发 ,经CT检查证明脓肿形成。再次经原切口入脓腔 ,清除脓液 ,插双管引流 ,一管自脓腔经腹前壁引出 ,另一管自脓腔底经直肠壁、肛门引出并分别固定。术后自上管滴入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液冲洗脓腔 ,每日 1次 ,术后消炎治疗 ,3d后因大便自直肠壁引流管口进入脓腔 ,引流失败。后转入另所医院住…  相似文献   

6.
例1.女性,73岁。半月前跌入80cm深的土沟里,致右侧腰部隐痛,逐渐加重。10天后右侧腹部扪及明显触痛包块,以阑尾脓肿之诊断到我院手术探查。术中见盲肠升结肠阑尾充血肿胀,脓腔位于升结肠后,清除脓液后见脓腔内有少量坏死絮状物。小心清除坏死物,见升结肠...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见肾周脓肿切开引流的病例,其脓腔宽大,肾筋膜增厚变硬,形成一坚韧的脓肿包壳。加之下肋后缘及脊柱的支撑作用,引流后脓腔不易闭合,少数形成窦道。笔者采用带蒂骶棘肌肌瓣填塞脓腔2例,疗效满意。方法:取十二肋缘下做一长8cm的斜形切口,逐层切开直至充分暴露脓腔,用手指分开腔内纤维间隔,吸尽脓汁及坏死组织。提起已分开的腰背筋膜后下缘,将其内层沿骶棘肌外缘切开,游离出宽4cm、厚约2cm的带蒂肌瓣(视脓腔大小而定)。将此肌瓣向  相似文献   

8.
阑尾脓肿一次性治愈的临床探讨:(附7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锡如  伏承平 《腹部外科》1992,5(4):181-182
阑尾脓肿传统的处理原则是保守治疗或切开排脓我院自1985~1990年共收治110例,对其中70例采用经皮穿刺脓腔置管负压引流,约1周后再行手术切除阑尾,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与同期保守治疗或切开排脓40例相比较,具有一次性治愈,安全可靠,缩短疗程,节约开支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潘凯  夏利刚 《腹部外科》1996,9(1):14-15
本文总结了21例阑尾切除术后腹腔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术后腹腔脓肿形成的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手术探查脓腔引流与在影像学检查指导下穿刺抽脓引流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正常阑尾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阑尾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探讨MDCT在评价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10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MDCT扫描后24 h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66例老年患者,以及2016年9-10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非腹痛原因而行MDCT检查的40例无阑尾病变患者的MDCT资料。观察内容包括:阑尾的位置、直径、壁厚度、腔内内容物及阑尾周围结构改变。结果 1阑尾显示率。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MDCT阑尾显示率为95.5%(63/66),正常阑尾组为95.0%(38/40)。2组MDCT阑尾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阑尾位置。急性阑尾炎组:盆位22例,回肠前位2例,回肠后位10例,盲肠下位25例,盲肠后位4例;正常阑尾组:盆位15例,回肠前位3例,回肠后位7例,盲肠下位5例,盲肠后位8例。2组的阑尾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主要分布在盆位和盲肠下位,正常阑尾组的阑尾主要分布于盆位。3阑尾直径及阑尾壁厚。急性阑尾炎组患者的阑尾直径为(11.4±4.2)mm(6.2~21.9)mm,阑尾壁厚为(4.3±2.2)mm(1.1~8.6)mm;正常阑尾组患者的阑尾直径为(6.1±1.4)mm(3.7~8.6)mm,阑尾壁厚为(1.7±0.8)mm(0.5~3.2)mm。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直径及壁厚均大于正常阑尾组(P0.05)。4阑尾腔内内容物。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表现为积液伴少许积气14例,全部积液36例,高密度粪石伴腔内积液13例。正常阑尾组:阑尾腔内全部气体15例,大部分气体伴稍高密度粪影13例,无内容物10例。急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腔内容物以积液为主,正常阑尾组以气体为主。5阑尾周围情况。急性阑尾炎组:脂肪条带征57例,邻近壁腹膜增厚56例,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18例,脓肿2例,腹腔游离气体8例,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35例。正常阑尾组无一例出现脂肪条带征、邻近壁腹膜增厚、阑尾周围局限性积液、腹腔游离气体及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MDCT能清晰地显示老年人正常阑尾及急性阑尾炎阑尾的本身及周围特征,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上可为术前诊断及处理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科收治阑尾炎137例,其中2例阑尾位于结肠带内,现报道如下。例1.患者女,42岁。以急性阑尾炎在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沿结肠带追寻阑尾,在三条结肠带汇聚处没有找到阑尾及其痕迹。剖开后腹膜,亦没找到阑尾,触摸结肠壁,没触到索条状物。  相似文献   

12.
廖康恕 《腹部外科》1992,5(4):186-186
阑尾炎并发阑尾根部穿孔累及盲肠壁部分坏死缺损者不多见,术中处理常有困难,是阑尾穿孔术后并发粪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作者收治6例,采用带蒂侧腹膜片(下称腹膜片)修补成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2岁,发病距手术时间最长52小时,最短17小时。术中发现:右下腹积脓并混有粪便,阑尾坏疽,穿孔部位在阑尾与盲肠交界处,切除阑尾后见盲肠壁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6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比。结果:50例采用手术切除加脓肿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满意,36例采用综合保守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腔有3例元明显疗效转手术治疗,其余33例病人症状减轻,包块消失或缩小,跟踪显示有29例仍复发。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是比较理想的,大多数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阑尾切除加脓腔引流,效果满意,且能缩短疗程,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4.
例1,女,13岁,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麦氏切口进入腹腔,因粘连严重,难以分离,随后切开脓腔,吸出脓液,未找到残留的阑尾,只用硅胶管行脓腔引流术,但术后第5天拔出引流管后于换药过程中,经切口取出一长12cm已死亡的蛔虫,至此,引流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于3个月后行窦道切除术后愈合。例2,男,29岁,术前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中段破溃穿孔,即吸尽脓液,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历经数周形成窦道,因疑有腹腔异物,手术后2个月再经麦氏切口行探查术,切开腹壁后,见窦道腹腔端伸向膀胱直肠窝,有一粪石残留,取出粪石,…  相似文献   

15.
肛提肌上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来误诊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28岁。自觉骶尾部隐痛,不规则发热月余后转下腹痛伴高热2天入院。检查:T38.8℃,P124,BP90/70。腹稍膨隆,下腹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音减弱。直肠指诊觉前壁饱满,触痛明显。化验:WBC53550,N90%。腹穿(-)。诊断阑尾炎穿孔,行开腹探查术。见肠壁有脓性纤维素附着,阑尾充血水肿,呈紫蓝色,未穿孔并与周围肠管粘连,盆腔内有干稠的脓汁,但未见病灶。行阑尾切除术,腹腔烟卷引流,关腹。术后切口不愈反复往外流脓,后经扩大引流一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阑尾周围脓肿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5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年龄16~77岁,平均(44±10.6)岁,分别采取脓肿引流术,阑尾切除术加脓腔引流术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3种方法。结果 16例脓肿引流术病人切口Ⅰ期愈合;24例阑尾切除加脓腔引流病人除2例切口感染Ⅱ期愈合外,余均Ⅰ期愈合,无1例肠瘘及腹腔脓肿发生;16例非手术治疗患者,治疗顺利无中转手术。结论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膀胱壁脓肿致阑尾周围脓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9岁,尿频、尿急、尿痛20d,无血尿、脓尿,无排尿困难,无发热,无腹痛、腹泻。查体:T36.6℃,P78次/分,R18次/分,Bp115/75mmHg,消瘦,腹软,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5cm质韧包块,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7.7×109/L,N69.8%;B超及CT示:膀胱右侧壁直径约5cm肿物突入膀胱腔内;膀胱镜检查示:右侧壁滤泡样改变,向腔内突出。初步诊断为膀胱占位。在腰麻 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切开膀胱壁见右侧壁不规则肿物向膀胱腔内生长并侵透膀胱壁全层累及腹膜,切开腹膜,见局部大网膜与腹膜及膀胱壁粘连较重,阑尾盆位,被包裹在内,分离阑尾,…  相似文献   

18.
我科应用双套管负压吸引法治疗肠瘘、胰瘘、膈下脓肿及腹腔脓肿等多种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设备组成及用法介绍如下: 用2根塑料管套在一起,外管内径1~2cm(可随需要定),管顶端密封,管壁留多个侧孔。内管外径为外管内径的1/2左右,通过外管密封顶端插入外管内,外口接负压瓶。另取一根细管(细导尿管即可),上端接滴器,下端与双套管一并放置脓腔内。以含1g卡那霉素的外用盐水500ml于滴器,持续滴入脓腔,同时开动负压吸引器将滴入液及脓汁一并吸除(见图)。我们体会该法有如下优点: 1、能使脓腔内脓汁及时排除,减少污染周围(胸腔或腹腔)的机会,防止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阑尾脓肿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总结124例阑尾脓肿的早期治疗。强调手术清除病灶,反复冲洗脓腔大网膜片覆盖阑尾残端,术后强有力的抗生素应用。结果本组病例伤口一期愈合109例(88%),二期愈合15例(12%)。无一例肠瘘及腹腔脓肿发生。结论术中细致操作、彻底去除病灶、术后强有力抗菌治疗、早期治疗阑尾脓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7岁,以"孕7个月,持续性右上腹疼痛13小时"入院.患者于1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刺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无咳嗽、无阴道流血.查体: 一般情况可,头、颈、心、肺正常.腹膨隆,与其妊娠月份相称.上腹部压痛,以右上腹较重,并有反跳痛,Murphy's征阴性,腹肌张力较高.妇科检查: 子宫为正常7个月妊娠大小,其他未见明显异常.WBC 15.7×109/L,N 0.95,L 0.05,RBC 4.25×1012/L.以"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脓性渗出物,盲肠被推向右上腹,位于子宫后方,阑尾为盲肠后位,位置较深.长7.0 cm,直径1.5~1.8 cm,明显充血水肿,表面有脓苔覆盖.逆行切除阑尾,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阑尾表面覆有薄层脓苔,切面有两个腔,直径分别为0.5 cm和0.2 cm.镜下见阑尾切面两个腔,其内均衬有柱状上皮细胞,腔内有炎性分泌物,周围淋巴组织分布不均,其中一个腔的周围水肿明显,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两个腔被包裹在同一肌层内呈双筒状,肌层厚薄不均.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组织炎; 阑尾重复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