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患者(n=63)在接受先锋霉素Ⅴ及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用GM—CSF和不加GM—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及GM—CSF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2.
人体造血功能受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调节 ,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 -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M -CSF)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功能。并对成熟血细胞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自这两种细胞因子开发应用十余年来 ,由于它能显著减少及降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 ,在很多血液系统疾病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重点讨论G -CSF、GM -CSF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1 作用机制及生物学特征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G -CSF)体内主要源于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它是一个由带有O联糖链的 1…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合并细胞及真菌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热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患者(n=63)在接受先锋霉素Ⅴ及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加用GM-CSF和不加GM-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率及GM-CSF治疗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自分泌GM-CSF及其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原代细胞自分泌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原代AML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GM-CSF水平,DNA电泳检查梯状条带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BcI-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相对荧光强度(MFI)。结果在5例原代AML细胞体外培养中,3例的培养上清液可检测到GM-CSF,其自发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并发严重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地位。方法对严重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接受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rhG-CSF(每日2~5mg/kg)和不加rhG-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及rhG-CSF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64.28%,原中性粒细胞数较低(≤1.0×109/L)的患者在接受rhG-CSF后,93%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而对照组只有61%(P=0.03),且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药物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促进中性粒细胞生长,并提高抗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G-CSF对受照小鼠造血损伤的影响王元书侯金玲张秀芹朱燕李杰解砚英王艹凡徐淑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济南250062)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应用重组DNA技术所生产,其基本原理是将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基因插入大肠杆菌内,...  相似文献   

7.
基因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简称rhG -CSF)能刺激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增殖、分化 ,促使其发育为成熟的粒细胞 ,对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 ,但由于该药物价格昂贵 ,限制了它的广泛或长时间的使用。为探讨短程有效的用药方法 ,笔者自1998年 3月至 1999年 4月试用低剂量的rhG -CSF(商品名惠尔血 )三日疗法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4 5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外周血成熟细胞生理数量的恒定 ,有赖于体内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增殖和分化来维持。这种增殖和分化 ,除受细胞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外 ,主要受体内许多体液因子的调节。这些因子目前统称为细胞因子。自 80年代以来 ,细胞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被发现、分离提纯和重组克隆化 ,制成商品 ,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手段。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重组人 (recombinanthuman ,rh)细胞因子有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粒细胞(CSF(G -CSF)、巨噬细胞CSF(M -CSF)、白细胞介素- 2 …  相似文献   

9.
10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和髓细胞发育不全综合征 (MDS)病人 ,采用化疗 (Bu/Cy/Eto ,Bu/Flu ,TBT/Cy/Eto)与放疗 (12Gy)治疗后 ,接受同种基因免疫疗法病情缓解。方法是从 3名亲属和 7名HLA -B相同的非亲属供者获得外周干细胞移植 (PBSCT) ,以增强移植抗白血病作用。病人通过无移植抗宿主疾病 (GVHD)预防而达到白血病髓细胞大大减少而缓解。其间 ,给予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60 μg/m2 ) ,输注。全部病人出现急性GVHD(Ⅰ~Ⅳ级 )。其中 8…  相似文献   

10.
郭巍  殷华增  龚亚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4):F0002-F0002
目前,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却是影响化疗顺利进行的一道障碍,随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问世,白细胞减少已基本不再成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因素,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费用昂贵,而且有些患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白细胞不能升至正常或升至正常后不稳定,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全身化疗,为此,我们观察了地塞米松对此类患者白细胞的影响。穴位注射又称为水针疗法(简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射于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见效迅速,有效率高,较单独使用针刺或封闭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对着床调节的研究进展(待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CK)与细胞粘附分子均参与着床过程。细胞因子形成网络,调节着床,其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着床所必需的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因子则在胚泡与内膜上皮的粘附、植入以及早期胎盘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尤以整合素最为重要细胞因子网络与细胞粘附因子库可能并非独立发挥其生理功能,而中保持平衡,相互作用,共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能否有效刺激或“启动”造血功能 ,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以雄性激素 (Adr)为主治疗慢性再障(CAA)已在临床应用多年 ,疗效比较肯定 ,显效慢为其特征。重型再障 (SAA)以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预后差为特点。迄今尚没有可靠的特效疗法 ,单用Adr治疗SAA ,起效慢、疗效差、近期死亡率高。目前治疗SAA ,大多主张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球蛋白(ATG/ALG)、环胞霉素A(CSA)、粒细胞刺激因子 /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G -CSF/GM -CSF)、异基因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已增到571例[1],呈迅猛发展的趋势。1996年我国就有4家医院allo-PBSCT获得成功。它是一种继骨髓移植(BMT)|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的一种较有前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由于auto-PBSCT时移植物中尚存在肿瘤细胞,同时机体又缺乏抗肿瘤细胞能力,因此移植后肿瘤复发率高。而allo-PBSCT是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造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后,在造血功能良好的健康供体的外周血管中,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5例结核性和31例癌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水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浓度。结果发现,结核组血清GM-CSF[(19.56±12.64)ng/L]明显高于正常组[(9.52±3.61)ng/L,P<0.01]和癌性组[(9.35±6.13)ng/L,P<0.01],而癌性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胸水GM-CSF浓度[(24.34±14.86)ng/L]明显高于癌性组[(6.35±3.13)ng/L,P<0.01]。若以血清GM-CSF14ng/L为界限值,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4800%,特异性为8387%;若以胸水GM-CSF9.5ng/L为界限值,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9032%。提示血清、胸水GM-CSF测定对鉴别这两组胸膜炎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鉴别结核性和癌性胸膜炎的一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入院接受T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30例为试验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30例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结果:试验组化疗间歇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格拉诺赛特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Granocyte(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化验白细胞低于3.5×109/L时,每日rhG-CSF50~100ug,皮下注射,白细胞达到4.0~109/L以上时停药。结果63例用药后3日白细胞平均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此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保证化疗按计划完成,是防治化疗后因白细胞下降发生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惠尔血(rhG-CSF)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大连市友谊医院肝胆外科(116001)刘小北谭文翔作者自1993年至1996年间,采用惠尔血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收治30例患...  相似文献   

18.
基因重组rG—CSF防治肿瘤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内科(230001)林新民,庄建生安徽省立医院药剂科胡葆诚,江国庆肿瘤化疗常引起骨髓抑制.迫使化疗中断,因此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是肿瘤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我们应用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变化已引起人们注意 ,不少文献作了报道[1-3 ] ,但老年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水平变化以及与老年肺结核病人的比较很少报道。我们检测了 69例老年煤工尘肺结核病人的GM CSF水平 ,并与老年结核病人和健康老年人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1 1 1 老年煤工尘肺结核组  69例为确诊的北京矿务局总医院住院病人 ,均为男性病人。平均年龄 (64 18± 3 5 4)岁。其中痰涂阳性病人 2 5例 ,痰涂阴性病人 44例。1 1 2 老年肺结核组 …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A对小鼠造血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廷玉  杨莉 《营养学报》1999,21(4):388-392
目的: 探讨维生素A(VA)对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揭示VA缺乏影响红系造血的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视黄酸受体(RARa)蛋白,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检测原癌基因c-jun、c-fos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m RNA 的表达,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和基质细胞层粘附能力。结果: (1)全反式视黄酸(ATRA)诱导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CM)能显著促进红系早期祖细胞(BFU-E)的增殖(P< 0.01)。(2)ATRA明显促进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3)RARa 蛋白在实验组和对照组BMSC持续表达,ATRA对其表达水平无影响。(4)实验组BMSC与对照组相比c-fos、c-jun m RNA的表达水平在30m in 即有显著性差异(P< 0.01),持续表达至60m in,120m in 降至对照组水平。实验组GM-CSFm RNA的表达在30m in,60m in 与对照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别,直至120m in 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VA促进小鼠BMSC分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并增强其粘附能力,通过调节BMSC中c-jun、c-fos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BMSC分泌G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