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K1、止血、输全血或红细胞混悬液;辅以止惊、降颅压、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后给予脑活素治疗,每次(3—5)mL,疗程(10—14)天。结果:本组治愈7例,占53.8%;好转3例,占23.1%;死亡3例,病死率23.1%。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严重危害我国小儿健康的营养性疾病,是当前我国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对于有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高危因素的婴儿、孕妇和产妇可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2.
<正>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起病急、病情重、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及时和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将我院1986~1991年收治的4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母乳喂养率为97.6%,阻塞性黄疸发生率为33.3%;47.2%在家中出生;42.5%发病前有出血倾向;68.2%为硬膜下出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2%为脑实质出血。结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卫生院接生是预防农村地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于生后10d~l岁婴儿,以1~3个月龄乳儿多见,易导致颅内出血,占该年龄段颅内出血病因的首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容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7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起病年龄15d~7个月。母乳喂养6例,混合喂养1例。症状与体征: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病史5例。前囱饱满、抽搐、不同程度昏迷4例,皮肤粘膜出血点3例,广泛性皮肤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2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60g/L3例,60~909/L4例,并发低钙血症3例… 相似文献
5.
6.
病例介绍患儿,男,2个月,因反复尿黄,皮肤粘膜黄染1月余,惊厥、抽搐半小时入院。出生无窒息及分娩损伤史,无外伤史,一直纯母乳喂养。生后数天皮肤粘膜持续黄染不退,并有反复尿黄。入院时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惊厥,右侧肢体抽搐。体检见皮肤黄染,前囟稍隆,抽血检查发现抽血处流血不止,超过3分钟;患儿无畏寒、发热及呕吐。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自1995年至1998年收治的25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8例。发病年龄(1~3)个月。均系母乳喂养,起病前营养及发育均好,未添加辅食,未接受过维生素K。2 临床特点 呕吐15例,惊厥20例,尖叫12例,拒奶22例,烦躁19例,发热2例,体温不升5例,面色苍白、注射及采血部位出血不止23例,皮肤、粘膜瘀斑11例,前囟隆起14例,黄疸7例,消化道出血6例,面神经瘫痪8例,嗜睡17例,呼吸不规则13例,脑膜刺激征9例,瞳孔不等大4例。3… 相似文献
8.
龙海兵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8):1675-1676
目的为了探讨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致病因素,减少患儿的伤残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6例患儿,治愈23例(63.89%),死亡4例(11.11%),放弃治疗9例(25.00%),出院随访的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降低该病后遗症的发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积极预防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是指生后 2周至 1岁 (主要是生后 2 0天至 3个月 )的婴儿缺乏维生素所致的出血 ,其中颅内出血发病率很高 ,且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若能及早认识本病 ,做到早期诊断和预防 ,并给维生素 K治疗 ,愈后极佳。现综合我院 1989~ 1999年收治本病 6 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中 ,年龄 16天~ 6月 ,男 46例 ,女 14例为 3.3∶ 1。喂养史 :单纯母乳喂养未加任何辅食者47例 (78% ) ,混合喂养 13例 ;发病 3天内就诊者 44例(73% ) ,4天 9例 ,5天 4例 ,7天、8天、12天各 1例 ;发病季节 :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临床特点、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结论: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对未实行预防治疗的2—3个月婴儿特别是纯母乳喂养儿应警惕该病的发生;对该病的治疗可采用维生素K为主要用药的综合治疗;孕妇产前及胎儿生后对孕产妇及胎儿常规补充维生素K对降低该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起病急、病情重,有较高的病死率及后遗症[1],早期诊断及时和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现将我院1994年6月~1999年6月收治的2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5例,女5例,年龄15天~3月14例,~6个月4例,~10个月2例。纯母乳喂养15例,母乳加奶粉喂养3例,奶粉喂养2例。农村16例,城市4例。除2例早产外,其余18例均为足月儿,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1.2 临床表现 起病时突然哭闹者14例,20例均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呕吐溢奶10例,惊厥12例,嗜睡6例,昏迷5例。前囟饱满或隆起12例,针刺…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对4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上婴儿颅内出血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观察其临床表现、血常规、凝血时间、颅脑CT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线治愈43例占89.6%,死亡5例,占10.4%。结论 小婴儿注意补充维生素K。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诱因、出血类型、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儿发病前有腹泻病史者12例,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8例,使用抗生素者5例,母亲产前用药者3例,先天性肝胆疾病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5例,硬膜下血肿4例,多部位混合性出血18例;治愈23例,好转3例,转院3例,死亡1例。结论30例患儿均系纯母乳喂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多部位混合性出血占多数。出生后注射一次维生素K1即可预防。 相似文献
16.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可导致多器官出血,其中以颅内出血最为严重,起病突然,病死率高。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合并颅内出血是1~3个月乳儿早期死亡或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方法早期预防、诊断、治疗,降低本病发病率和后遗症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结果33例中治愈1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2例,后遗症8例,其中智力低下6例,下肢瘫痪2例,死亡3例(以上病例有重复)。结论应重视早期防治,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认识,力争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3例病例谤发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症单纯母乳喂养占90.29%,农村患儿占93.20%,有诱发因素占54.64%。结论;本症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点在农村,尤其是单纯母乳喂养儿。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常规给新生儿、单纯母乳喂养小婴儿、有感染性疾病、腹泻病、肝胆疾病等的小婴儿定期补充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病因和防治,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存活儿后遗症.方法 对52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来源、喂养方式、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患儿来源于农村占84.6%,农村与城镇之比为5.5∶1,单纯母乳喂养占82.7%,单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之比为4.78∶1.有诱发因素占59.6%,有7例重症病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实际救治患儿45例,平均住院天数14.8天,1年后随访仍有9例存在后遗症.结论 本病发病率以农村和单纯母乳喂养为主,诱发因素主要有感染、腹泻、用药等.正确认识本病、加强农村的保健工作及提高农村的防治工作可减少发病率,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30例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30例均予维生素K1及少量新鲜血浆,对症、护脑、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症状完全缓解,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