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治疗后患者关节间隙、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结果: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关节前间隙减少,上间隙、后间隙增大(P<0.05);治疗前双侧髁突有85.7%居于后位、14.3%居于中位,治疗后双侧髁突78.6%居于前位、21.4%居于中位。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腭咽最小截面积、腭咽高度、舌咽高度、腭咽矢径、舌咽矢径、腭咽冠径增大,腭咽及舌咽截面矢冠比增大(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调整患者髁突位置,缓解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同时改善上气道结构及形态。  相似文献   

2.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具有相关的临床问题,如疼痛、开口受限等一组疾病的总称。多因解剖变异,咬合异常,不良姿势,不良习惯,创伤,寒冷,心理因素等因素而引起。其临床症状为疼痛,开口受限,进食和语言等口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多进行稳定性咬合板,枢轴咬合垫,关节镜上腔灌洗术及手术治疗。其中稳定性咬合板可使原有的肌记忆型被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牙列咬合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口腔科病人130例,按有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分为患者组(90例)和正常组(40例),现根据RDC-TMD轴1诊断标准进行颞下颌关节检查,取两组牙列模型分别进行spee曲线,前牙覆盖,后牙覆盖等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PSS13.0软件分析,前牙覆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影响(p0.05),后牙覆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无影响(p0.05),颞下颌关节出现杂音且同侧spee曲线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咬合特征(spee曲线,前牙覆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影响,后牙覆盖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辉 《河北医学》2014,(6):1006-1008
目的:对比并探讨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43)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对照组( n=43)采用松弛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分级指数(VAS)均较治疗显著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在张口度及关节弹响均较治疗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稳定型咬合板和松弛型咬合板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方面均体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前者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效果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咬合垫式可摘部分义齿治疗老年人低位咬合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咬合垫式可摘部分义齿对36例牙列缺阗氏位咬合的老年患者进行修复,并进行了半年至6年随访。结果表明,35例患者对咬合垫式可摘部分义齿均能适应,使用效果良好,未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以咬合垫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丙戊酸钠组治愈率为40%,显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100%;咬合垫组治愈率为24%,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丙戊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种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松弛型咬合板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指数变化、关节弹响、张口度指标。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关节弹响情况以及张口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松弛型咬合板方法相比较,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关节弹响以及张口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两种物理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56例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510080)黄丽嫦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本文收集自1986年至1992年12月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56例,分别采用低频脉冲电加磁片和超短波治疗,并比较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循证医学的研究,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保守,不宜采取积极的创伤性和不可逆性的外科手术或咬合治疗。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咬合干扰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但是临床上对于明确存在咬合问题的病例,应用正畸各种方法解除牙齿对下颌运动和下颌位置的不良影响,常常可以消除颞颌关节症状[1]。通过近年来对不良关系造成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进行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6年7月~2011年8月收治颞下  相似文献   

10.
领下颌关节病是口腔医学临床的常见疾病,其中有一种以关节与咀嚼肌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额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简称TMD)。对TM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认为应采取综合治疗,而保守治疗是应首先选择的重要方法。在保守治疗方法中咬合板是区用江广泛的有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而有不同设H形式的吨合板.加稳定型喷合板、调位型喷合板、枢轴型咬合板等。前方调位咬合板(anteriorreposltioningsplint)是专用于治疗额下颌关节内结构紊乱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咬合板上专门设计制作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稳定性颌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中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给予稳定颌板治疗,治疗中每半月复诊一次,治疗期限为半年,治疗后每月复诊一次,随访半年,并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并行颞下颌关节核磁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21例弹响患者中15例(71.42%)弹响完全消失,17例疼痛患者中13例(76.47%)疼痛消失,11例张口受限患者中7例(63.63%)转为正常。结论:稳定性颌垫对治疗非深覆颌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牙合治疗286例王淑敏苏健吴国照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淮河医院口腔科开封475000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牙合治疗;牙合板近10a年对28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牙合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20例。完成40侧颞下颌关节斜冠状位、斜矢状位(coronal Pd+T2tse,Me2d)成像,观察颞下颌关节盘的MRI表现。结果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27侧,关节盘均呈蝶结状或双凹形;不可复性前移位10侧,关节盘为不规则形,6侧伴有关节积液,8侧张口受限,5侧髁状突骨质磨损。结论 MRI能全面地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情况,是检查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重要、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咬合重建是治疗伴重度合面磨损、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的颅颌功能紊乱(CMD)的最终治疗手段,咬合重建中如何建立协调的颌位关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作者采用肌位咬合板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MKG)、肌电检查及颞颌关节X线摄影相结合的综合法确定颌位(即牙尖交错位ICP),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刺配合艾炙法对以功能紊乱及结构紊乱为主的56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45例(80.4%),有效11例(19.6%)。结论:温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药罐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药罐吸附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57例经过1-2个疗程中药药罐吸附治疗,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药药罐吸附疗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引起疼痛,关节运动障碍有效率为92.98%,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我调节配合咬合板治疗咀嚼肌紊乱疾病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自我调节配合咬合板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咬合板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最大开口度(MMO)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O、VAS得分较治疗前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调节配合咬合板治疗TMD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咬合板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不协调研究应用正畸方法去除引起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殆之间的功能的因素以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方法对于仅处于功能紊乱阶段且无口牙台系统器质性损害的患者,可利用牙台垫与固定矫治器相结合的方法升高咬牙合,必要时与调牙台相结合,以减轻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状。结果正畸矫治能明显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维持和恢复髁突的正常位置,即正中关系位。结论正畸矫治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症状减轻、张口自如、关节弹响减少。  相似文献   

19.
颞下颌紊乱症的保守治疗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赵姝哲陈亚杰李光英【关键词】颞下颌紊乱症保守治疗咬合垫颞下颌紊乱症发生率很高,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弹响或杂音、下颌运动异常和头痛四大临床症状。此外,还可能有涉及眼、耳、舌、咽、颈、枕等许多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再定位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共36侧关节盘发生移位,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1.4)个月,评价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拍摄MRI,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拍摄CBCT,用于评估颞下颌关节盘形态、位置和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弹响(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0.48%)和疼痛(有效率均为88.89%)均改善。治疗后部分关节盘恢复正常形态(双凹型占66.67%),部分(72.22%)关节盘完全复位;盘-髁距离减小(1.87±2.05) mm、盘-髁角度减小(17.75±11.57)°(P<0.05)。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前均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P<0.05);治疗结束时关节前间隙较治疗1周增大,后间隙减小(P<0.05),关节上间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关节盘形态和位置,进而协调颞下颌关节盘-髁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