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女性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术后随访,从术后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和肿物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乳腺纤维瘤后效果良好,满意度高,瘢痕小且不明显,美容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女性乳腺纤维瘤安全、美观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将本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射状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能最大限度保留女性乳房的对称性,美容优势显著,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利于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先波  夏暑波 《现代养生》2014,(18):137-138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1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切口手术。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切口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以及双乳基本对称等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伤口恢复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晕切口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无论是切口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还是双乳基本对称等术后美容效果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均完整切除纤维瘤,术后恢复良好,未见纤维瘤复发,并发症少,切口瘢痕小,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确切,操作安全,切口瘢痕小而隐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不影响乳房外形美观,此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乳腺肿块患者应用环乳晕切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环乳晕切口治疗。比较两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手术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乳晕感觉异常率、双乳基本对称、瘢痕可接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良性乳腺肿块患者的疗效较好,具有术后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复发率较低等优点,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乳腺疾病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高锐星 《医疗装备》2018,(20):14-15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7年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进行经乳晕切口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瘢痕可接受率和双乳对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伤口愈合率和乳头感觉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伤口更加隐蔽,美容度高,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在有效治疗乳腺纤维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在对两组患者各方面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创伤小、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上在治疗乳腺纤维瘤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消乳散结胶囊结合经乳晕切口手术对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津南区小站医院接受治疗的220例女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使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治疗组使用消乳散结胶囊结合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治疗依从性、精神状况评分及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和精神状况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女性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消乳散结胶囊结合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明显临床疗效,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中不同切口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诊断为乳腺纤维瘤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放射状切口的传统纽及接受乳晕环切口的改良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不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传统组(P0.05)。同时,改良组术后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两组间术后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乳晕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中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彭翌 《医疗装备》2018,(12):15-16
目的对比研究环乳晕切口手术与放射状切口手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04例,将其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行环乳晕切口手术,对照组行放射状切口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瘢痕接受率、双侧乳房对称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手术可提高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乳房美观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刘勇 《中国校医》2021,35(1):48-49,73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不同切口人路方式行手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女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行常规手术放射状切口治疗的5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开展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人路术治疗的54例患者纳入...  相似文献   

12.
刘国伟  张萍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28-2429
目的观察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晕血管和神经的影响。方法对1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取乳晕切口行腺瘤切除术,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随访6月后患者乳晕血供及敏感度情况。并与同期112例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的资料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均无乳晕坏死,敏感度下降等。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时间(50±9min)长于乳腺表面切口(43±7min),而且手术出血量(30±5ml)也大于乳腺表(25±5ml)面切口。但是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满意度(100%)大于乳腺表面切口组(9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好,手术简单,术后疤痕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较多,但是对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应提倡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海 《现代保健》2014,(14):39-41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边缘切口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手术之后的瘢痕、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无血肿,手术切口较为隐秘,瘢痕较小,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瘀斑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边缘切口是一种良好的切口选择方式,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肖会辉 《中国校医》2021,35(10):765
目的 对比放射状与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美观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手术行放射状切口,观察组手术行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乳房美观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9%高于对照组85.54%(χ2=7.801,P=0.005),切口瘢痕(2.37±0.54)分高于对照组(1.45±0.49)分(χ2=11.495,P=0.001)、色素沉积(2.21±0.59)分高于对照组(1.16±0.35)分(χ2=11.258,P=0.001),乳房外形(2.04±0.61)分高于对照组(1.23±0.24)分(χ2=13.945,P=0.001),并发症发生率4.82%低于对照组15.66%(χ2=5.308,P=0.021),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中采用环乳晕切口效果更好,对乳房外形影响小,美观度更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乳晕旁切口手术在治疗SimonⅡb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效果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SimonⅡb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Mammotome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美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剧烈疼痛程度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无论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术后弹力绷带佩戴时间过短均会影响到术后乳房外观。结论对于治疗SimonⅡb级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来说,Mammotome微创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时间快、疼痛感受程度低的优势。并且尽量延长弹力绷带佩戴时间,可以改善乳房外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在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68例20~60岁妇女进行乳腺扫描。并且与钼靶X线摄影、彩超等临床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检出乳腺增生783例、乳腺纤维瘤19例、乳腺脂肪瘤2例、乳腺癌5例、可疑乳腺癌1例。结论 电脑红外乳腺诊断仪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并且简便、易学,价廉、可反复操作,对人体无害,是普查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调查2005年1-12月出院的903例I类切口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使用频度由高至低依次为青霉素类(455例次),第三、四代头孢菌素(232例次),喹诺酮类(132例次),第一、二代头孢菌素(77例次),克林霉素类(19例次);预防用药开始时间多在术前2~24h或术后;术后平均用药5.8d。结论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指征把握不严、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亟需加强规范化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引导下乳晕旁切口治疗乳头溢液的可行性。[方法]将硬膜外导管插入溢液乳孔,自导管内注入美兰约0.5ml,乳晕旁弧形切口切除兰染导管及兰染腺体组织,将切除标本常规送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恶性病变则行改良根治术,报告为良性病变,则乳晕旁弧形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结果]乳管内乳头状瘤32例,乳头状瘤病8例,乳腺小叶增生7例,导管扩张症6例,乳腺炎5例,乳腺癌5例。平均住院11d,术后随访3个月~5年,随访59例,失访4例,无一例复发。[结论]硬膜外导管引导下乳晕旁切口治疗乳头溢液,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乳房外型美观。  相似文献   

19.
谢建仪 《临床医学工程》2012,(10):1809-1810
目的探讨初产妇乳腺脓肿患者在行切开引流术后应用细节护理方法后的效果分析。方法我科在2008年4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28例初产乳腺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引流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4例,实施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后在疼痛程度、紧张心理舒缓时间、伤口愈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促进初产妇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