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国兴 《家庭医学》2005,(17):57-57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串腰龙”。治疗方法很多,其中中成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可靠、见效迅速、镇痛强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独特的优势和显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保健》2014,(4):37-37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中老年人常见,春秋季多发。发病前常有低热、乏力等症状,发疹部位会有疼痛、烧灼感,最常发生于胸、腹或腰部,约占70%,其次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约占20%。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桂 《健康大视野》2007,15(1):119-120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而致。临床以簇集水疱、排列呈带状、伴有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排列呈带状。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临床辨证分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现将本组病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笔者采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内服外用治疗本病6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带状分布成簇的皮疹和神经痛,老年患者疼痛常较剧烈,且皮疹消退后常会遗留神经痛和其他并发症。我科自2005年3月-2008年9月采用穿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一般给予抗病毒和止痛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往往是疱疹消退了,疼痛却没有减轻,少数患者甚至留有严重的后遗性神经痛。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系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治疗上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遵循清热解毒利湿,理气活血止痛的治疗原则,辩证施治自拟银清汤,自2008年5月至1990年3月;对106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临床观察;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连君 《药物与人》2004,(11):40-40
民间常说的“缠腰龙”指的就是“带状疱疹”。带状疱诊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诊性皮肤病。多见于腰间,也可发于眼部、胸部、四肢、颈部、耳、鼻、口腔等。以先后出现的成群簇集性水疱疹和神经疼痛,  相似文献   

9.
薛家玲 《工企医刊》2008,21(3):44-4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等处,多为沿神经走行单侧分布,其特点为集簇性水疱,疱壁发亮,呈带状或簇状分布,基底潮红,群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或簇状分布.  相似文献   

10.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2005年8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0.1%他扎罗汀凝胶(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痤康王)治疗寻常性痤疮9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属中医\  相似文献   

12.
新癀片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临床以成簇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及有明显的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内,当人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则复发。常规服用抗病毒类、维生素类及止痛镇静等药物疗程长,症状缓解慢。笔者采用口服新癀片联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42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缺乏特异性,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冠状动脉损害,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KD以发热、皮疹、皮肤粘膜病变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好发于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