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β-内酰胺酶的结合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含有来自于质粒pBR322的β-内酰胺酶基因的诱饵质粒,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随机序列八肽库中进行筛选,通过初筛、复筛验证获得了1个阳性转化子.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其编码了1段八肽,体内显示具有结合β-内酰胺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00年8月-2002年7月分离的202株肠杆菌科细菌,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用复合纸片法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AmpC—BLA)。结果 20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高产ESBLs的细菌74株占36.6%,产AmpC—BLA的细菌39株占19.3%;产β-内酰胺酶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 这两种β-内酰胺酶的耐药性非常严重且各具特点,各临床实验室应重视β-内酰胺酶的检测,这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合成和筛选具有一定抑酶作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肽,考察其抑制活性及抑制动力学生化特征,以用于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所致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固相合成法在计算机上三维模拟设计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肽。选取我院08年临床分离鉴定的产酶菌8株,测定临床常用抗生素对8株细菌的MIC值,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β-内酰胺酶抑制肽活性初步筛选。分光光度法研究抑制肽对8株产酶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抑酶效力,Dixon作图法求取抑制常数Ki,计算相关抑制动力学参数。结果 合成了6段系列短肽分子,筛选得到3段具有抑制活性的抑制肽,抑制底物动力学研究验证3段β-内酰胺酶抑制肽具有一定抑制活性,但抑制常数均较大,其抑制方式均为竞争性抑制。结论  相似文献   

4.
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开发专一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需要用到纯度较高的β-内酰胺酶.我们将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克隆到一个高表达载体中,研究了该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条件及分离纯化方法,最终获得的酶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具有广谱抗菌潘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然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为病原菌产生BLA,约占80%,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旧目前认为克服产酶菌耐药的手段主要有两个,寻找能抵抗BLA水解的抗生素或者发展特异性BLA抑制剂与β-内酰胺抗生素联用,使β-内酰胺抗生素免遭酶的水解,发挥其应有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国产青霉烷砜、进口青霉烷砜及克拉维酸对13种β-内酰胺酶的抑酶作用比较.以氨苄青霉素为底物,测定了当这种酶抑制剂存在与不存在时,β-内酰胺酶对氨苄青霉素的水解作用.结果表明: (1)各种β-内酰胺酶对氨苄青霉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水解率约在50~100%;(2)国产及进口青霉烷砜、克拉维酸对13种革蓝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除个别酶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μg/ml时,对β-内酰胺酶的抑酶率分别为0~82.18%、0~80.08%和6.00~97.5%;浓度为10μg/ml时,抑酶率则分别为5.50~100%、9.76~100%和19.57~100%;(3)国产青霉烷砜及进口青霉烷砜对β-内酰胺酶的抑酶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提出以氨苄青霉素为底物时两者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相仿.但两者除对TEM-1和P-99酶的抑酶作用大于克拉维酸外,对其余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均小于或接近于克拉维酸.本实验结果显示青霉烷砜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示了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烷砜联合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红雁 《中国药师》2007,10(11):1130-1131
目的:调查分析注射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抗菌药在本院使用情况。方法:调取本院住院患者病历15 615份,其中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药医嘱1947份,对其联用其他抗菌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不适当的抗菌药联用不仅对患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应根据临床应用抗菌药指征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  相似文献   

8.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芳  童明庆 《药品评价》2005,2(5):377-37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一直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增多,导致了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限制了此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酶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治疗机体细菌感染的药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误用也引发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其中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作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肠球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和二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不仅可引起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腹腔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脑膜炎等。由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固有耐药,其感染的难治性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为了解临床肠球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有效控制其感染,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随机选取了60株进行药敏实验和β-内酰胺酶测定,分析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产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s表型鉴定;Am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mpC结构基因;ampC结构基因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摩氏摩根菌3—87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敏感。产酶活性为3727.5U的β-内酰胺酶。产生的p17.3、8.2及9.6的三种β-内酰胺酶分别能被氯唑西林、克拉维酸、EDTA部分抑制。β-内酰胺酶表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产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三种β-内酰胺酶。blaCTX-M基因引物扩增出阳性扩增条带。ampC结构基因引物扩增阳性扩增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摩氏摩根菌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结论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呈多重耐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是产生了ESBLs、Am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注射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使用情况。方法调取住院患者病历5565份,通过分析统计,对其中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医嘱662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单用即有良好疗效,不适当的抗菌药联用不仅对治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增加毒性的危险。结论应根据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  相似文献   

14.
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肠球菌β—内酰胺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32株肠球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nitrocefin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药敏测定结果显示肠球菌对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6.9%、93.8%、84.4%,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都为0。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氨节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71.4%、85.7%、57.1%,粪肠球菌则分别为8.7%、13.0%、0;屎肠球菌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71.4%,粪肠球菌为31.1%。结论 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具有高度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产β—内酰胺酶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且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的产生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属β-内酰胺酶(MBLs)属于B型β-内酰胺酶,携带该酶基因的细菌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由于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抑制剂出现,所以在面对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作用时,人们显得束手无策。金属β-内酰胺酶催化水解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抗生素时,都需要有锌离子的参与。金属酶在金属离子结合位点都拥有不同数量的锌离子配体,但是金属离子的确切作用仍然是有争议的。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简述了金属β-内酰胺酶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Objecitve To study distribution phenotypes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plasmid - mediated β- laetamases in gram - negative bacteria.Method Using routine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s for screening,Three - dimensional extract test for detecting ESBLs and plamid - mediated AmpCs. Result Among 89 clinical isolate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there are 28 strains showed resistant of cefpodoxime by rountine susceptibility test. 17 strains produeed ESBLs. Only 7 strains were plasmid - ineode AmpCs. Conclusion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ESBLs were more than plasmid - ineode AmpCs in plasmid - mediated β- laetamases in gram - negative bacter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医院产SSBL革兰阴性菌的表型,了解产SSBL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检测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196株(包括大肠埃希菌100株,克雷伯菌属63株,阴沟肠杆菌33株),用双纸片确诊法检测ESBLs;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广州地区革兰阴性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8%,AmpC为3.57%,SSBL为1.53%。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产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产SSBL革兰阴性茵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细菌,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ESBLS和AmpC酶,治疗中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最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蒋胜  吕晓菊  刘凯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4):193-197,228
产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索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使用酶抑制剂抑制β.内酰胺酶是维持或/和增强β-内酰胺类抗菌活性的有效方法。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的出现使酶抑制剂的抑制效力大为降低,抗菌治疗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内酰胺酶种类较多、特性各异,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内酰胺酶产生.文中对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AmpC、碳青霉烯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先前筛得的可抑制TEM-1型β-内酰胺酶的多肽SIPIS-04-01对SHV型β-内酰胺酶的结合能力,从一株临床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肺炎克雷伯菌10032克隆了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并替换质粒pUC18上原有的bla基因,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表明该基因使宿主菌具有抗氨苄青霉素的能力。进一步将其克隆到一个高效表达载体pLY-5中,优化表达和纯化条件获得了SHV型β-内酰胺酶。体外试验证明该酶能降解氨苄青霉素,重组多肽SIPIS-04-01对此降解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