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325例近视眼LASIK后眼压正常值范围、眼压波动(术后随访最高眼压与最低眼压的差)的正常上限,制定高眼压的诊断标准,前瞻性观察937例近视眼LASIK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结果 69例(7.4%)被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其中82.6%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 LASIK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P<0.01).LASIK 后眼压正常值范围为6.20~16.58mmHg,眼压波动正常值上限为5.45mmHg.LASIK后高眼压的诊断标准:(1)术后眼压达到或超过术前眼压;(2)术后眼压波动大于6mmHg;(3)术后眼压大于17mmHg.结论 LASIK后需要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以便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杨鹤超  张绥中 《天津医药》1997,25(6):361-362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gractivekeratectomy,PRK)治疗近视眼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已被很多临床报告证实,可以认为是摘掉眼镜的有效方法。PRK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近视回退和激素性高眼压。本文就100例(187只眼)PRK术后滴用激素而引起糖皮质醇性高眼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方法对36例(67只眼)术前屈光度数为-2.00~-14.50D,平均(-7.21±2.96)D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按切削后角膜基质的厚度分为两组:A组250~300μm,B组>300μm,各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进行角膜内皮镜的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LASIK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ASIK不引起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是矫正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商品名:托百士)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的抗菌效果。方法:Lasik患者78例150眼在术前分3组分别使用妥布霉素(托百士)、氧氟沙星、氯霉素(润舒)滴眼液3d后观察其结膜囊细菌培养变化。结果: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不同,使用3d后结膜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N,26%,40%。结论:托百士滴眼液可作为Lasik术前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5.
6.
陈云珍  钟晓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51-145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矫正近视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随着LASIK手术的普及,一些角膜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Lin等。引对529例行LASIK手术眼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8.6%有角膜并发症,其中,术中并发症占2.2%.包括不全瓣0.3%、不规则瓣0.9%,自由瓣1%;术后角膜并发症占7.29%,其中,角膜瓣移位占2.0%.角膜瓣皱折需重新复位占1.1%,弥漫性板层角膜炎占1.8%,感染性角膜炎占0.1%.上皮内生占2.2%。作者同时观察到术中并发症从前100只眼的6%下降到后300只眼的0.3%.说明医生的经验对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性。本文对LASIK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白晶 《临床医药实践》2009,(3X):217-219
<正>近年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以其安全、有效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眼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对近视及LASIK手术认识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具有可靠的预测性及稳定性,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已成为目前角膜屈光手术领域中最流行的一种手术方式.本文旨在对LASIK术后引起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青光眼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预防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青光眼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姜文  王荣华  王玉珍 《医药导报》2006,25(3):214-214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8眼,女1例2眼,年龄8~13岁,2例伴有中、低度近视,1例有青光眼家族史。5例患者因慢性结膜炎、沙眼、不明原因的眼部充血或眼干等由医生给药1例,自购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不详)4例。所有患者均为连续双眼用药。用药时间6个月~2 a,应用科恒滴眼液4例,可的松滴眼液1例。所有患者均为高眼压。并发近视2例4眼,屈光度为-1.00~4.25 DS;视盘C/D≥0.6者3例,双眼间的C/D值不对称者2例,有不同程度视野损害者4眼。未发现并发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可能与儿童晶状体代谢活跃有关。本组5例患者发现后立即停用药物。根据眼压水平局部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必要时加用醋氮酰胺和高渗剂;眼压控制正常后逐步减药,如停用降眼压药后眼压正常后即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LASIK术后干眼症状明显患者的人群分布、影响因素、发病时间、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LASIK治疗近视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发病时间、人群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 在423例(836眼)中,主觉干眼症状明显者手术后1周为125例(29.55%),1月135例(31.91%),2月105例(24.82%),3月80例(18.91%),6月14例(3.31%).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大龄组发病率高于低龄组人群,电脑工作者、职员和司机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结论 LASIK术后干眼症易受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影响,应加强手术前筛选和积极进行手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术后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所接受,成为目前角膜屈光手术领域中主流的手术方式,然而LASIK的安全性和对眼部的不良影响始终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对LASIK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定量对比分析,探讨LASIK治疗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对视网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我们在手术操作和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最大的安全性和最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卢宇玲  梁品琪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56-255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作为一种新型屈光矫正手术在国内开展已有10多年。由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及安全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我院2004年3月引进日本NIDEK EC-5000CX准分子激光系统以来,对498例近视患者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希智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6):208-208,16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 ,稳定性、预测性好的方法 ,作为近视治疗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广泛开展 ,但对其护理的报道为数不多。我中心自 1999年 4月开展 L ASIK以来 ,已对 75 8例 14 4 9只眼进行 L ASIK手术 ,取得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护理对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起着重要作用 ,现将 L ASIK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自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11月在我院接受 L ASIK手术的病人 75 8例 ,男性 4 2 1例 ,女性 337例 ;年龄 18~ 4 5岁 ,平均 2 6岁。单眼 6 7例 ,双眼 6 91例 ;近视屈光…  相似文献   

14.
王雁  赵堪兴 《天津医药》1999,27(12):717-719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LASIK技术对高度近视(A组)和超高度近视(B组)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屈光度由术前等效球镜(-8.35± 0.5)D减少到术后(- 0.61± 0.44)D,B组由(-12. 55± 2.82)D减少到(-1.28±0.8)D。与术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0.5和≥1.0者A组分别是100%和32.9%,B组分别是89.14%和21.7%。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症术中有角膜刀中途停顿,角膜缘少量出血及术后偏中心等。结论:LASIK手术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有良好矫治效果。但手术复杂,手术参数和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 mileusis,LASIK),因其效果稳定、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已成为治疗近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文献报道多认为术后欠矫和回退与患者的屈光度数高低有关。笔者对800例(1586只眼)LASIK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度数进行分析,现将其发生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眼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该手术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但术后视力恢复的效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由于LASIK手术是在正常眼角膜上进行的手术,不同的患者围手术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应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个护理环节,避免不利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现对我科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LASIK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方法将151例(288眼)近视患者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采用眼前节全景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检测各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和角膜后表面高度,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低、中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后表面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在高度近视组,术后1、3个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力比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各时间段角膜后表面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 LASIK手术可改变高度近视患者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后表面高度,眼前节全景仪对于高度近视LASIK术后疗效观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年在国内外开展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用极为精密的微型角膜刀在角膜表面切开一个厚度为0.11~0.15mm的"瓣",然后根据屈光不正度数,发射激光对角膜基质进行切削,最后将瓣复位[1].我院自1999年2月开展手术以来,至今已治疗数千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利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256眼术前和术后角膜形态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我院LASIK手术的病人156例256眼,年龄18~46岁。男性114眼,女性142眼。近视-2.0D~12.5D,散光<-4.0D,矫正视力均在1.0以上(包括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用准分子激光机和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对127例近视进行LASIK术。结果 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即Ⅰ组(中低度组)、Ⅱ组(高度组)和Ⅲ组(超高度组)。平均裸眼视力:Ⅰ组1.16,Ⅱ组1.02,Ⅲ组0.53;屈光度矫正率;Ⅰ组109.9%,Ⅱ组99.6%,Ⅲ组88.2%;基本摘镜率和完全摘镜率分别为:Ⅰ组99.2%和96.6%;Ⅱ组90.8%和81.4%;Ⅲ组54.7%和14.2%。结论 LASIK适合治疗各种不同屈光度近视,对超高度近视由于角膜厚度的限制和并发症的影响,其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