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灵芝发酵产物与野生灵芝氨基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优良的保健真菌,在进行灵芝液体发酵研究时,分别对红芝(赤芝)、紫芝,黑芝等进行筛选,发现赤芝508,经特定培养和发酵,最适宜进行液体发酵。其发酵产物中氨基酸含量较野生赤芝为高。现将其结果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赤芝508(Ganodermalucidum508)为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所保藏菌株1.2培养基斜面培养基:常规真菌培养基摇瓶培养基,玉米粉2.5%,黄豆饼粉1.5%,砂糖1.5%,MgSO40.05%,K2HPO40.05%。pH6.7。发酵罐5号配方:玉米粉2.5%,黄豆饼粉2%,砂糖1.5%,麸皮适量,MgSO40.025%,K2…  相似文献   

2.
目前螺旋霉素发酵生产中培养基氮源多用鱼粉或黄豆饼粉。黄豆饼粉的优点是原材料质量稳定,染菌率低,但发酵效价相对较低。以鱼粉作氮源发酵效价相对较高,但鱼粉质量不稳定。本研究对培养基配方进行改进,在黄豆饼粉配方中加入动物蛋白NY,提高了发酵水平。后采用正交设计对黄豆饼粉、NY、葡萄糖、淀粉四个因素作三水平试验,最终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黄豆饼粉2%,NYo.5%,淀粉7.0%,发酵效价为原配方效价的140.92%,证实了新配方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金国  刘翔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7):406-407,416
对红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用A粉和B粉代替原工艺中的淀粉及部分葡萄糖和豆饼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并考察了中间补料方案。经10吨发酵罐连续8批验证,平均发酵效价提高6.11%,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原材料消耗成本可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4.
黄启鹏 《海峡药学》2005,17(3):19-20
在西索米星发酵与生产过程中,培养基组份品质、培养基配比极大地影响菌体生产与产抗能力。我们对西索米星发酵主氮源黄豆饼粉加工方法进行考察.发现采用热榨黄豆饼粉的稳定性优于冷榨黄豆饼粉;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也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均匀设计法优化咪唑立宾发酵培养基配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咪唑立宾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考察淀粉、麸质粉、黄豆饼粉和葡萄糖对其发酵效价和菌体生长量的影响,得到了四个因素的优化配比(淀粉1.8%,麸质粉1.5%,黄豆饼粉2.5%,葡萄糖0.6%),发酵效价比对照培养基提高约21.3%。  相似文献   

6.
采用上海第三制药厂供给的红霉菌~#1-23,考察了几种原材料对红霉素发酵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发酵培养基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优质而新鲜的黄豆饼粉是提高发酵单位的重要保证,磷酸盐的用量以及硫酸镁对发酵有一定的影响,增加玉米浆、蚕蛹粉的量或加入吲哚丁酸可提高发酵单位。 试验在300及500ml摇瓶中进行,培养基装量为摇瓶体积的十分之一,摇床转速230转/分。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表L_8(2~7)对黄豆饼粉、葡萄糖、淀粉、玉米浆、蚕蛹粉、KH_2PO_4及MgSO_4等7种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优选,认为MgSO_4对红霉素发酵单位的影响最大,并通过进一步摇瓶试验证实发酵基础料中不宜配入MgSO_4但在发酵过程中适时适量地补入MgSO_4(如132小时左右补入0.1-  相似文献   

7.
黄豆饼粉是许多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较好的氮源,而螺旋霉菌如采用黄豆饼粉为主要氮源与生产用的鱼粉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比较,则螺旋霉素合成有很显著的差异。为要提供工业生产抗生素的有用资料,我们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 材料和方法 (-)菌种:我国土壤中分离到的螺旋霉素产生菌 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A.SP编号为——799-1941. (二)培养基 1.孢子斜面培养基:麦敖6%,琼脂2% 2.种子培养基:黄豆饼粉25%,淀粉4%,NaCl0.4%,CaCO_30.5%,自来水,自然pH,500毫升三角瓶装量100毫升。 3.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以绛红小单孢菌(Micromonos pora par-purea)140庆大霉菌为出发菌,分离使用高氏—天冬素培养基,种子培养基为地瓜粉1.0%,玉米粉1.5%、黄豆饼粉1.0%、蛋白胨0.2%、葡萄糖0.1%、硝酸钾0.05%、碳酸钙0.6%、氯化钴1γ/ml、pH自然。发酵培养基配方1为:地瓜粉6.5%,黄豆饼粉3.5%,鱼粉0.5%,蛋白胨0.3%,酵母粉0.2%、碳酸钙0.65%,硫酸铵0.15%,硝酸钾0.01%,氯化钴10γml,pH自然。配方2为:玉米淀粉5%,黄豆饼粉2.5%,玉米粉1.5%,鱼粉0.5%,蛋白胨0.3%,硫酸铵0.1%,碳酸钙0.5%,氯化钴4γ/ml,pH自然。培养温度34℃,摇瓶机转速,配方1用270r.p.m,配方2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21-1131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多拉菌素生产菌的发酵培养基。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正效应因子;接着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确定了黄豆饼粉、麦芽糊精和MgSO4是影响多拉菌素产量的显著因素;然后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分别找到3个因素的合理浓度范围;并进一步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黄豆饼粉、麦芽糊精和MgSO4的最佳浓度配比。筛选并优化得到了最适的培养基浓度为黄豆饼粉17.30g/L,麦芽糊精77.30g/L,MgSO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林肯链霉菌发酵培养基。方法 采用24孔板,对现有的两种发酵培养基中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较优发酵培养基;在此发酵培养基基础上,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法,对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豆饼粉、硫酸铵、玉米浆和磷酸氢二钾这6个可能影响林可霉素发酵水平的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结果 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30,葡萄糖105,豆饼粉22.5,玉米浆1,氯化钠2.25,碳酸钙6,硫酸铵2.65,硝酸钾1,磷酸氢二钾0.5。结论 对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孔板发酵验证,林可霉素的平均发酵产量达到2288μg/mL,比未优化组提高了42.03%。  相似文献   

11.
提高麦迪霉素有效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提高麦迪霉素有效组分A_1作了研究。根据麦迪霉素有效组分A_1与其主要杂质柱晶白霉素A_6结构上的区别,在发酵培养基中流加了能转化为丙酰CoA的前体物质,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流加蛋氨酸,适当调整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玉米粉含量,在不影响效价的情况下,可使有效组分A_1的含量提高8.7%。使用正交设计法,得到最佳条件的组合,使有效分组A_1的含量提高9.7%。流加异亮氨酸、缬氨酸可使有效组分A_1的含量提高13%和10.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壳二孢氯素产生菌F05Z0761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培养基优化,提高其发酵单位。方法首先通过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发酵培养基筛选实验并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等方法提高发酵单位。结果 F05Z0761经形态学鉴定显示该菌株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并得到了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即:淀粉1.8%、葡萄糖2.5%、棉籽粉1.9%、热榨黄豆饼粉0.8%和KH2PO40.2%,发酵单位较对照提高了4.38倍。结论由镰刀菌属产生壳二孢氯素在国内还未见报道,并将响应面实验设计应用于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优化中。  相似文献   

13.
Statistical and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of media composition was employ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dicinal exopolysaccharide (EPS) by Lingzhi or Reishi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ium MTCC 1039 using soya bean meal flour as low-cost substrate. Soya bean meal flour, ammonium chloride, glucose, and pH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for EPS yield using the two-level Plackett-Burman design and further optimized using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linked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high value of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ANN (R2 = 0.982) indicates that the ANN model wa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second-order polynomial model of CCD (R2 = 0.91) for representing the effect of media composition on EPS yield. The predicted optimum media composition using ANN-linked GA was soybean meal flour 2.98%, glucose 3.26%, ammonium chloride 0.25%, and initial pH 7.5 for the maximum predicted EPS yield of 1005.55 mg/L. The experimental EPS yield obtained using the predicted optimum media composition was 1012.36 mg/L, which validates the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of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for enhanced production of EPS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G. lucidium.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等因素及各种发酵条件对温和气单孢菌YH311产硫酸软骨素裂解酶的影响,获得硫酸软骨素裂解酶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均匀设计法及正交设计法。结果获得的最优培养基配方(g·L-1)为:葡萄糖2 5 ,牛肉膏5 0 0 ,硫酸软骨素10 0 ,尿素0 5 ,MgSO4·7H2 O 9 0 ( pH 7 0 ) ;最适产酶条件为:2 % ( φ)种子液,2 8℃,2 0 0r·min-1,振荡通气培养2 4h。在优化条件下,硫酸软骨素裂解酶的产率可达110 0 0U·L-1。结论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可将硫酸软骨素裂解酶的产量提高5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查了各种无机、有机氮源和黄豆饼粉酶解液对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mediterranei)C_(?)-8菌株生物合成利福霉素SV的影响。结果以蛋白胨、硝酸钾的效果为最佳。通过均匀设计的实验,获得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使利福霉素SV的产量提高30%.  相似文献   

16.
灵芝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及摇瓶发酵条件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 100 L气升环流式生物反应器的扩大试验。研究表明,无机盐KH_2PO_4和MgSO_4·7H_20对生长有影响,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1%和0.025%.麸皮、玉米粉和葡萄糖对菌丝体生长都有显著的作用。在摇瓶培养中,菌丝体易形成菌丝球,其大小随振荡速度而变化。将菌丝球用玻璃球打碎制成的匀浆种比直接用菌丝球接种获得的产量高。 100 L气升环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结果表明,以较皮为培养基的氛源,5d菌丝体干重为5~6g/L;以豆粉为培养基的氮源,5d菌体干重可达7~8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地黄组织中分离得到24株内生菌,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产梓醇性能的测定,筛选得到一株产梓醇性能较好的菌株BLCC1-0148,研究其10代内培养物产梓醇性能的遗传稳定性,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及菌株特异性序列分析等手段,最终将BLCC1-0148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高产菌株BLCC1-0148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最佳发酵培养基如下:葡萄糖0.5%、蛋白胨0.5%、酵母膏0.75%、氯化钠1%;发酵温度37℃,摇床转数180 rpm,发酵时间3 d,梓醇产量达到839μg·mL-1;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产福提霉素的橄揽星小单抱菌H3—25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适宜配比为:可溶性淀粉4%。葡萄糖1%,酵母粉4%,硫酸镁0.1%.碳酸钙0.1%,氯化钴2μg·L^-1,甘氨酸0.1%;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培养温度32℃,移种时间36h,移种量10%,摇瓶装量50mL/250mL,发酵周期8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诱变菌株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AEG3-1为试验株,研究山茶油对该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方法 首先单因素实验筛选到最佳植物油脂,再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最佳植物油脂、葡萄糖、糊精、棉籽蛋白4种成分进行优化,最后在5L罐进行验证。结果 最佳植物油脂是山茶油,在0h添加15.0g/L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获得优化发酵培养基(g/L):山茶油15.1、葡萄糖51.6、糊精19.73、棉籽蛋白21.8,其产量达318.25mg/L,提高了55.61%。在5L罐中,利用优化培养基,分批和补料发酵产量分别达到361.97和512.36mg/L。结论 通过添加山茶油,诱变株的多杀菌素产量显著提高,说明该生产工艺确实可行,可为多杀菌素大规模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