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α1-M、Alb、β2-M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组在生后第3天,第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对照组健康新生儿同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窒息组第3天尿微量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0,05),且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第7天重度窒息组尿α1-M、β2-M仍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0.05),第7天重度窒息组尿Alb仍高于对照组,但统计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含量测定能敏感反映早期窒息新生儿肾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尿β微球蛋白(β—MG)检测对新生儿窒息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分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两组,每组又按有无合并肾功能损害分为合并肾功能损害组和无肾功能损害组,另设一组对照组,各组患儿分别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检测尿β—M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窒息无合并肾功能损害组尿β—MG平均值比对照组稍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肾功能损害组尿β—MG平均值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尿为标本测定尿β—MG作为衡量窒息新生儿肾功能受损的指标,有经济、取材容易和可连续测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围产期窒息新生)L42例,其中重度窒息16例、轻度窒息26例,另选健康新生)L20例作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4h内采血检测cTnI和CK—MB。结果窒息新生3LcTnI、CK-MB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而重度窒息组cTnI、CK—MB水平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窒息新生JLcTnI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例)生后第1d,7d的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d)血β2-MG较尿β2-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生期窒息对足月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03~2007—03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新生儿共140例,按照出生时Apgar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窒息组(n=70)和重度窒息组(n=70),同时观察正常对照60例。采用矫正的肌酐清除率(Ccr,ml/min)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的变化情况。统计学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重度窒息组Ccr较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轻度窒息组Ccr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尿β2-MG和MA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尿β2-MG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生期窒息可以造成足月新生儿。肾功能受损,以尿β2-MG值的变化更灵敏;且窒息程度越重,肾功能损伤的程度也越重。  相似文献   

6.
朱斌 《海南医学》2009,20(5):107-10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比较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肌酶活性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要及早监测心功能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害,从而减少心力衰竭、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在判断缺氧程度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无合并症)组、窒息合并轻中度HIE组、窒息合并重度HIE组,均于生后12~24h内采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 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HIE的发生及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即病程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 心肌酶对判断缺氧程度、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肌钙蛋白T(cTnT)及血心肌酶谱水平测定对判断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围产期窒息新生儿100例,其中重度窒息37例、轻度窒息63例,无窒息新生儿80例,均于生后20min采血检测cTn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AST、LDH、CK、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窒息新生儿(P〈0.05,P〈0.01),且窒息程度越重,各指标的水平越高(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的血cTnT与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血、尿β2 微球蛋白(β2 MG)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36 例)生后第1天、第7天的血、尿β2 MG的水平.结果血、尿β2 微球蛋白在早期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窒息组较正常组水平明显增高(P <0.01),且恢复期(出生后第7天)血β2 MG较尿β2 MG下降速度快.结论窒息新生儿血、尿β2 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肾小管功能恢复比肾小球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肌红蛋白(Mb)及胱抑素C(Cys—C)浓度变化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出生3h内入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60例),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测定生后3h内Mb和CK水平,同时检测Cys—C、BUN、Scr,与无宫内窘迫、窒息及产伤的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Mb与CK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均〈0.05);Mb与CK浓度呈正相关(重度窒息组r=0.764,轻度窒息组r=0.658,P均〈0.05);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Cys—c与BUN、Scr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Cys—C与BUN、Scr值呈正相关(r=0.618、0.564,P均〈0.05);Cys—c异常率高于BUN、Scr(轻度组X^2=6.14,重度组X^2=6.73;P均〈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缺氧可发生肌肉损伤及早期肾损害,血Mb和Cys—c可作为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脑型同工酶(C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对脑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为研究组,患儿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胆红素血症组及重度胆红素血症组.选择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儿血清NSE、CK—BB及总胆红素(TSB)水平,并采用神经行为测定(NBNA)方法评价患儿神经功能.比较两组NSE、CK—BB、TSB、NBNA水平,并分析NSE、CK—BB与患儿NBNA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组NSE、CK—BB、TS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5、7.932、16.918、4.803,P〈0.05或P〈0.01)。研究组患儿中,重度组NSE、CK—BB、TS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9、3.954、11.237、4.034,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SE、CK—BB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r=-0579、-0.437,P〈0.05),NSE、CK—BB水平与TSB水平呈正相关(r=0.412、0.596,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SE、CK—BB水平显著升高,且两者与TSB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提示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患儿脑损伤加重,临床可以将NSE、CK—BB作为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钙离子(Ca^2+)动态变化对早期评估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价值。方法对轻、中、重度HIE患儿入院后、生后1d、3d、7d血清NSE和Ca^2+进行检测,并与非HIE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NSE和Ca^2+的变化和意义。结果轻度HIE组与时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轻、中、重度HIE组之间1天内血清NSE和Ca^2+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中度组和量度组血清NSE,Ca^2+入院时、1d、3d、7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NSE和Ca^2+水平呈负相关,其相关程度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早期评估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中的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60例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各30例,2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新生儿生后24h 血清 CK-MB、cTnI 水平。结果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 CK-MB、cTnI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 CK-MB、cTnI 水平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清 CK-MB、cTnI 水平是临床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0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24例,重度窒息组26例)和4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脐带血及生后3d静脉血中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4)及总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测定,对各组问及组内脐血、静脉血T3、T4、TSH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轻、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生后3d静脉血T3、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脐血及生后3d静脉血T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重度窒息组生后3d静脉血TSH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2)生后3d静脉血和脐血自身前后对比,对照组T3、T4水平明显升高,TSH无明显改变,轻、重度窒息组T3、T4水平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H水平则下降明显(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清甲状腺激素可作为窒息新生儿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尿转铁蛋白(TRF)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方法:取51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30例,重度窒息21例)及206例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次及生后24h尿液,检测TRF、β2-MG;同时取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结果:窒息组2次尿TRF及β2-MG异常率及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第1次尿TRF及β2-MG水平及异常率较低(P〈0.05),而第2次结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TRF及β2-MG是反映窒息新生儿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改变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在新生儿HIE的意义。方法选择新生儿病房HIE新生儿41例,其中轻度18倒,中度14例。重度9例,并以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做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41例HIE患儿生后3天内、7天、14天血清NSE水平,及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脐动脉血清NSE水平。结果轻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0.25〈P〈0.5);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轻、中、重度HIE组之间3天内血清NSE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新生儿HIE轻、中、重度组3天、7天、14天NSE组内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轻度组血清NSE无明显差别(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NSE3天内、7天、14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清NSE水平与HIE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情发展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胆红素变化与其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足月窒息新生儿83例,其中轻度55例,重度28例;另选择同期足月正常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640型生化分析仪动态检测胆红素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出生后24h,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皿清胆红素水平均明屁高于对照组(P〈0.05);72h、7d时轻度和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新生儿(P〈0.01)。出生后24h、72h、7d时脑损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或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可能对窒息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在判断缺氧程度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2例窒息新生几分为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均于入院24内采静脉血,测定血清中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结果:心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1),即窒息程度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缺氧程度、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组共4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其中轻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22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为健康新生儿。采用酶比色法对窒息组和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血清TBA测定。结果 窒息组血清TBA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窒息组血清TBA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组TBA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 血清TBA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肝脏受损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可反映窒息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儿QT间期离散度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B的动态变化及对HIM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对63例HIM患儿发病48h内和治疗7d后QTcd和CK—MB进行检测,并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M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发病48h内QTcd及CK—MB均显著升高(P〈0.01)。经7d治疗后,HIM患儿QTcd及CK—MB均显著下降,产后缺氧组较胎儿期缺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且胎儿期缺氧组并发症多,预后差(P〈0.05)。结论QTcd及CK—MB相结合可作为HIM的特异性敏感指示,对判断HIM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