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Ⅲ度以上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左越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65-1266
目的 探讨Ⅲ度以上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宫腔镜确诊的11例Ⅲ度以上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采用宫腔置入节育器、透明质酸钠及人工周期、Hegar扩条扩张宫腔等综合措施预防宫腔再粘连。结果 11例经扩条定期扩张探查宫腔3~36个月,9例宫腔恢复正常未再粘连,其中6例妊娠。1例正在治疗中,1例失访。结论 Hegar扩条扩张宫腔等综合措施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确切,尤以扩条扩张探查宫腔最为有效,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B超治疗宫腔粘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因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的妊娠率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在襄樊市中心医院行B超监测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的86例因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86例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受孕率达58.1%,足月分娩率达70.00%。受孕率高低与以下有关:①宫腔粘连程度轻度粘连者妊娠率最高92.6%(25/27);中度粘连者妊娠率50%(22/44);重度粘连者妊娠率最低2%(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宫腔粘连类型中央型粘连妊娠率最高90.9%(30/33);周围型与混合型粘连妊娠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9%(16/41)、33.3%(4/12)。③术后处理,宫腔放置气囊尿管者,术后再次粘连发生率低于宫腔放置节育环者,受孕率均高于宫腔放置节育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腔粘连程度与宫腔操作次数无明显关系,与感染及宫腔操作不当有明显关系。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是一种治疗宫腔粘连微创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因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上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术后均以人工周期治疗3月再取环,比较两组取环后月经和半年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恢复率、月经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球囊导管放置治疗宫腔粘连更优于传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上环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宫腔粘连发生的病因,探讨宫腔粘连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7月因各种原因吸宫及刮宫术后引起宫腔粘连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宫腔粘连与吸宫及刮宫次数、年龄、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针对宫腔粘连的特点,认为应用B超及宫腔镜诊断并配合药物治疗宫腔粘连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因宫腔粘连导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因宫腔粘连导致不孕的患者用宫腔镜进行诊治,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36例患者25例月经恢复或较前增多,月经恢复率为41.6%,13例妊娠,妊娠率为36.1%。结论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导致不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微型剪切除宫腔粘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宫腔镜下微型剪切除宫腔粘连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宫腔轻度粘连4例、中度粘连8例、重度粘连7例,19例患者一次手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89.5%(17/19),术后一月临床症状(闭经、月经量过少、腹痛)改善率100%。结论 宫腔镜检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宫腔镜下微型剪切除宫腔粘连简单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电切术后综合分析,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后防止再次粘连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粘连以月经异常为主要表现,占87.5%(42/48)。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发生重度粘连的机会越大(P<0.05)。术后门诊随访48例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了解患者宫腔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8/48)。术前宫腔粘连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术后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宫腔球囊以及给予人工周期能有效防止再次宫腔粘连,如何防止重度宫腔粘连者再次粘连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宫腔粘连Ⅰ度为35.7%,Ⅱ度25.0%,Ⅲ度19.6%,Ⅳ度12.5%,V度5.4%。56例患者宫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较准确、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B超对宫腔镜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某院近5年来的宫腔粘连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月经恢复率达93.4%,34例痛经均得到缓解,有生育要求的56例中,术后受孕率达57.1%。受孕率高低与宫腔粘连程度及宫腔粘连类型有明显相关。结论: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有效缓解宫腔粘连所致痛经,使月经恢复,改善受孕率,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魏惠红  赵颖  洪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81-182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便做好针对性预防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0月~2011年11月因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施行宫腔镜诊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粘连临床表现为人工流产术后出现闭经或经量减少,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42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宫腔镜直视下分离手术顺利,术中放置宫内节育环,术后3个月人工周期综合治疗。术后1、2、3、6个月随访,40例恢复正常月经,2例经量仍偏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宫腔粘连宜早期诊断治疗,人工流产术是造成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镜是诊治宫腔粘连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除做好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工作外,同时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减少人工流产,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解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必要时配合雌-孕激素序贯应用,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结果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解术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宫腔粘连(IUA)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与反复流产,是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宫腔镜等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目前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以及由此导致不孕的标准方法[1]。但是  相似文献   

13.
石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06-507
目的通过有效护理提高宫腔粘连治愈率,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0例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重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结果40例宫腔粘连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结论对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实施良好的护理对手术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并行宫腔镜诊治手术的122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宫腔粘连患者总治愈率为75.4%,总有效率为92.6%,其中轻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100%,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95.2%,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84.1%。结论宫腔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度高,手术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特点,有效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宫腔粘连又称阿谢曼综合征,为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主要病因为手术时对子宫刮割过度,导致内膜粘连,前期有周期性腹痛,继而月经减少或者停止,最终导致不孕.宫腔镜用于宫腔粘连手术,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我院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宫腔镜的检查结果中,所有患者中总治愈率为67.50%,总有效率为82.50%,轻度宫腔粘连有效率为100%;中度宫腔粘连有效率为96.3%;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65.51%。结论宫腔镜对于诊治宫腔粘连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对于宫腔病变的具体部位以及范围程度也能够更好地定位,对于宫腔粘连的疗效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电切联合放置宫腔支架、宫腔注药、人工周期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宫腔镜诊断宫腔粘连并行粘连电切分离术98例,主诉月经异常(包括经量少、闭经)者69例,主诉不孕(已排除输卵管和排卵障碍因素及男方因素)者29例(有20例同时伴有月经过少)。结果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者为84.3%(75/89),1年内怀孕者为72.4%(21/29)。结论经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和人工周期、宫腔入药治疗3个月是治疗宫术后腔粘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口服雌激素和宫内放置节育器以防止再粘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或电切分离宫内粘连,术后予抗生素治疗2d,人工周期及放置IUD治疗3月。结果 63例宫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57例(90.45%)月经恢复正常,6例(9.55%)月经量少。结论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最准确、最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微型剪分离宫腔粘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软化扩张作用效果和口服雌孕素周期治疗防止术后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施行宫腔镜诊治手术的4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9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95.2%,宫颈扩张有效率77.8%,术后随访3月~3年,无再次闭经粘连者。结论宫腔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宫腔镜下微型剪分离宫腔粘连安全有效;口服雌孕激素序贯周期治疗能有效防止术后宫腔再粘连;口服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手术前宫颈准备,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万俊  王素敏  苏亦平 《江苏医药》2013,39(11):1342-134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戊酸雌二醇对宫腔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因中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2-3个疗程.服药第3个周期月经干净后复查宫腔镜,观察宫腔的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 妊娠期宫腔手术操作次数与宫腔粘连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周期月经干净后宫腔镜检查示治愈151例(65.7%),显效38例(16.5%),无效41例(17.8%);Ⅱ度粘连治愈率高于Ⅲ-V度粘连治愈率(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戊酸雌二醇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