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唐娟 《桂林医学杂志》1998,14(3):131-132
对60例高脂血症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脂、血液粘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高脂血症组三型患者血浆粘度与对照组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高胆固醇(TC)组及混合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甘油三脂(TG)组相比亦有明显升高(P〈0.05);(3)高脂血症与血液粘度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胆固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45例老年非冠心病患者进行空腹血胰岛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管紧张素(Ang)Ⅰ、Ⅱ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胰岛素、TG和AngⅡ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P<0.01,P<0.05,P<0.05),冠心病组血糖、TC、HDL和AngⅠ与非冠心病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IR。  相似文献   

3.
贮存铁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了336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旨在探讨铁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冠心病S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OMI)又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冠心病(P〈0.001),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心绞痛(AP)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类型冠心病的SF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  相似文献   

4.
康复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2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棋 《河北医学》1999,5(4):32-33
目的和方法:本文对康复期缺血性脑脑血管病182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和血脂与同频健康人180例做对比;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变率,全血低切变率,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对比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01),而胆固醇、甘油三脂对比无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测了44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比较,同时对心绞痛作期与缓解病人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除胆固醇外其余各种指标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MDA呈显著正相关(P〈0.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SOD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提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压,血清NO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伴有高血压,高粘血症的36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0.01,P〈0.001),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液流变学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方程K值明显下降(P〈0.05),提示:针刺对脑梗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清NO水平从而调节血压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综合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尿酸与其它生化指标关系。方法:65例老年人空腹抽血,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尿尿酸、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结果:血尿酸与血甘油三酯、尿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P〈0.01,P〈0.001);血尿酸与尿渗透压、尿尿酸呈负相关(P〈0.01;P〈0.001);血液酸与胆固醇及血肌酐无相关性。结论:血尿酸增高与脂质代谢、肾功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浆P物质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高血压病人(Ⅰ组:高血压无LVH,30例;Ⅱ组:高血压伴LVH,30例)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P物质浓度。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确定LVH。结果显示,血浆P物质浓度,正常人显著高于Ⅰ组患者(P<0.001),Ⅰ组患者显著高于Ⅱ组患者(P<0.001);血浆P物质浓度与LVMI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果提示:P物质是体内的一种降压物质,持续性低水平的血浆P物质可能是高血压LVH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62例患者和76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除全血还原粘度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01)。随肝功能减退,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K值明显降低;并肝癌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无并发组明显增高(P<0.05或0.001)。结果提示血液流变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肝硬化的病情变化,并为肝硬化某些治疗方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6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其中15例作了治疗前后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者血液粘度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者,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糖尿病治疗后血液粘度亦可改善(P<0,05),血脂增高对血液粘度有一定影响(P<0.05),而并发大中血管病变与并发微血管病变血液粘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放免法测定了14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和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浓度变化,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HD、EH组血浆E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将EH组进行分期,与对照组比较,EH-Ⅰ期无明显增高(P〉0.05),EH-Ⅱ及EY-Ⅲ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提示ET在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入选的65例DNA患者常规治疗2周后,再加用丁咯地尔治疗2周,观察加用丁咯地尔前后血液流变学、尿蛋白、肾功能有关指标,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丁咯地尔要显著改善血流变,降低全血粘度(P〈0.01)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01),且可降低尿蛋白(P〈0.01),血肌酐(Scr)(P〈0.05)、尿素氮(BUN)(P〈0.01),升高内生肌酐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Ⅱa型与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结果显示: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粘度、血沉、血沉K值,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高切还原粘度比对照组高(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血浆粘度与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患者的全血化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都高于正常值,除男性患者的血浆比粘度外,其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全血还原比粘度的差异还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2 ̄0.001)。  相似文献   

15.
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单纯冠心病组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冠心病易并发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6例冠心病患者,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变形性(RCD)、血粘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SOD活性明显升高(P〈0.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1),RCD指数IF变小(P〈0.001),血粘度改善显著(P〈0.001);结论:路路通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评价善得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SAPⅠ级32例,SAPⅡ级29例,各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N组)和联用善得定组(S组),观察比较两级N、S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级SAP患,S组Binder合并症积分下降较快(P〈0.001),住院时间较短(P〈0.01)。SAPⅠ级S组后遗症发生率较低(P〈0.05)。在SAPⅡ级S组ICU监护时间较短(P〈0.05),转手术率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54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12例、中度15例、重度27例)及4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封闭抗体及HLA抗体水平。结果:封闭抗体阳性率妊高征组(特别是中、重度妊高征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妊高征组HLA-Ⅰ、Ⅱ类抗体阳性率均极明显降低(P〈0.01、P〈0.001),中度妊高征组HLA-Ⅰ类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而HLA-Ⅱ类抗体阳性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抗体在妊高征各组间比较,仅发现轻-重度妊高征组间封闭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封闭抗体及HLA抗体(尤其是HLA-Ⅱ类抗体)下降或缺乏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及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探讨L-精氨酸对兔血脂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30只雄兔随机分为以下3组:正常对照组(NC),高脂对照组(HC)和L-精氨酸组(LA),正常对照组为普通颗粒饲料组,后两组均为高胆固醇颗粒饲料组。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第10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实验10周后,LA组和HC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显著高于NC组(各为P<0.001),但前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1)。治疗10周后HC组各项血流变指标不仅明显高于实验前(各为P<0.001),而且显著高于LA组和NC组(P<0.01),但LA组和NC组血流变指标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L-精氨酸不降低高脂兔血中胆固醇浓度,但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EH)患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时血流流变学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北京R80型板式粘度计和毛细管法分别测定33例脑梗死,32例EH患者和20例对照组人血浆粘度、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和梗死组患者血液粘滞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梗死组患者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EH组改变更显著(P〈0.01)。结论:血液粘滞度的异常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