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抗TNF-α单克隆抗体对移植肝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80只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受体组与供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注4℃的生理盐水40ml(其中供肝经门静脉冷灌注30ml,供肾经肾动脉冷灌注10ml)+抗TNF-α单克隆抗体(0.1mg/kg体重);对照组:灌注等量4℃的生理盐水。于灌注后不同时点取静脉血检测肝肾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原位DNA片断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肝肾组织中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血AST、ALT、Cr和BNN含量及移植肝肾组织中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实验组移植肝肾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实验组移植肝肾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在肝肾联合移植过程中,应用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减少移植肝肾组织内细胞凋亡,促进移植肝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灌注冷保存以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液,实验组加丹参注射液(60 ml/L),对照组不加丹参.保存5 h后植入受体.移植后6 h处死大鼠取样,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再灌注后实验组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F=133.802,P<0.05);肝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F=91.063,P<0.01);FasL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F=1.329,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形态学的再灌注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可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对原位肝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Celsior(CS)液与UW液对大鼠无心跳供者(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通过阻断大鼠主动脉和膈上下腔静脉10 min的方法,制备和获取NHBD供肝,并采用不同的器官保存液灌注和冷保存供肝.随机将受者分为4组.CS8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UW8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8 h的供肝移植;CS16 h组:受者采用经CS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UW16 h组:受者采用经UW液灌注和冷保存16 h的供肝移植.受者门静脉开放前、开放后1、3及6 h,取各组受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和比较各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术后7 d内的存活率.结果 NHBD供肝经UW液灌注后呈"花斑"状,肝叶边缘灌注不良,经CS液灌注后肝叶边缘灌注良好.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的胆汁生成量分别为(0.21±0.01)ml和(0.10±0.02)ml(P<0.05).门静脉开放后1、3及6 h,CS8 h组受者的血清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UW8 h组(P<0.05),门静脉开放后1、3h,CS8 h组受者的血清ET-1、IL-1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UW8 h组(P<0.05);CS8 h组受者移植肝肝窦扩张、门静脉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UW8 h组,CS8 h组和UW8 h组受者术后7 d的存活率分别为58.3%和25.0%(P<0.05).CS16 h组和UW16 h组受者各时点的胆汁分泌量、血清ALT、AST、ET-1、IL-1及TNF-α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均在术后3 d内死亡,两组受者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 CS液对大鼠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优于UW液,这可能与UW液较CS液粘稠及CS液能够减少枯否细胞的激活有关;NHBD供肝的冷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6 h.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霉素(DXR)预处理诱导大鼠肝脏热休克反应在肝脏长时间冷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中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供体大鼠术前按1mg/kg由外周静脉注射DXR(DXR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48h后行肝脏原位冷灌注,获取肝脏后将其在4℃UW液中保存48h,然后行原位肝移植,再灌注1、3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中性粒细胞化学趋化性细胞因子(CINC)mRNA、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2(HSP72)、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TNF-α、CINC、MIP-2水平。同时观察7d生存率。结果DXR组TNF-α mRNA、CINCmRNA、MIP-2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DXR组HSP72表达显著,对照组基本无表达;DXR组NF-κB无表达,对照组显著表达。DXR组血清TNF-α、CINC、MIP-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XR组7d生存率为50%,对照组为0(P〈0.05)。结论DXR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使肝脏长时间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减轻;HSP72的诱导可抑制NF-κB激活导致的炎症反应,对肝实质细胞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影响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依达拉奉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编号,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前40为一组,后40为一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建立常温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前1 h和开始时对实验组大鼠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10 ml,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后0、1、2及4 h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肝脏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应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mRNA含量,并测定肝组织和血清中TNF-α水平;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缺血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后1、2及4 h,实验组大鼠肝脏LPO及AST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再灌注后1 h时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量、肝组织和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达峰值,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后各时相实验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显著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减少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于术前2 h将60 mg/kg的姜黄素溶于1mL DMSO中静脉注射;对照组(19只),于术前2h静脉注射1 mL DMSO。肝脏冷灌注时间为30 min,恢复血供复流6 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和肝脏标本,行血清ALT,AST,LDH和组织匀浆SOD,MDA,MPO测定,并进行组织病理和细胞凋亡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NF-α及MIP-2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DA,MPO,TNF-α和MIP-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且实验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冷IRI,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肝组织SOD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与细胞凋亡,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MIP-2的表达以及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体外持续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对小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根据灌注保存方式不同分为新鲜供肝低温保存组(FC组)、DCD供肝低温保存组(DC组)和DCD供肝低温氧合机械灌注组(DP组),每组6只。低温灌注保存供肝6h后,收集保存过供肝的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收集3组小鼠肝组织,切片,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观察3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保存6h后,DC组与DP组的UW液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高于FC组(均为P<0.01);DP组的ALT和AST含量均明显低于DC组(均为P<0.01)。光学显微镜下,FC组未见明显坏死区域,DC组肝细胞损伤严重,DP组肝组织未见明显损伤及坏死。荧光显微镜下,FC、DP两组肝细胞凋亡程度轻微,DC组肝细胞形态极不规则,肝细胞坏死严重。结论持续低温氧合机械灌注可减轻肝细胞损伤和凋亡,为DCD肝移植的器官保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自制的KYL液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肝脏非循环离体灌注模型(noncirculated isolated perfusion of ratliver,IPRL),随机以KYL液和UW液对大鼠肝脏保存0、4、8、16、24、48h,测定灌注流出液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检测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检测肝细胞凋亡率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设生理盐水保存阴性对照组,了解器官保存液对大鼠肝脏有无保护作用。结果 KYL液保存的大鼠肝脏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UW液保存者低,灌注流出液MDA和SOD含量与UW液保存者相近,两者肝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基因表达情况相近,光、电镜观察两者形态学变化基本一致。两组所有指标均较生理盐水保存组好,说明两种液体对大鼠肝脏均有保护作用。结论 自制的KYL液对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在钙拮抗方面略优于UW液,在抑制细胞凋亡方面与UW液相当,而在防止细胞水肿方面较UW液稍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Kamada′s 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EGb)组、生理盐水对照(NS)组和假手术组(SO)。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24h处死动物,检测血清ALT和AST;肝组织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mRNA及Bcl-2m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2,6,24h,EGb组血清ALT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生NS组(P<0.01)。血清AST水平在供肝再灌注2,6h时明显低于NS组(P<0.01)。供肝再灌注后2,6h时EGb组TNF-αmRNA的表达明显低NS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6,24hEGb组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NS组(P<0.01)。结论:经EGb预处理供可减轻大鼠肝移植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TNF-αmRNA,Bcl-2mRNA的表达,对供肝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缺血预处理方式对大鼠供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缺血预处理对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92只wistar大鼠做为供、受体行原位肝移植,供肝切取前给予不同方式的缺血预处理(C组为对照组,不行预处理;E1组在供肝冷灌注前行门静脉(PV)和肝动脉(HA)夹闭5min,再灌注10min;E2组PV、HA夹闭5min,再灌注5min,并重复上述过程1次;E3组PV、HA夹闭10min,再灌注15min),移植完成后,于门静脉复流后0.5、2、6、24h检测血清肝脏酶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在门静脉复流后0.5、2h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之间相比,E2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E1、E3组(P<0.05);在24h E2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C、E1、E3组(P<0.05)。在2、6h实验组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之间相比,E2组AI明显低于EI、E3组(P<0.05);24h实验组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减少TNF—α释放,减轻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移植肝的损伤。5min缺血,5min再灌注,并重复1次的缺血预处理方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改善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保存犬肾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定浓度的川芎嗪对低温保存的犬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4℃加入川芎嗪(终浓度为4mg/L)的新型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 Ⅱ液,实验组)、HC-A Ⅱ液(HC-AⅡ液组)及UW液(UW液组)灌注肾脏,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细胞凋亡测定。将按上述方法保存48、72h的肾脏进行自体移植,术后观察血肌酐浓度、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受者的存活情况。结果体外保存实验中,在保存时间不超过48h时,三个组的组织形态基本相似,但保存72h后,实验组和UW液组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HC-A Ⅱ液组,细胞凋亡指数也明显低于HC-A Ⅱ液组(P〈0.05),实验组和UW液组的上述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保存的肾脏自体移植后,单纯HC-A Ⅱ液保存72h者有2只犬(2/5)因肾功能衰竭死亡;不论是保存48h还是72h,采用含川芎嗪的HC-AⅡ 液和UW液保存者移植后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C-A Ⅱ液保存者(P〈0.05),其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也较单纯HC-AⅡ液保存者缩短(P〈0.05)。结论HCA-Ⅱ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川芎嗪能改善肾脏低温灌注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采用单纯随机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制组和诱导组(每组供、受者各8只).对照组:供肝不用任何药物处理;抑制组:在获取供肝前24 h,经供者腹腔注射HO-1抑制剂锌原卟啉20 mg/kg进行预处理;诱导组:在获取供肝前24 h,经供者腹腔注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5 mg/kg进行预处理.获取供肝后,在4℃UW液中冷保存24 h.肝移植前检测供肝HO-1的表达水平;肝移植后6 h采血并获取移植肝标本,分离培养枯否细胞;检测受者的肝功能;检测枯否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观察移植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枯否细胞CD14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移植前诱导组供肝HO-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移植后诱导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明显降低;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枯否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含量减少;而且枯否细胞上的CD14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也明显低于抑制组.结论 诱导供肝HO-1表达上调可能抑制了枯否细胞的激活,从而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肝脏单纯冷保存离体灌注模型,对照组予单纯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灌注肝脏,低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1 g/100 ml CP灌注肝脏,中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2 g/100 ml CP灌注肝脏;高剂量组以UW液为基液加入3 g/100 ml CP灌注肝脏。各组大鼠肝脏分别于4℃相应灌注液中冷保存后0、6、12、18、24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肝下下腔静脉内保存液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肝脏组织肝细胞的凋亡指数(AI)和肝脏组织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在冷保存12 h后,ALT及LD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18 h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的MDA、MPO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冷保存12 h及18 h时,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肝细胞AI及核因子-κB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冷保存24 h后,高剂量组保存液的ALT、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中剂量组(均为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各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在UW液中加入CP对大鼠离体肝脏冷保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应用UW液保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elsior(CS)液中添加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无心跳供肝(NHBD)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肝移植模型,比较添加rhHGF(10μg/L)的CS液(实验组)与添加等量生理盐水的CS液(对照组)两组门静脉再通后胆汁产生量、肝组织含水量及肝酶水平,观察生存率,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及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NHBD供肝移植后在门静脉再通1 h,3 h及6 h胆汁产生量明显增多(P<0.05),ALT与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门静脉再通1 h肝组织含水量及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7 d大鼠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提示肝细胞水肿变性明显减轻,无肝细胞坏死及肝窦淤血.结论 CS灌注保存液中添加外源性rhHGF可明显改善其对NHBD供肝的保存效果,这可能与其减少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富氢生理盐水(hydrogen-rich saline,HRS)腹腔注射对缺血再灌注皮瓣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只大鼠进行麻醉后,以右侧腹壁下浅动脉为蒂,形成约宽6cm、长9cm的腹部皮瓣.显微血管夹阻断皮瓣供血3h,恢复供血前10 min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HRS,对照组1和对照组2注射普通生理盐水;对照组2进行手术,但不夹闭血管.术后5d处死大鼠,取皮瓣组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染色观察皮瓣中细胞凋亡状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组织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结果 实验组中凋亡阳性指数为(39.72±8.09)%,与对照组1凋亡指数(69.43±13.27)%相比明显降低;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实验组(269.136±24.530) pg/ml、对照组1(516.408±38.674) pg/ml,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实验组NF-κB表达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由于没有夹闭血管,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情况,TNF-α及NF-κcB表达无明显升高.结论 HRS可有效抑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分子氢对NF-κB和TNF-α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供肝细胞凋亡和Bcl-2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h是否静脉注射PNS(50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PNS预处理组(PN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及AST,HE切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Bcl-2及Caspas-3m 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各时点,PNS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1)均明显低于NS组(P<O.05.P<O.01);6h及24h,PNS组大鼠肝组织Bcl-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S组(P<O.05);2h及6h,PNS组大鼠肝组织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O.05)。结论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为PNS抗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源hTERT基因转染对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表达hTERT蛋白的重组腺病毒rAd-hTERT转染试验组大鼠,同时设空载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组1(n=25)大鼠供体取肝前48 h前阴茎背静脉目的基因干预实验组;组2(n=25)空载体病毒干预实验组;组3(n=25)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供肝切取置于UW液中修整保存6 h后移植给同种大鼠.移植后3,6,12,24,48 h分别取材进行相关检测,检测各组血清内ALT水平,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普通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TERT预处理组术后3,6,12,24,48 h血清ALT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而空载体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无差异;hTERT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供肝的端粒酶的活性,24 h达到空载体对照组的(177.03±7.24)%(P<0.05);和hTERT组相比较,其他两组移植肝均表现出严重的小梁结构的破坏,门静脉周围的水肿以及空泡样变性.电镜检测也发现生理盐水组、空载体组的肝细胞内有大量的空泡,线粒体严重肿胀的现象;和生理盐水组及空载体组相比较,hTERT组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其凋亡指数和其他两组相比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成功介导hTERT基因对大鼠移植肝的转染;hTERT基因转染预处理能够减轻冷缺血再灌注损伤,hTERT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上调端粒酶活性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环孢霉素A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CsA)预处理保存大鼠肝脏对原位移植后的植肝功能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HTK液保存组)和B组(实验组,HTK液+CsA保存组),两组均保存12h后行原位肝移植,分别于供肝保存0h、12h及植术后7d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及各时间段线粒体呼吸功能RCR及P/O值。通过HE染色及原位凋亡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及凋亡情况。结果:B组血清ALT、AST、LDH活性于保存12h显著低于A组,B组各时间段RCR及P/O值于保存12h,移植术后0.5h及术后7d均高于A组。细胞形态学检查B组移植肝组织细胞结构改变轻微,凋亡指数于保存12h.术后0.5h均低于A组。结论:CsA预处理供肝主要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冷保存期和再灌注对大鼠供肝的损伤及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使大鼠原位肝移植后存活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藻糖是否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数字随机分为无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海藻糖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缺血90 min后于再灌注的0h和6h,收集血液和肝组织,通过分离血清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指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炎症因子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AML12小鼠肝细胞系构建缺糖缺氧-复糖复氧细胞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给予的海藻糖浓度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无海藻糖,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法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和Bcl-2蛋白水平以研究海藻糖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内动物实验显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再灌注组ALT、AST及TNF-α、IL-1β和IL-2等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且肝组织发生坏死;而在给予海藻糖处理后,ALT、AST、TNF-α、IL-1β和IL-2等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且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水平下降;且实验组活化的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升高。结论在体内和体外条件下海藻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炎症发生和抑制Caspase-3的活化并促进Bcl-2的表达,减轻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供肝冷保存时间与肝移植后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SEC)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原位肝移植(OLT)模型。随机分为3组,冷保存1h组(H=48):供肝获取后,置于4C的冷保存液中保存1h,再行OLT。冷保存12h组(n=48):供肝获取后,置于4℃的UW液中保存12h,再行OLT。对照组(H=6):大鼠只打开腹腔,不进行移植。前2组分别于术后1、6、12、24、48、72、96和168h采取血液及组织标本,对照组仅在开腹时取血液及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各时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观察移植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凋亡情况;观察术后168h时的大鼠存活率。结果 冷保存1h和冷保存12h组肝移植后各时点血清ALT、AST及H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并且冷保存12h组又明显高于冷保存1h组(P〈0.05)。冷保存12h组术后24h移植肝组织出现片状坏死,而冷保存1h组病理学改变不明显。冷保存12h组肝窦内皮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冷保存1h组(F=63.58,P〈0.01),两组大鼠移植肝组织均于术后6h出现凋亡高峰,且肝窦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肝细胞。冷保存1h组和冷保存12h组大鼠肝移植后168h时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9,P〈0.05)。结论 肝移植后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与冷保存时间密切相关。肝窦内皮细胞对冷保存及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高于肝细胞,其损伤方式以细胞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