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院1999年底为一些单位职工体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为比较不同方法及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特性。笔者用酶免疫法和反向间接血凝法对一批健康人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DNA重组技术专家和免疫学家的协作,已经成功的进行了一整套复杂的实验,能进一步阐明机体对外来侵袭作出反应的决定因素.这种方法为准确地治病(甚至治疗肿瘤)带来了希望,在预防移植排斥问题上也是令人乐观的(《Nature》298:529).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儿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数目、亚群比例、主要功能物质变化,探讨MDSC在儿童B-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8例初诊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作为试验组,按照危险度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及标危组,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ic method,FCM)检测各组外周血中MDSC(CD11b~+CD33~+)的数量变化;检测单核细胞样MDSC(CD14~+CD11b~+CD33~+)和粒细胞样MDSC(CD15~+CD11b~+CD33~+)两种不同亚群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检测MDSC主要功能物质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比例(2.41%±0.45%)高于完全缓解后(1.56%±0.44%)及正常对照组(0.68%±0.16%)(P0.01);且MDSC数量比例与不同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_s=0.680,P0.01),不同危险度分层间MDSC的数量比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B-ALL外周血MDSC亚群以粒细胞样MDSC(granulocyte-MDSC,G-MDSC)为主,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与正常对照外周血中MDSC亚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单核细胞样MDSC(monocytoid-MDSC,M-MDSC)为主。外周血MDSC中Arg-1和ROS在治疗前B-ALL患儿表达最高(41.00%±9.34%,3 004.26±611.05),完全缓解后次之(24.13%±5.49%,2 031.75±294.01),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10.72%±4.37%,811.33±195.12)(P0.01);Arg-1的表达随ALL危险度分层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分层中ROS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危组表达高于中危组和标危组,中危和标危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随危险度分层的升高而增加,MDSC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Arg-1及ROS的表达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参与儿童B-ALL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5.
乙型肝炎在我国感染率较高,达15%左右,而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项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检测HBsAg的方法较多,现将我科1994年元月~1995年8月门诊、住院病人864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反问间接血凝试验(RPHA法)测及的HBsA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对象是门诊、住院部病人同时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二步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按ELISA二步法试剂盒说明操作,并与一步法比较。结果二步法所测曲线S/CO值在所有浓度点均明显高于一步法。5例一步法HBeAg阳性而HBsAg阴性(不稀释)的样品用二步法检测均阳性,经不同倍数稀释后用一步法也为阳性。结论 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优于一步法,能减少免疫反应的"前带效应"和"后带效应",提高检测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金标法(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方法:对5 632份血清标本同时采用GICA和ELISA检测HBsAg,以ELISA为标准,对GICA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5 632份血清中以ELISA为标准,HBsAg阳性507例,阳性率为9.00%;GICA有34份假阴性,31份假阳性,灵敏度为93.84%,特异性为99.34%。34例假阴性中HBsAg均为弱阳性OD/CO值在1.50~4.76。2种方法测定的HBs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29 4,P0.01)。结论:GICA适用于单份检测,无需任何仪器,且快速简便,但灵敏度、特异性稍差,特别是针对HBsAg弱阳性有漏诊可能;ELISA虽然步骤多,时间长,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合批量检测。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工作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方法较多,方法不尽相同。为此,作者应用临床常用的五种方法对相同标本在不同浓度下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乙肝患者血清,用放免法测其含量,并按其含量分设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1.2 方法1.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按说明书操作。1.2.2 HBsAg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GICA) 郑州搏赛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按说明书操作。1.2.3 放免法检测(RIA) 试剂盒由3V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应…  相似文献   

9.
正常白细胞与白血病细胞蛋白激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白血病细胞中发现有蛋白激酶,其比活性较正常白细胞高6.17倍(P<0.05)。白血病细胞中的蛋白激酶在活化时,也需要Ca~(2+)、磷脂及甘油二酯。本研究进一步说明,蛋白激酶在癌变过程中,可能起着某种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婴儿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的视网膜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将30例未经治疗而自行消退的ROP患儿设为观察组,30例正常婴儿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于3岁时采取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比较两组婴儿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视锥细胞反应以及振荡电位;结果:观察组视杆细胞反应振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最大混合反应a波及b波振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振荡电位幅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混合反应b波/a波、两组视锥细胞反应a波及b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杆细胞反应b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经治疗的ROP患儿自行退化后其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发育接近正常婴儿,但视杆细胞的功能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婴儿。  相似文献   

11.
179例幼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章发  雷志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81-3282
目的:了解幼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方法: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BsAg及HVsAb项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8.3%,HBsAg阳性率为1.7%,HBsAb阳性率为74.3%。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高,HBsAg阳性率低,部分幼儿尚需进一步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2.
对原来用于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的三种方法和目前正在我国逐步采用的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敏感性和检出率作了比较研究。检测120份肝病门诊病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表明,在四种方法中,以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敏感性最高,HBsAg阳性率为40.83%;其次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为33.33%;以对流免疫电泳法的阳性率最低,仅17.50%,尚不及固相放射免疫法的一半。交叉分组分析的结果说明改进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在目前尚没有条件使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地区和医院,如果同时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方法检测,可以将HBsAg检出率从原来的61.22%和81.63提高到93.8%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优势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采用ELISA法与CMIA法对386例患者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对比研究。结果 CMI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为51.3%,ELISA法阳性率为43.5%,CMIA法阳性率明显更高,与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IA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明显高于ELISA法(P〈0.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CMIA法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在阳性率、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等方面均存在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故建议将CMIA法作为临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首选方法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国产TRFIA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结果:在23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介于0~0.5ng/ml的临床标本中,两种方法检测HBsAg同时阳性共41例,其中TRFIA检测阳性有46例,ELISA检测阳性有66例,符合率为87.18%。结论:在国产试剂HBsAg中,TRFIA与ELISA相比,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0.2~0.5ng/ml的低值。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值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国产TRFIA试剂盒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结果:在23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浓度介于0 ̄0.5ng/ml的临床标本中,两种方法检测HBsAg同时阳性共41例,其中TRFIA检测阳性有46例,ELISA检测阳性有66例,符合率为87.18%。结论:在国产试剂HBsAg中,TRFIA与ELISA相比,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0.2 ̄0.5ng/ml的低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7~14岁正常儿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以两岁作为一个年龄段)使用VTS 2000 /VNG-V600型前庭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前庭系统检查,比较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之间前庭系统的发育特点.结果:正常儿童视眼动反射,特别是扫视、反扫视从7~8岁开始有进一步的发育;从7~8岁到9~10岁,正常儿童扫视、反扫视的延迟时间明显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49±66)ms,9~10岁为(108±64)ms,P<0.05;7~8岁反扫视左向延迟时间为(178±127)ms,9~10岁为(101±88)ms,P<0.05],并且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7~8岁右向扫视速度为(138±12)°/s,9~10岁为(147±15)°/s,P<0.05];从9~10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反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9~10岁反扫数左向速度为(155±26)°/s,11~12岁为(172±34)°/s, P<0.05],同时扫视的准确度提高(9~10岁扫视准确度为0.88,11~12岁为0.90,P<0.05).至13~14岁,正常儿童的扫视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11~12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01±62)ms,13~14岁为(76±63)ms, P<0.05].ADHD患儿仅在从7~8岁到9~10岁间出现扫视延时的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时为(179±67)ms,9~10岁为(138±76)ms,P<0.05],7~14岁ADHD患儿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 ,OKN)的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OKN的慢相速度为138.07 °/s,9~10岁为40.24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26.88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1.30 °/s;7~8岁正常对照OKN的慢相速度为179.03 °/s,9~10岁为43.86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62.92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7.32 °/s),而ADHD患儿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视动性眼震+前庭眼震)慢相速度的比值在7~8岁和11~12岁组大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左向比值为0.73,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66;11~12岁患儿左向比值为0.80,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71;P均<0.05).在其它的年龄段,视眼动、视前庭眼动和前庭眼动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7~14岁正常男孩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男孩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以11~12岁年龄阶段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是1997年采用胶体金标记MC抗HBs,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进行层析检测HBsAg的技术[1],它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高、试剂稳定的优点,已在免疫检验中广泛应用[1,2].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GICA试纸条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8Ag)[3].为进一步弄清GICA与EIA的阳性符合率.作者对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和55份确诊为乙肝患者的血清同时用EIA与GICA进行了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免疫检测工作中,发现用酶免疫法(ELISA)和用胶体金标法(GICA)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有时会有不相符的现象,因此用这两法同时检测HBsAg,以比较ELISA和GIC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现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叶火林 《九江医学》2009,24(2):9-11
目的:根据平行检测结果比较Roche电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第二代试剂和Abbott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表面抗原结果的异同,探讨一种合理的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检测方法.方法:将296例临床随检血液样本和13种已知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平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①电化学发光法和Abbott化学发光法对普通临床298例血液样本进行HBsAg检测,其相关因系数为0.88,二者阴阳性符合率为100%.②电化学发光法对13种突变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检出率为100%,Abbott化学发光法仅检测出10种,有3种检测结果为阴性,检出率为76.9%.结论:Roche提供的电化学发光法乙肝表面抗原第二代试剂,除对普通临床血液样本HBsAg的检测结果与传统金标准法相比具有良好的阴阳性符合率,还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突变株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即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