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百草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百草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样品处理采用35%高氯酸处理。流动相为0.1mol · L -1磷酸缓冲液(含75 mmol · L -1庚烷磺酸钠)‐乙腈(88∶12,三乙胺调pH=3.0);流速为1.0 mL · min-1;柱温为28℃;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所采用方法在0.2~500μg · 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绝对回收率为100.6%,RSD均小于3%;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1.31%,RSD均小于6%。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6%,冻融及冻存后百草枯样品浓度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快速,准确、血液中杂质无干扰,适用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药浓度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褪黑素(MT)治疗前后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在百草枯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MT治疗组和对照组.3 d后分别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大鼠肺组织,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RT-PCR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及iNOS mRNA的表达在染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MT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组大鼠血清中NO及MDA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MT治疗显著降低(P<0.01).结论 NF-κB及iNOS在百草枯所致大鼠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MT能减少染毒大鼠肺组织NF-κB的激活,降低其调控的iNOS活性,减轻染毒大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脾虚模型组织与血浆样品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ODS2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0.6%冰醋酸,pH=3.60)(30:30:4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20μl进样。结果空白血浆中马兜铃酸A在0.05~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57672X-10065,R^2=0.9994),提取回收率为83.46%~94.13%,方法回收率为99.67%~106.43%。低、中、高3个浓度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6.28%、3.36%、1.88%,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9.67%、4.27%、4.56%。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5μg/ml,组织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31ng/g。结论建立的HPLC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大鼠脾虚模型组织和血浆样品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表达、TNF-α含量和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探索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1、6、24、72h 4个亚组,每组10只.百草枯模型组和红景天苷治疗组采用百草枯溶液1ml/kg一次性灌胃制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予等容积的0 9%氯化钠溶液、红景天苷1m l/kg腹腔注射.3组大鼠麻醉后,取股动脉血测定IL-6水平,处死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肺组织中TGF-β 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 百草枯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红景天苷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百草枯模型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6、24、72h TGF-β 1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百草枯模型组与红景天苷治疗组中毒后第1h起大鼠肺组织TGF-β 1mRNA水平开始增加,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及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中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第6h开始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在各时点均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红景天苷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而减轻百草枯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效伤风胶囊中扑热息痛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扑热息痛的测定条件进行选择.以70%甲醇超声提取.检测波长264nm。结果:扑热患痛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150ug/ml,r=0.9991,平均回收率99.1%.RSD=1.26%。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速效伤风胶囊中扑热患痛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口服利洛司酮的药代动力学。回收率>79%.检测灵敏度为0.1μm/ml,变异系数<5%,口服利洛司酮后吸收迅速,24h内基本消除,利洛司酮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菊降压片中氢氯噻嗪及芦丁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250×4.6mm,5μm),以0.05mol/L枸橼酸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 氢氯噻嗪浓度在2.5~25.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50%;芦丁浓度在10.0~10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72%,表明本法可用于样品含量测定.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珍菊降压片中氢氯噻嗪和芦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报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派甲酯片的含量。在0.08~0.28mg/ml浓度范围,被测组份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0.65%。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且峰形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甲硝唑滴眼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0:50: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精密度、回收率、样品含量测定等试验。结果甲硝唑浓度在44.08~220.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2.56%,RSD为0.6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滴眼液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肾损伤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姜黄素的干预效果和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姜黄素对照组、百草枯染毒组(2%百草枯溶液2ml/kg灌胃染毒)和姜黄素干预组(百草枯灌胃染毒后,每组各15只,分别在15min、24h和48h于腹腔内注射5ml/kg姜黄素。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处理后第1、3、7天留取肾组织并抽取静脉血,采用苦味酸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水平,脲酶法测定尿素氮水平,ELISA法分别测定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NF-κB表达量。观察光镜下各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姜黄素对照组各大鼠活动灵敏,反应自如,进食正常,皮毛光滑。百草枯染毒组大鼠在染毒30min后活动增多,呈易惹状态,6h后表现懒散,活动量逐渐减少,走路晃动,呼吸急促,毛发战栗,不进食,3d时表现程度最重。姜黄素干预组以上症状均较百草枯染毒组为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百草枯染毒组肌酐、尿素氮水平和NF-κB表达显著升高,肌酐、尿素氮水平在第3天达到峰值,NF-κB表达在第1、3、7天持续升高(均P<0.05),百草枯染毒组IL-1β、IL-6、IL-10、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1β、IL-10、TNF-α水平在第3天达峰值,IL-6水平则持续升高(均P<0.05)。与百草枯染毒组相比,姜黄素干预组在第1、3、7天,肌酐、尿素氮水平和NF-κB表达显著下降,IL-1β、IL-6、TNF-α水平亦显著降低,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百草枯染毒组大鼠肾组织在染毒后第3天,病理损害最严重,各个时间点姜黄素干预组病理损害均较百草枯染毒组有所减轻。结论姜黄素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降低肾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来减轻百草枯所致肾损伤的炎症反应,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百草枯中毒对大鼠肺损伤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光兴  李晋  徐贵森  王萍 《四川医学》2011,32(4):466-467
目的探讨大剂量百草枯中毒对SD大鼠死亡率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百草枯溶液灌胃,剂量为125mg/ml,观察大鼠的行为、死亡率,及死亡和存活大鼠的肺的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30d死亡率为70%,死亡集中出现在给药后7d,7d后大鼠没有新的死亡,死亡大鼠的肺充血坏死,肺/体重是正常对照的2倍,存活30d大鼠的肺组织有局部小叶的纤维化。结论百草枯中毒对肺的损伤是很严重的,使肺完全丧失通气功能,但存活30d大鼠的肺纤维化似乎并不严重,不会影响大鼠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钩藤碱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150mm×4.6 mm,5 m)。以甲醇-水(80:20)(含0.0025 mol.L-1三乙胺,冰乙酸调pH至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l。结果钩藤碱与内源性杂质有较好分离度,钩藤碱在0.39~12.50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39 g/ml;回收率大于95%;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7%。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钩藤碱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本实验以乙腈:磷酸盐(0.015ol/LNaH2PO4,pH=5)=40:60为流动相,流速3ml/min,紫外吸收波长为200nm。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中药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ng/ml,线形范围6-300ng/ml。对芬太尼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5%,日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能满足临床对芬太尼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L-6(Krebs von den Lungen-6)粘糖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0只,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百草枯中毒1、4、7、14、21、28 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将1 ml浓度为20%的百草枯水溶液用无菌等渗盐水稀释成100 ml,中毒组按18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排除因腹腔注射药物后不符合建模标准及死亡的大鼠,每组选取6只在染毒后1、4、7、14、21、28 d时间点进行处死,分别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K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KL-6的表达变化。 结果 正常对照组SD大鼠血清中KL-6含量较低约为11.42 ng/ml,中毒4、7、14、21 d组大鼠血清中KL-6蛋白水平逐渐升高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8 d数值较21 d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肺组织1、4、7、14、21 d组中K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8 d组数值较21 d组前下降,但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L-6随着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其可能参与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茴三硫片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方法学和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色谱法中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32 nm;分光光度法于432 nm波长处以外标法测定。结果:HPLC法在32.5~250.0μg/m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空白回收率为99.68%(RSD=0.46%,n=9);分光光度法在4.096~20.480μg/ml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0.44%,n=9);三批样品的平均含量测定结果为:HPLC法分别为99.25%、99.14%和99.10%,分光光度法分别为99.46%、99.22%和99.13%。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测定茴三硫片的含量,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吲达帕胺全血浓度测定的HPLC法,并用上述方法进行吲达帕胺人全血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Eurospher-100C 150mm×4.6mm I.D.,5μm C18色谱柱;磷酸二氢钠(0.05mol/L,pH3.0)∶甲醇∶异丙醇(54∶40∶6)作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1nm;柱温:20℃;以外标法定量。全血样品碱化后加乙酸乙酯萃取,进行HPLC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吲达帕胺全血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该法在5.0~16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最低定量浓度5.0 ng/ml;精密度试验测得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6%;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准确度为100.8%~106.3%;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为72.6%~80.2%。结论本文建立的测定全血中吲达帕胺浓度的HPLC方法简便易行、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用50%乙醇提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中性氧化铝柱洗脱;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得到很好分离,在0.02~0.64m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0.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益脑宁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鼠雾化吸入环丙沙星后血液中环丙沙星的浓度。方法制作气管插管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模型,用生理盐水(第1组),红霉素(第2组),环丙沙星(第3组)和红霉素联合环丙沙星(第4组)雾化干预模型大鼠7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鼠血浆中环丙沙星的浓度。结果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11.01x-11.333R=0.9999,其线性范围为0.1~10μg/ml。血浆中环丙沙星定量下限为0.1μg/m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环丙沙星日间和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0%,体内回收率RSD小于5%,与血浆杂质达到基线分离R〉1.5。各样本血浆中环丙沙星浓度均低于环丙沙星标准曲线中所能测定的环丙沙星的最低值0.1ug/ml。结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环丙沙星灵敏、专一、重复性好。雾化方式吸入的环丙沙星几乎不通过局部组织进入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替考拉宁的HPLC法,供血药浓度监测用,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 KH2 PO4溶液(体积比28∶72,pH=3.2),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